大湖江到江口公路改造工程进展顺利,很快就可以马到成功了。
等这条宽敞的战备公路修睦后,希望大家回过分来回忆一下当年开挖江口到石芫潭的马路的环境哦。

1963年,本人才5周岁。
江口进石芫的公路便是这一年建筑的。
当年还年幼的我对此该当没有什么影象,现在成文的东西都是从老人家那里问到的、听来的。

江口至石芫马路 汽车知识

原来从石芫去江口是没有公路的,沿着一条石阶路蜿蜒而行……

1963年是我国走过“三年困难期间”的岁月,到处都在大建社会主义新屯子。
当时的石芫公民公社的党委、管委会通过集体谈论,决定建筑江口至石芫的10公里通汽车的公路。
石芫公民公社要修公路的决策得到了当时任赣县县委布告的赵晋富政委(南下干部)和胡庭清县长的支持,很快就付诸履行。
当时是公民公社的系统编制,修这条公路要经由江口公民公社的江口大队和优新大队。
由于“本位主义”思想作祟,这两个生产大队的领导者不愿意将良田拿给别个公社的人修公路啊!
但是,县里出了面,江口优新也不好违反,那就“忍痛”叫石芫人挨着山脚下、过高岽去修“马路”吧!
以是,从庙谷坑、新坡坝到坳下岽全都是急弯陡坡了哦。

当时石芫公民公社的党委布告是后来当任了赣州“707电视台”卖力人的吴地仔,副布告、社长是江口圩背人谢继昌,还有一个副布告是田村落岭下的谢宗财。
当时的公路设计有两个方案:一、从黄树下沿头坑、罗中河边上去;二、从黄树下西边的“马屋排”经上油槽过廖屋背到石芫。
临到付诸施工时,由于江口人有抵触感情,石芫本地人就“高姿态”的要从塅中央的良田拿出来修路,给江口人一个“示范带动”浸染。
当时的口吻是:“你看石芫潭沙洲坝那么好的田都肯拿出来修路,我们拿出一点山脚来总是可以吧”。
于是,这条公路从沙洲塅中央扯直“剖”进去就顺理成章了。

那时候的培植工程没有现在的要报批要设计要勘探这么繁芜,只是从县里拿来一个大略单纯的图纸就动工了。
施工开始了,公社派了人武部长马云庚卖力划线,受益地的罗中大队、沙洲大队、东方大队和石芫大队的党支部布告亲自牵皮尺、打桩子。
那时罗中大队的支部布告是黄声太、沙洲大队的支部布告是本人的父亲游远烄、东方大队的党支部布告是兰宗倌(后来担当石芫养路队队长)、石芫大队的党支部布告是徐书棕(晚年同妻子一起在石芫潭圩卖水酒,本人那时在电影院事情,每逢圩日都会去他的水酒摊上喝水酒)。
画好线之后,公民公社下了去世命令,要全公社各大队迅速投工投劳,力争两个月落成。
当时的工程任务分配也是带有很浓重的“抓阄”色彩,比如最远的广教寺大队就抓到了第5阄,在沙洲黄树下老茶亭地段。
果真,端午节边分配的任务,各个大队很快就在中秋节前全面完成,达到了当年施工当年通车的“多快好省、力图提高”的空想效果。
当年农历11月26,石芫公民法公社光荣从军的18名新兵便包了一辆客车送到当时在赣州市区的县政府,结束了往年新兵从军靠步辇儿的历史。

那个时候修公路要“挨”到田地,遵照“只减不补”原则,没有钱补,只是根据实际占用的面积核减公购粮和农业税。
听说当时石芫大队上岭生产队有人不肯拿出田来修公路,被当时的哪个公社干部凶一句:“是你服从大集体,还是大集体服从你?看你是雕子尾巴先飞!
”末了还是服从修路方案了。

影象中的江口至石芫公路,路况很差的,两边是深沟,中间长满了大大蔸的韧蔸草。
今后,在生产队学农,每年的正月都要去“民工建勤”挑沙石修马路。
再后来,在驻村落事情中,每年新年上班的第一件事便是动员、组织村落民修公路。
不像现在有水泥路面哩!

直到1999年至2002年,江口至石芫的马路历时3年多,才通过“民办公助加集资”的形式随波就弯浇了水泥。
2002年6月2日,还搞了一个新农贸市场开张暨水泥公路通车庆典仪式。

笑铀

2018,11,05。

作者自白

笑铀,真名游德福,1958年生,1983年从武汉军区高炮644团复员后任乡文化站站长35年,其间还担当党政办主任等职,2018年7月退休归隐田园,码字不辍,以“乡土作者”自诩。
2005年被《赣南日报》评为“关心热爱新闻奇迹的十佳作者”;2016年被《客家摇篮》聘为“特约主笔”,2017年起为赣州市核心网评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