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康城小区俯瞰

通过多方整治,康城成为了居民心目中的“俏丽家园”

康城之治4万居平易近不是难点而是财富 汽车知识

社区合资人”王勇(左)和王斐斐(右)一起为“万人拔河”活动勘测园地

张军萍(左)和小区居民谈论最近业委会的改选事务

夕阳的余晖,洒落在上海康城社区南门附近的大草坪上。

昨天傍晚6时,王勇、王斐斐拿着卷尺勘测园地,时时谈论几句。
两人是热心业主,也是“美好康城社区合资人”——这些天,一场“万人拔河”活动正在康城酝酿,希望让更多居民朋友走进社区、走出家门。

“万人拔河”,这个说法乍一看有些夸年夜,实则有迹可循。
位于闵行区莘庄镇的上海康城,是上海最大的单体开放式社区,占地约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4万人。
用街道作比,可能会有更直不雅观的观点: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区域面积也是约1平方公里,实有人口近3万人。
“康城之大”,以及随之产生的“管理之难”,可见一斑。

近年来,上海康城正探索超大社区基层管理之路,通过党建引领、多方参与,让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自治更具活力。
且看,面对近4万居民的多元需求,康城社区如何将昔日的“察看犹豫者”变成“合资人”,鼓励“合资人”变成“当家人”?

问题1:活力如何营造?

社区事情者化身“HR”

我们军队比较多,园地要划分身分歧区域。
”“景象越来越热,是不是搞几个水雾风扇?”“要不然放在晚上比赛?”

连日来,在康城社区“莘智汇”社区公共空间内,有关拔河赛的谈论热烈进行。
白板上方案写得密密麻麻,不少“社区合资人”放工后还会赶来切磋,有时直到深夜,会议室还亮着灯。

面向康城社区所有286个楼栋,每个楼栋组织8人军队报名,参与即可得到100元楼栋自治金——“万人拔河”,是康城社区与“合资人”们策划组织的第一场主要活动。
“我们希望发动居民广泛参与,走出家门,便是参与自治共治、增强社区凝聚力向心力的第一步。
”康城社区党委专职副布告张军萍见告。

今年3月,康城社区发布“美好社区合资人”招募令——为社区美好生活着力,把“你的事”“我的事”一同变为“我们的事”。
经由一个多月的韶光,首批88位“合资人”入选。
数据显示,在首批合资人中,中共党员26名,占比30%;50岁以下70名,占比80%;本科及以上学历77名,占比88%。
从专业背景看,他们覆盖物业工程类、绿化管养类、社区文化类、财务管理类、法律做事类五大领域,将成为社区管理的“智囊团”。

有50年党龄的顾三林加入了,他说:“我为小区困难群体送餐十多年,关心社区本来便是我该当做的事”;年轻的新上海人小许加入了,他说:“康城便是我的家”;企业白领黄晓安加入了,她说:“我可以供应财务审计方面的专业见地”;全职太太美美妈加入了,她说:“我是楼组长,更要为社区作贡献……”

管好超大社区很不随意马虎,须要方方面面的合营。
个中,挖掘造就社区管理的内生资源和力量,是营造活力的主要根本。
在张军萍看来,社区事情者要化身“HR”。
无论是招募“社区合资人”、开展“万人拔河”活动,抑或是此前的邻里文化节、体育嘉年华等社区睦邻活动,总有不少“社区达人”脱颖而出,成为中青年骨干力量,他们便是宝贵的社区财富。

“维权斗士”变身“社区达人”

长发被簪子挽起,一身古风,裙袂翻飞……初见王斐斐的人可能很难想象,面前这个“仙气飘飘”的姑娘,竟曾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维权斗士”。
不过,和她聊上几句,便可信服:大到“三驾马车”干系法规条例,小到防水瓦片维修流程,她熟门熟路,俨然已是半个专家。

原来,王斐斐投身社区公益已有十年。
多年前的康城,因技防举动步伐缺失落、失落窃率高、群租泛滥等各类乱象,让居民怨声载道。
由于行动力强,王斐斐一度被左邻右里开玩笑称为“维权斗士”。
后来,她创造吐槽投诉并不能改变现状,王斐斐下了决心:“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2016年,王斐斐参选业委会,想为社区干一番奇迹。
然而,实际打仗后才创造,只有亲自考试测验后,才知道有多“难”。

出于不同态度,居民诉求可谓“众口难调”。
“比如停车难,我们曾经想过,是否可以提高外来车辆的停车费?原以为这个建议社区居民都很支持,没想到不少人表示反对——我亲戚朋友来,是不是要多交停车费了?我一个星期才回一次,是不是逼我办月卡?又比如房屋漏水,家里漏水的居民非常焦急,最好立时来修;没漏水的居民却会问,为什么要动用我们的维修资金?”提及这些,王斐斐有些无奈。

王斐斐第一次见到张军萍,是在一次见地征询会上。
在此之前,她对社区干部有些不信赖。
双方坦诚聊开了后,王斐斐才创造:“原来我们的目的是一样的,只是之前缺少沟通。
”从理解到理解,再到如今的大力支持……就这样,“维权斗士”化身“社区达人”。
她参与组织的“青年融入社区”康城聚合青年志愿做事项目,还连续两年捧回全国银奖、金奖。

问题2:机制如何理顺?

“莘智汇”畅通民意渠道

聚拢了一批“社区达人”,机制如何理顺?“莘智汇”社区公共空间,发挥着重要浸染。

山林道,维园道,瀑布湾道,大浪湾道……初到康城的人,可能会被这些路名“绕晕”。
纵横交错的内部道路,是小区楼栋号的主要组成部分。
社区里286栋楼宇、4个居委会,还有3所学校、4个菜场、1个敬老院、2条公交线路,都靠它们排布划分。
“莘智汇”社区公共空间,就位于瀑布湾道。

走进公共空间,右手边的墙面上,“社区热点问题TOP10”映入眼帘:旧水景改造、垃圾分类、老年食堂、文明养宠、快递件投放、非机动车停放、非机动车充电、广场舞扰民、交通出行……张军萍说,这里是民声、民智、民忧的“一门式网络站”。
依托“莘智汇”搭开国平易近建议征集平台,定期听取居民诉求,畅通民意表达渠道。
截至目前,已线上线下网络149件。

这里也是居民自下而上参与的公共议事厅。
公共空间的最里处,有一个村落庄振兴咖啡馆,在这里,居民可以品尝一杯公益咖啡,理解闵行对口扶贫事情,认领一棵远在云南的咖啡树;也可以开展一场“头脑风暴”。
就像是开在社区里的“星巴克”,“莘智汇”成为居民的“第三客厅”,许多社区管理的灵感火花都在这里迸发。

一次头脑风暴中,熟年轻居民提出建议:“小区里废弃的水景太多,能不能利用现有举动步伐改造,做一个音乐喷泉?不仅都雅,还能让社区里的老年人和孩子多一个休憩娱乐的场所。
”这一发起,得到了不少居民的相应。
多方见地征集之后,在康城南门附近的月牙湖畔,一座集灯光、音乐变换的音乐喷泉应运而生了。
到了周末与节假日晚上,音乐喷泉就会上演灯光秀,吸引不少居民朋友容身欣赏。

“网格化”直连楼栋末梢

“莘智汇”的四楼,居民们觉得很亲切。
2016年2月,作为全市基本管理单元试点区域,莘庄镇在康城正式成立“两委一中央”(社区党委、社区委员会和社区中央)组织架构,办公地后来就设在这里。

十年前,康城一度是“问题小区”。
2015年,康城发生了185起入室盗窃案件,均匀每两天一起。
张军萍还记得,她初到康城没几天,一位居民姨妈到她办公室委曲得直哭:“我们实在住不下去了!
我儿子刚结婚,结果礼金首饰全部被偷了!
”张军萍还创造,有居民驾车刚出社区,就把驾驶座前挡风玻璃处的“康城社区停车证”收了起来。
讯问缘故原由后,居民的答复让她心头一刺:“在表面,我们实在不好意思说自己住在康城。

组织架构搭建后,作为镇和居委之间的“中间层”,社区党委集综合党务、政务、事务和做事功能于一身,不断强化党建引领,统筹折衷浸染发挥明显。

综合室、接待室、警务站、城监工作站、房监工作站……走到里面,身着不同制服、来自不同条块的事情职员你来我往,互换密切。
原来,包括公安、城管、市场监管和房管等司法管理力量向一线下沉,实体办公。
这不仅缓解了基层司法压力,也有效促进社区管理协力不断提升。
而随着智能化门禁系统等硬件的升级投入,康城“洗面革心”了,居民也随之心定了。

今年59岁的康城社区民警徐斌明年将退休。
从2002年起,他就在康城担当社区民警,这是他参军队退役后的第一个岗位,也将是末了一个岗位。
“从全体社区只有我1个民警,到现在有6个民警成为警组,我们的警力充分下沉,每个居委都有一名专职民警。
”说到如今的治安情形,他颇为骄傲地咧嘴笑了:“康城110报警类总数持续低落,入室盗窃已经三年零发案。
去年,有居民声称电动车失落窃,连续报案三次,结果都是自己忘了放在哪了。

康城片区网格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丁超说,康城社区便是一张大网,4个居委会是4个中网格,在各自辖区内再划分多少小网格,终极的微网格连通每个楼栋。
“我们将重点环绕破解超大型社区管理中难点问题,以全过程公民民主贯穿全领域,做到‘有事好商量、事事可商量’‘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问题3:痛点如何办理?

“数字技能”消弭“海量单据”

一个超大社区的基层管理,若还勾留在人工阶段,显然已经“out”了。
以科技赋能社会管理,以数字化手段办理民生痛点,这对付体量弘大的康城而言,尤为关键。

不妨以维修项目为例。
以往,要启动一个维修基金项目,须要有哪些流程?曾经的业委会成员王斐斐列出这样一套流程:“业主报修—物业上门查看—物业出维修方案和报价—超过授权的楼栋征询—物业内部审批(区域经理、工程部、总经理)—提交业委会审批(须要过半委员逐个具名,然后业委会盖章)—物业落履行工—业委会具名验收。

粗略统计,康城社区动用维修基金进行维修更新的日常工程项目均匀每年有上千件。
王斐斐说,第三届业委会2016年8月开始履职,接任时的第一难题,便是上届遗留下来的上千张未经审核处理的维修单,切实其实“堆积如山”。

这边,业主有维修的急迫需求;那边,业委会还需甄别工程是否合规、流程是否合理、有无重复报告……业委会成员轮流值班,单子要超半数人具名,流转韶光可能超过一周。
“尤其是纸质文档在流转过程中随意马虎遗失落,查询困难,还存在被修改的可能性。

后来,王斐斐设想了一套业务逻辑,请程序员邻居帮忙,将它变为现实——通过数字赋能,一套电子签核系统出身了。

打开“社区维修基金日常工程项目电子签核系统”,全体康城社区的申请项目数量、验收项目数量等信息,一览无余。
随机点开一条“某楼斜屋面防水瓦片翻新维修”申请单,列表内包括报修单、老化的瓦片、检讨记录、施工图、验收单等,十分规范。
尤其是“施工暗藏单”一项,哀求将暗藏工程的施工情形也全程记录,从翻起旧瓦,到安装挡板、铺设新瓦,每一样都有照片“数字留痕”,有迹可查。

这样一来,不仅报告处理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更主要的是,从立项到支付,全程留痕、随时可查,也为社区风雅化、科学化管理供应了支点。

“众人拾柴”化解“众口难调”

“我们即将召开非机动车停车位改造漫谈会,叨教您是否乐意参与?”前两天,收到“康办”给“合资人”群发的这条短信后,居民张国良绝不犹豫报了名。

年过七旬的他是一个热心肠——为了查看一根旗子暗记线是否破坏,他自己爬到楼顶检讨;为了查看电梯是否漏水,他和维修职员一起钻进电梯井。
“什么旗子暗记线这么金贵,要4500元?”通过这两次,张国良以为,维修方的报价太高了,而且水平有限。
“这笔维修资金,和我个人关系不大,但作为业主,想想就很生气。
物业公司、业委会都该当更专业,签单子必须负任务!
”于是,他报名成为了“社区合资人”,要为业主们“把把关”。

最近,康城操持启动非机动车停车位改造,尤其是充电桩的集中安装,涉及多方利益。
康城有些楼栋自带地下非机动车库,曾经发生过个别电池爆燃情形。
有居民担心安全隐患:“非机动车充电桩应改建到地面上,这样安全系数更高,就算有问题,也不会影响房屋安全。
”有居民表示反对:“地面空间本来也很紧张了,为什么要占用绿化面积?东一个停车棚,西一个停车棚,有啥好看?”有居民发起,是否可以加装消防喷淋举动步伐?但资金方面又陷入瓶颈。

上周,张国良和另两位“合资人”随着居委、物业事情职员,绕着康城二期走了一圈,花了2个多小时边走边看边切磋,初步选了一些点位。
他也做了不少作业,等着在漫谈会上提见地。

同张国良一样,其他“合资人”也都乐意参与,发挥专业知识,甘当社区“智囊团”。
关于充电桩项目,康城社区还公开招标,欢迎有资源的居民业主前来报名。

要变“众口难调”为“众人拾柴”,“头脑风暴”召开在即,这是“合资人”们第一次直面社会管理痛点。
市价业委会尚在改选,关于物业是否须要换新,居民们之间也有不少争议。
若何负责践行全过程公民民主,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把各方面资源和力量更加有效动员起来、组织起来?非机动车改造,是一个新的出发点,让我们拭目以待。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美好康城合资人”这样说

王斐斐(西席,“70后”)

我参加过业委会事情,深深感到,社区事务涉及工程、财务、法律、维修等许多方面,但从来没有哪个学科哪个专业,名为“业委会”。
光靠一腔激情亲切,显然还不足,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希望“合资人”制度让更多人参与到社区中来,吸引大家真正沉下心为康城做一些事。
当更多人理解难处、乐意协商时,社区事情也就更随意马虎开展。

张国良(退休职员,73岁)

我在康城住了十多年,本来忙自己的公司,不太参与社区事务。
直到一年前,我无意中创造一些楼栋改换旗子暗记线、维修电梯,报价实在太高了。
我本身对电器方面比较理解,我以为物业、包括当时的业委会,并不专业。
以是,一听说有“合资人”制度,我立时报了名。
我自认比较懂行、有点履历,可以出出主张。
康城环境不错,有山有水,我希望它变得更好。

王勇(蓝天接济队队员,“80后”)

社区管理涉及方方面面,仅靠几个居委干部,去应对几万人的社区,这太难了。
因此,群策群力很主要,“合资人”制度就能更好发挥大家的主不雅观能动性,共同推动社区管理。
实在,相较于蓝天接济队这样纯挚的“输出型”公益,在社区做公益要考虑的方面会更多。
社区事务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出发点和思考点,需求也各不相同,要平衡大家的想法就会面对一些压力或阻力,能不能形成良性循环、建立完善机制,就很关键了。

陈奕今(旅游行业从业者,“80后”)

2007年搬到康城的我,见证了小区从脏乱差、没人管,到一步步变美、变安全。
原来我对社区没有太多关注,以为独善其身就好,但这个不雅观念由于疫情转变了。
2020年开始,我当起社区志愿者,开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以是当社区招募“合资人”时,我们几个志愿者都不谋而合地说:“报啊!
”没有为什么,彷佛已经形成了惯性;不是为了什么特殊崇高的目标,便是想把我们共同的家培植得更好。

美美妈(全职太太,“80后”)

我是在“俏丽康城”公众年夜众号上看到有“合资人”招募的,立时就扫码报名了。
作为全职妈妈,我有韶光为社区出一份力,本身也是担当楼组长事情。
不过,比较起楼栋管理,小区管理涉及的内容要多太多了。
“合资人”让更多居民业主参与到小区事务当中,让大家参与决策谈论、提出见地,干系政府部门也能够谛听到更多百姓的呼声。
相信新的探索,可以使小区走向良性循环、康健循环。

黄晓安(企业白领,“85后”)

我是新业主,去年10月刚刚搬到康城来。
平时生活中,我也听到周围居民的一些吐槽抱怨,有的不雅观点乃至比较过分。
这到底是真的吗?与其猜疑,那不如我来当“合资人”,自己找到答案吧。
“合资人”不像业委会,不用耗费那么多精力处理日常事务,相对灵巧,更适宜我们上班族。
我有财会方面的专业知识背景,同时也在大企业事情,理解一些事变的操作流程,可以当“参谋”。
希望通过社区“合资人”制度,我们能够科学合理地利用有限资源,一起将康城培植得更好。

康城的启迪

中国人的聪慧里,“人多力量大”和“三个和尚没水吃”并存,看似抵牾,个中却蕴含深意,道出的是“民气”的力量。

民气是最大的政治。
上海最大的开放式社区上海康城,常住人口近4万人,需求多样,代价多元。
人多曾是康城社区管理的难点,如今却成了社区“财富”。
从“众口难调”到“众人拾柴”,这背后是对基层党建和基层社会管理的探索,在凝聚民气、善用民力、推动自治上找到了办法。

聚民心,先要有内核。
以党的二十大代表、康城社区党委专职副布告张军萍为代表的基层党组织,便是这个内核。
他们与居民群众间隔最近、联系最紧密、打仗最广泛,通过基层党建引领,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把越来越多的人聚拢在身边,乃至把“维权斗士”变成“社区达人”。

有了人,还要有办法。
群众的聪慧无穷,全过程公民民主是法宝。
从民声、民智、民忧的“一门式网络站”——“莘智汇”平台,到新成立的“美好社区合资人制度”,都是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创新路子。

末了,还要有效率。
4万人的弘大社区,与几百人的小区比较,基层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的压力不可同日而语,管理方法肯定也不尽相同,必须善用科技赋能,用“数字技能”消弭“如山单据”,让有限的精力发挥出更大的能量。

当然,上级党委和政府,也要及时将各种资源配置持续向基层倾斜,确保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做事,增强基层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培植大家有责、大家尽责、大家享有的社会管理共同体,通报出一个清晰的旗子暗记:当代中国的社会管理将迈向党委、政府、社会、"大众年夜众共同管理的新局势。
详细如何实现,上海康城便是生动实践。

新民眼事情室

作者 | 杨洁 潘高峰

图片|陈梦泽

编辑 | 陈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