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尾,成群的牦牛在红原大草原吃草。
郝飞 摄

当代草原畜牧业试点6年多——

红原草肥牛壮产出多 汽车知识

5月24日,在红原县瓦切镇达峨村落,大草原牧草已开始返青。
“可别鄙视这些草,一年能给我带来四五十万元的收入。
”“种草大王”泽郎夺尔基说,现在养牦牛已不再是牧民的唯一收入。

变革远不止于此。
2012年10月,红原县被省政府确定为我省牧区唯一的当代草原畜牧业试点示范县。
试点当代草原畜牧业,红原这些年试出了啥?牧民不雅观念发生了若何的变革?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试点 种草养牛成常态

“牦牛都赶到一堆了,你到哪里了?”5月23日,红原县瓦切镇达峨村落牧民龙让建措正在同一位青海老板通电话,他要卖100多头牦牛出去,每头均匀价格4300元旁边,算下来有40多万元的收入。

“每年都要卖100头牛。
”靠牦牛增收,龙让建措的“绝招”便是种草养牛。

为什么要种草养牛?龙让建措阐明,以前每年大雪封山后,草料就明显不敷,牦牛很随意马虎被饿去世、冻去世,加之一头牦牛要3-5年才能终年夜,养牦牛挣钱不随意马虎。

在同村落“种草大王”泽郎夺尔基带动下,龙让建措学会了种草,建起了2000多亩的标准化草场和900多亩种草基地。
“现在,我家的牛一个冬天都有吃的。
”在龙让建措看来,牦牛吃得好才长得好,出栏率也就更高,钱也赚得更多。

10多年前,泽郎夺尔基也是一个养牛大户。
在法国、德国稽核学习时,外国人通过栽种牧草填补草料不敷的方法让他深受启示。
回到红原后,泽郎夺尔基便开始动手种草。
经由几年探索试验,泽郎夺尔基实现了牧草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人工牧草越长越好,周边青海、甘肃的很多牧民都来买他收贮的青干草,他也成为红原的“种草大王”。

在开展现代草原畜牧业试点中,红原县一方面积极鼓励牧民种草养牛,推动草畜平衡,一方面建暖棚、修牧道等,提高养畜经济效益。

在龙日乡壤噶夺玛村落,种草养牦牛已成常态。
全村落60%旁边的牧民建了暖棚,50%旁边的牧民种了草,每家每户都储备了青干草。

数据显示,通过试点,红原优秀人工草地面积增加到61万亩,履行户营种草50万亩,培植标准化草场18000亩。
天然草场鲜草亩产量达到300余公斤,年增加鲜草6万吨,草原植被综合盖度提高到85.5%。

“下一步,我们还要在全县每个村落造就更多的种草大户。
”红原县科技农牧局副局长郭荣华说。

增收 建园区引龙头

把牦牛乳脂变成扮装品,这是养了一辈子牦牛的牧民泽布丹所不敢想象的。

然而,事实就摆在了面前。
5月23日,在红原县绿色家当园区,依托稳定的牦牛奶源,一个叫云尚日化的公司已研发出了柔肤水、湿面贴膜、洗发水、保湿乳、洁面霜等系列牦牛奶护肤品。

“虽然还在试生产,已有很多人来洽谈了。
”公司卖力人说,公司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互助,将开展更多的天然护肤品。

如何开拓利用牦牛,提高经济效益,带动牧民增收?这是红原县在试点中面临的核心考题。

红原有34个互助社,多数以牦牛及牦牛附属家当为主,规模小、效益低、发展难、品牌不响。
对此,红原县探索“互助总社+企业+基地+牧户”的抱团发展模式,于2016年8月投入9000余万元,整合全县34个互助社,统一成立了更攀农牧民专业联合社。

62岁的社长八宝先容说,联合社将在技能标准、产品追溯、发卖渠道、品牌塑造上达到统一。

目前,更攀联合社已引入云尚日化、遛遛牛、牦牛乳业农牧业家当化龙头企业,建成了牦牛肉、奶、牦牛毛地毯、日用扮装品等4条前辈生产线,同时还建成聪慧畜牧业管控平台和产品展示展销中央。

“我们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员工之家签订了计策互助协议,将为他们生产供应酸奶和肉酱等航空食品。
”八宝说,这有利于红原的酸奶、牦牛肉等产品走向高端市场。

在试点过程中,红原还积极加强畜产品质量和品牌认证,“麦洼牦牛”“红原牦牛奶粉”“红原牦牛奶”已得到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

郭荣华说,绿色家当园区已入驻15家企业,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2亿元-20亿元,税收超亿元,供应就业岗位2000余个。

保险 降落牧民养殖风险

以前养牦牛,牦牛“冬瘦、春去世”的困境一贯难以破解,而现在红原县瓦切镇德喷鼻香村落牧民班玛俄热说,这统统正在悄然改变。

班玛俄热家养了100多头牦牛,去年遇大雪天去世了10头牦牛。
他把去世去的牦牛送到镇上的保险查勘点,向保险公司报案索赔,再到指定地点进行无害化处理。
“每头牦牛赔偿2000元。
”这是2013年红原县启动政策性牦牛养殖保险试点事情带来的实惠。

在试点过程中,红原边干边总结边调度,牦牛保险也不断完善。
譬如牦牛参保范围从只保母牛到公、母牛全保,险种从单一的病去世险种扩大到大水、雷击、冰雹、野兽侵害等。
赔付办法也从最初的“一个价”优化为分畜龄阶段、分危害办法的差异化赔付,15天内赔付到位。

“一头牦牛保险120元,我们只出26元钱,剩下的国家帮我们出。
”班玛俄热说,现在大多数牧民养牦牛再也不怕过冬了。

统计显示,5年来,红原县仅政策性牦牛保险累计承保适龄牦牛170万头,支付牦牛保险赔付款1.9亿元,户均赔款2.4万元。

针对失火和雹灾,2015年,红原又启动草原植被保险试点,履行冬春草场失火保险、牦牛藏系绵羊活畜目标价格指数保险等,进一步完善了当代草原畜牧业风险防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