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汽车做事天下(ID:asworld168)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车险用度管理的关照》(金办便函〔2023〕450号)(以下简称《关照》)中,关键的费改逻辑基点是:
“勾引行业将商车险产品设定附加用度率的上限由35%下调为25%,预期赔付率由65%提高到75%。应时支持财险公司报批报备附加用度率上限低于25%的网销、电销等渠道的商车险产品。”
“附加用度率的上限由35%下调为25%”这事,在我的上一篇文章《车险全面禁止返佣,2万4S店憋着劲想翻脸,保险公司、4S店、修理厂…谁最先被革命?》已经总结过。
现在咱们再聊聊“预期赔付率由65%提高到75%,应时支持财险公司报批报备附加用度率上限低于25%的网销、电销等渠道的商车险产品”是怎么回事。
一、恒信集团为何与保险公司闹掰?
“预期赔付率由65%提高到75%”这段话可以视为是对“附加用度率从35%降到25%”这项政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的填补。
(大部分)修理厂和4S店“失落去”佣金返利这个车险前真个利润后,在车险板块就只能指望事件维修这个车险后真个利润了。
如果还是按照预期赔付率65%时的定损理赔模式操作,对4S店备件无条件打9折、送修保费比只有0.5乃至更低、油漆每平方米350-400元、钣金机电工时费少到基本可以忽略、大比例扣残值等降落赔付金额的做法。
很可能,不但造成修理厂和4S店不再默认保险公司的定损理赔金额,反而可能会帮忙乃至鼓励车主以诉讼的办法,强逼保险公司按照自己公示的和在物价部门报备的价格,向保险公司索取维修用度,以坚持自己的利润。
去年下半年,全国排名第五的湖北恒信集团在跟人保闹掰了之后,旗下的4S店便是通过这种办法操作的。
曾经有多位读者问过我,若何才能冲破保险公司在事件维修领域的任性霸凌?
实在,除了像恒信集团那样走法律程序之外,就只能依赖全国性的行业协会的力量了。
单个4S店就不说了,强如恒信集团这种头部汽车经销商集团在面对保险公司的这种“强势”做事时,如果仅凭自身的能力,也是困难重重的。
预期赔付率由65%提高到75%,附加用度率从35%降到25%,大抵的可以看作是总用度率没有改变,但是个中的10%的支付路子,从附加用度中的手续费这个口径转变为预期赔付费这个口径了。
但是这个变革带来的结果是:以前这10%,保险公司哪怕是变着花样也要花出去,今后是修理厂和4S店凭着本事从保险公司手里拿!
二、修理厂核损是4S店的7折
业内人员都知道,在事件车的维修中,只要涉及到换件,一样平常来说,备件的用度便是全体事件维修用度里面的大头,这也是最随意马虎产生歧义的地方!
保险公司为了降落赔付率,对修理厂采取所谓的市场定价,基本参照事件车辆品牌4S店报价的7折乃至更低来核损。
修理厂如果从4S店采购事件维修所需的备件,先不说4S店大概率不会卖,就算卖给修理厂,光是这7折的核损定价,就会让修理厂赔个底朝天。
修理厂当然不会坐以待毙,肯定要找别的备件渠道搞定货源啊,有需求就一定会催生出供给!
于是备件市场上泛滥着“品牌件”(有生产厂家的名称和牌号但不是4S店发卖出来的)、副厂件、配套件、拆车件、修复件,反正怎么便宜怎么来,只不过这样一来,这质量担保嘛,就靠修理厂拍胸脯了。
然后,为了增加说服力,显示自己“为用户利益着想”的诚意,维修这次事件左边被撞的前门和前翼子板的时候,“顺便”把后保险杠右边角上的油漆擦伤也给办理了,免费!
4S店看到这种情形的涌现,肯定也不会袖手旁观,有样学样,送保养送小钣喷,但是无条件备件9折什么的也还是吃不消啊,怎么办?
4S店就跟保险公司的定损员“多多联结互换”,以便定损时“定好一点”,加上本店或集团里卖力对接的人与保险展业对应的人之间折衷折衷,基本上也就大差不差了。
三、事件车维修的汽配难题
说到这里,就牵扯到目前事件车辆维修中一个绕不开也办理不掉的顽疾——假冒伪劣汽车配件。
中国汽车售后市场之以是大量泛滥着假冒伪劣产品,难道不是与保险公司这种所谓的市场定价有着直接的关系吗?
只要李鬼长得跟李逵差不多,李鬼的标价就成了李逵的所谓市场价!
不求最便宜,但求更便宜,保险公司只要能减少赔付,根本不在乎什么维修质量,只管面前搪塞交差,哪怕事后人命关天!
这些假冒伪劣汽车备件的实际最大买家不便是保险公司吗?
但是事情不能只看一壁,保险公司在面对这个问题时,可能也以为义愤填膺,冤比窦娥。
就问你一辆车零整比能达到823%是否合理?!
一辆25万旁边的车,拆散了卖零件能卖出200多万,这是在核算本钱时,欠妥心把欧元当作了计价单位,然后转换成的公民币吧?
但是这样的车,现在购买车险时,就算保险全部顶格买而且买全,实际收到的保费也不到1万(公民币)。
保费试算如下:
按照4S店的备件价格,可能只须要撞坏一个大灯,这辆车的承保便是净亏损的;
一次丢失达到12.4万的事件,即车损达到整车代价的一半的事件(过一半就报废了),保险公司就须要其余收取19台同代价的车的保费,才能勉强担保这20台车的赔付率没有超过65%的赔付率上限!
而且条件条件是那19台车不能涌现一次车险,就算脱险了也不报案才行。
在这种情形下,这20台车的赔付率是65%,脱险率是5%,但是我手头能检索到的车险脱险率大约是17.12%。
当然,不是每一次脱险都是把车撞成丢失达到50%的,以是也不能说17.12%的脱险率就一定会把赔付率65%的天花板冲破,但也正是由于这样的不愿定性,才让保险公司不得不从各个方面、从一开始就压缩统统赔付支出。
未雨绸缪那些肯定会涌现的、却不知是何时何地会赔付多少钱的风险。
如果说保险公司在定损核价时是在为所欲为,那么整车厂在备件定价时是不是就过于肆无忌惮任意妄为了呢?
修理厂、4S店、保险公司,它们之间争得头破血流,大家创造没有,最大的受益者实在是整车厂,终极的买单人和受害者是广大车主,但是车主骂得最凶最惨的只有为他们供应直接手事的人!
由此衍生出的汽配市场乱象,铁粉们如果认为有必要,在留言区冒冒泡,人多的话,我可以其余开篇聊,这里就不展开了。
现在将赔付率从65%提高到75%,也便是赔付的预算多了,理论上,有利于更多的正厂件被用于事件车的维修,或者说更有利于授权做事中央和4S店的售后维修,对社会修理厂至少也算是一个缓解抵牾的好吧。
四、修理厂不再拼“关系”了?
通过上面的剖析,事件维修中的紧张抵牾实在集中在脱险率和备件价格上。
降落脱险率就意味着有更多的预期赔付会用到事件维修中,再加上备件价格降落到非暴利的理性价格。
各个汽修企业比拼的就不再是所谓的跟保险公司某个人的“关系”或是备件“渠道”了,而是实打实的整形喷涂安装技能了。
保险公司也不必再费劲巴拉地满天下找市场“替代件”了。
车主也不用把自己修炼成个汽修专家才敢修车了。
这场景,是不是美好到不敢想啊?
如何降落脱险率呢?
个人认为,纯挚靠提高来年保费这种痛,不敷以促进对行车安全主要性的领悟,而是要让广大的驾驶员知道遵守交通规则才是行车安全的全部,例如,闯红灯导致两车相撞,负全责的人造成的经济丢失,由保险公司全部买单,这,说是鼓励闯红灯可能有点过了,但至少可以说是力挺闯红灯吧?!
如果在赔付时,按某个比例让任务方出点“血”,会不会让TA对行车安全的主要性领悟的更高更快更强呢?
至于匆匆使整车厂把备件价格降落到非暴利的理性价格,建议尽快把零整比和保费联动起来,至少把那些在事件中随意马虎破坏的零部件,将它们的改换概率和价格形成一个加权系数与保费联动起来,这该当是没有任何操作上的技能性障碍的。
其余,《关照》中还提到会“应时支持财险公司报批报备附加用度率上限低于25%的网销、电销等渠道的商车险产品”。
这便是从顶层设计上开始动手支配取消中间代理代销,为车险实现直营直销做铺垫。
一旦实现直营直销,手续费会进一步降落,为附加用度率上限低于25%做好充足的准备,但是那样的话,会不会像这次一样,将预期赔付率进行相应的提高呢?
不得而知,耐人寻味,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