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巴胺”的“胺”误读为ān
“多巴胺”本身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同时也是一种激素,能够让人产生愉悦的觉得。2023年,色彩鲜艳的“多巴胺穿搭”成了时尚潮流,“多巴胺”也引申出“快乐因子”的含义,成为盛行语,广泛利用。“多巴胺”的“胺”常常被误读为ān,实在精确读音是àn。
二、“卡脖子”的“卡”误读为kǎ
近些年,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技能封锁,“卡脖子”频频涌如今新闻宣布中。“卡脖子”的“卡”常被误读为kǎ,精确读音是qiǎ。“卡脖子”是用双手掐住别人的脖子,多比喻捉住症结,置对方于去世地。这里的“卡”是动词,指用手的虎口牢牢按住。“卡”读qiǎ时,还表示夹在中间不能活动(如“鱼刺卡住了”)、阻挡(如“卡住退路”)等义。“卡”读kǎ时,为音译用字,多用于外来词,如卡片、卡通、卡车、卡介苗等。
三、“账号”误为“帐号”
2023年7月,话题“账与帐很多人分不清”冲上热搜。生活中,许多网站和手机运用软件都将“账号”误为“帐号”。古汉语中,“帐”可通“账”。但是,2001年发布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对二字有明确分工。表示用户识别码时,“账号”才是精确词形。
四、“蹿红”误为“窜红”
2023年,各大视频平台上多部爽剧爆红。媒体常称某部作品的迅速走红为“窜红”,实在应作“蹿红”。“蹿”读cuān,指快速向上或向前跳跃,如“身子向上一蹿”。“蹿红”指迅速走红,多用于演艺界、体育界等,如“蹿红歌坛”。而“窜”读cuàn,本义为藏匿。现常指乱跑、乱逃,多用于匪徒、敌军、兽类等,如“抱头鼠窜”。还可表示改动笔墨,如“窜改”。
五、“下军令”误为“下军令状”
2023年俄乌场合排场持续紧张。在干系宣布中,常涌现“军令状”一词,如“乌克兰总统下达军令状,敦促乌军加快反攻”。个中“下达军令状”有误。“军令”指军事命令;而“状”作为文体的一种,指向上级陈述见地或事实的文书。上级向下级下达命令应称“下军令”,而非“下军令状”。
六、误让岳飞自称“鹏举”
电影《满江红》于2023年年初上映,反响不俗。个中,岳飞亲笔留下遗言,开头是:“鹏举绝笔,以明心迹。”实际上,岳飞是不可能自称“鹏举”的。鹏举是岳飞的表字。“表字”是旧时成年人在本名以外另起的与本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别名,也说“字”。字常日是同辈或晚辈对某人的称呼,以表示尊重或亲近,用于他人称自己,不可自称。岳飞自称或署名,可以是“飞”或“岳飞”,但不会像电影设计的那样,自称“鹏举”,那是不符合传统称谓规范的。
七、误称白居易建筑“白堤”
2023年9月至10月,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行。杭州的各种人文胜景一时广受关注。不少文章和宣布中称,白堤是白居易建筑的。实在,白堤在白居易到杭州之前就已存在。白堤,旧称“白沙堤”,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中。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曾以“最爱湖东行不敷,绿杨阴里白沙堤”赞颂其风光,后人为纪念白居易将此堤命名为白堤。可见,白堤并非白居易建筑,而是因白居易得名。
八、“宇宙飞船”误为“航天飞机”
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在干系宣布中,有媒体将神舟十七号称为“航天飞机”。神舟十七号不是“航天飞机”,而是“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兼有航空和航天功能,是一种来回于地面和宇宙空间的部分重复利用运载器。“宇宙飞船”简称“飞船”,是用运载火箭送入地球卫星轨道运行并能重返地面的航天器,有时特指载人航天器。神舟系列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用于天地来回运输职员和物资的航天器,属于“宇宙飞船”。
九、误称“支原体”为病毒
2023年秋冬,支原体肺炎高发,其症状紧张是发热和咳嗽。不少人由于支原体引起肺炎而称之为“支原体病毒”。实在,“支原体”既不是病毒,也不是病菌,而是微生物的一种,寄生型支原体能引起动植物病害和人类疾病。病毒是比病菌更小的病原体,多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瞥见。很多病毒可甚至病,如“新冠肺炎”便是由新型冠状病毒传染而引起的。
十、误把“土耳其”当成阿拉伯国家
2023年巴以冲突升级,有媒体在干系宣布中,误将土耳其归入阿拉伯国家。阿拉伯国家有相似的文化和风尚习气,一样平常指国民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国家;阿拉伯民族以通用语为阿拉伯语而得名。土耳其绝大多数国民是土耳其人,以土耳其语为通用语。土耳其不属于阿拉伯国家。
短视频成差错泛滥区
多个问题引起各界热议
《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说,不雅观察“2023年十大语文差错”以及这一年度的社会措辞生活,以下几点值得一提。
一是类型分布广。“2023年十大语文差错”覆盖面广,类型分布广泛。有读音差错、有用字差错、有用词差错、有文化知识差错、有百科知识差错等等。
二是短视频成差错泛滥区。且短视频的差错大都很“低级”,如把“物业”误成“午业”、“给钱”误成“给前”、“价格”误成“架格”等。此类差错的大量涌现,紧张与视频制作者态度粗疏、缺少规范利用措辞笔墨的敬畏意识有关。其余,也与播出平台缺少监管、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把关机制有关。
三是热议问题多。2023年,有许多措辞笔墨问题引起了各界热议。一些未进入“十大差错”榜单的问题,也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比如,热播电视剧《问苍茫》的剧名有语病。“苍茫”是形容词,指旷远迷茫,不能成为“问”的工具。大概类似用法古代时有涌现,但在当代汉语中,属于搭配不当;“将进酒”的“将”精确读法是qiāng。也有学者主见读jiāng;但读qiāng是主流不雅观点,《当代汉语词典》的干系义项注的便是qiāng;由于地震造成核电站破坏,日本排到大海的水,直接打仗了核反应堆芯内的核燃料及核反应物,是“核污水”而非“核废水”。
自2006年起,《咬文嚼字》发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已有18年历史。黄安靖表示,发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是《咬文嚼字》杂志向全社会开设“语文大讲堂”,以“集中纠错”的办法,向社会遍及措辞笔墨知识,以引发国人规范利用措辞笔墨意识,提高社会措辞笔墨利用水平。
这些误读你错了几个?
综合 | “咬文嚼字”微信"大众号 公民日报
来源: 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