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购置了汽车,有的家庭乃至拥有不止一辆,停车位成了稀缺资源。即便如此,却仍有一些车辆长期占用公共区域,便是俗称的“僵尸车”。它们不但影响市容,而且占用稀缺的停车位给交通秩序带来了不利影响。
为此,翔安区城管办会同区委文明办、区公循分局、新店镇、马巷镇、区司法局、区培植局等单位重拳出击,从今年4月10日开始,持续开展“僵尸车”专项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全区共清理长期违停车辆184辆,个中疏导车主驶离96辆,逼迫拖离85辆,疏导报废3辆。这次整治行动成效明显,是推进城区整体环境面貌提升的实际行动,也为翔安区环境改进新增了亮点。
近日,家住翔安区新店镇东方新城的陈大爷和老伴晚饭后在小区内闲步,总以为路边有什么变革。仔细不雅观察,老两口创造,原来停放在小区停车位的几辆“僵尸车”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些曾经无处可停的私家车,小区公共空间变大了,觉得也舒心多了。
“这里原来停放了一辆11座的白色商务车,没有车牌,也没有任何车辆信息,已经停放了两三年了。”翔安区司法局机动一中队司法职员康炳煌见告,小区“僵尸车”的征象并不罕见,居民们对“僵尸车”的不满,除了霸占公共资源之外,还有霸占消防通道、污染周边环境、影响社区都雅等,他们通过与小区物业密切沟通,连日来对辖区内各小区的“僵尸车”进行了集中整治。
跟随司法职员来到另一个司法现场———位于翔安新店镇宋坂四里的安置房。只见一辆龙岩牌照的蓝色车停在小区停车位内,轮胎没气,前后挡风玻璃和车灯也已破损,车内堆放了一堆杂物。“根据住在这里的居民反响,这辆车已经停放了至少三四年。”翔安区司法局机动一中队司法职员说,他们根据车牌号找到了车辆原始登记的电话号码,但一贯打不通。
“太好了!往后我们不用再望‘位’兴叹了。”看到占用小区停车位多年的“僵尸车”被拖走,家住这里的居民纷纭点赞。(海西晨报 陈晓青 通讯员 王锦淮 洪翠霞 蔡燕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