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岁首年月次参与创作电影《开往春天的地铁》主题曲 《开往春天的地铁》;2008年为歌手陈奕迅创作《路一贯都在》并得到中国TOP排行榜港台最佳填词人,2月份发行首张个人专辑《汉中》;2012年创作《我家有喜》主题曲《缺口》。

2013年为钟欣桐创作歌曲《惯性冬眠》、《桐花》、《你说的我都爱》等歌曲。

吴向飞18岁离开汉中独闯北京 为无数两岸三地歌星填词 天才 休闲娱乐

1978年12月4日在汉中的北大街,一个小男孩出身了,上中学期间学习成绩并不理想,但是独好音乐,开始课余学习音乐创作,偶尔哼哈两句,写出一些具有艺术气息的歌词,并得到班上同学的同等赞赏。
96年独自怀揣4000块钱踏上了去北京的路程,他誓要在音乐上出人头地。
短短十年韶光为孙楠、羽泉、沙宝亮、杨坤、费翔、品冠、钟汉良、陈冠希、容祖儿、张卫健、BOY‘Z、陈琳、瞿颖、胡兵、朴树、金海心、满江、朱桦、周彦宏、黄征、叶蓓、罗中旭包括歌神陈奕迅等创作主打专辑。
他便是汉中人乃至大陆地区熟知的著名填词人—吴向飞

提及汉中籍文艺界的名人,吴向飞算是靠自己打拼成功闯出点成绩的一个。

还是14岁的他,少年受哥哥影响喜好上了唱歌,开始萌发音乐创作动机,自己摸索着写词谱曲,在学校也由于出色的文艺才华成为大家皆知的“名人”。
然而中专学的是财会专业,一向不太感兴趣的他还没平分派事情就放弃了专业,独自一人买了去往北京的火车票,他要客岁夜城市发展。

吴向飞和他的哥哥

在揣着4000元初到北京,他为了省着点费钱,他找了最便宜的单身宿舍。
白天出去找事情,晚上回来自己练习填词,制作歌曲。
可是空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他找了良久的事情也没有找到得当的。
眼看动手上的积蓄越来越少,除了唱歌啥也不会的吴向飞焦急了。

于是他想先挣到钱再说,管他呢,无奈中他想到了去北京的一间酒吧做做事生,虽然那种灯红酒绿的地方他很不喜好,但是为了生活,他没办法。

酒吧里的事情呆板乏味,每天给客人端茶送水,还要看客人和老板的神色,他为了生活只能任劳任怨。
当时正值世纪之交,北京的娱乐业已经很发达了,酒吧里都有驻唱歌手,便是那种大庭广众之下拿着麦克风唱些盛行歌曲,让客人开怀一笑的人。
他常常在做事客人过程中不雅观看那些歌手唱歌,唱得好的地方他会默默地记下来。
然后晚上回去,他又翻书,查阅资料,自己一个人对着墙壁练习唱歌,当然填词他更喜好。

在做了一段韶光的做事生后,也厌倦了那种环境。
人往高处走,他得连续追寻他的音乐梦想,他想到了自己懂乐器,能不能找个乐器干系的事情。
可是北京大公司又不招人,他只好找了份乐器发卖的事情,每天给进店的顾客讲解乐器的利用知识,由于特殊的专业,他也挣了不少钱,他很享受这种知识通报的事情。

98年机会终于来了。
他有幸经人先容加入了当时中海内地最大的唱片公司“北京星工场音乐娱乐国际株式会社”。
这是他进入音乐行业发展最关键的一次机遇,影响了他后来的人生。

加入公司初期他只是做些修正,编辑的事情,谁知在有时的一次,他为一名歌手填了首词,没想到得到了公司的好评,这首歌后来大火。
公司看他挺有音乐天赋,就提拔他做专职的填词事情,对付这个机会,他当然是非常乐意。

当时外洋包括港台地区都有一种不成熟的意见,认为大陆的填词人填的词很土。
但是吴向飞后来改变了这种意见。

他在后来的6年里,填词风格加倍成熟,加倍具有大家风范,一跃成为中海内地最具影响力的新生代盛行音乐填词人。
他先后为陈奕迅、萧雅轩、费翔、品冠、梁静茹、钟汉良、容祖儿、阿杜、许志安等等喷鼻香港台湾歌手写出了诸如“越唱越强”等等在喷鼻香港等地都很盛行的专辑主打歌。

在内地,唱过吴向飞作品的歌手弗成偻指算,孙楠、沙宝亮、金海心等等举不胜数。
当喷鼻香港台湾提到内地最出色的作曲人时,大家都会想到张亚东,而如今,如果提到内地填词人,大家第一个会想到吴向飞。
萧雅轩的经纪人用“他写的东西太吊了”来形容自己对吴向飞作品的喜好,陈奕迅的制作人jim lee老师,更是把吴向飞作为内地唯一互助伙伴,在浩瀚外洋专辑中用到吴向飞的作品。

实在,吴向飞在进入北京星工场音乐娱乐国际株式会社之前还有段让他终生难忘的口试经历。
当时口试他的是公司的董事长,他能从200多人中脱颖而出,有两点。
第一个,他是第一个拿手写自己的求职简历的人,老板以为他很踏实。
第二个,当老板问他想要多少薪水的时候,他考虑到当时卖乐器能挣500块,就咬着牙说800块,心想豁出去了,没想到老板当场就要了他。
他后来回忆,大概是老板以为他很实在,有种年轻人的朴实和闯劲。
当然事实上,老板一眼就看出了他有音乐的天赋,是个好苗子,这才是留用他的关键。

在加入公司后,他非常发奋研究填词,很多的歌手都以为他很有天赋,于是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海内著名歌手孙楠找到他让他做为他的经纪人。
对付这个,他当时很高兴地答应了。
也就在那年,孙楠的《不见不散》大火,当然这背后的推动者便是吴向飞,他总是默默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

然而在做了一年的孙楠经纪人的事情后,他还是割舍不下他填词的爱好,他主动找到老板,他要转向幕后,研究创作。
老板答应了他的要求,他开始朝着职业填词人的方向发展。
可能是出于报答的缘故原由,孙楠出名后,听说他在搞幕后创作,就想着让吴向飞给自己的新专辑《三言两语》填首词,这是他职业生涯中创作的第一首填词作品。
毫无悬念,这首歌当时又是大火。

光阴进入2005年,吴向飞签约EMI百代,成为这家公司100多年来第一位签约的内地填词人,与喷鼻香港的林夕,台湾的姚谦成为EMI三地最顶尖的填词人。

在这前后的日子里,他创作了很多盛行歌曲,像羽泉《开往春天的地铁》,孙楠的《缘分的天空》,金海心的《悲哀的秋千》,陈奕迅的《路一贯都在》等等大量随处颂扬的歌曲。

2008年在经由近两年的构思研究,他创作出跟自己家乡同名专辑—《汉中》,他的同名歌放到网上,那时网络还不发达,仅第一天就打破了1万次的播放量。
这该当是他作为一名汉中游子对家乡深深的念眷,他想通过这首歌来宣扬汉中家乡,尽自己的一份微薄的力量,可见他是多么地热爱自己的家乡。

吴向飞曾说到,刚开始用汉中作为专辑的名称,也考虑到社会上的人会认为他是在给打广告,但是他转念一想,就算得罪听众,也要用这个名字,能为家乡做做宣扬是个很荣幸的事情。

转眼很多年过去了,吴向飞已经不单单是个填词人了,他已经定位了很多角色,诸如创作人,评委,歌手,作家等等。
直到2021年,他在北京生活了也有了20多年了,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汉中人,二心坎也是无比的思念家乡,可是为了生活,为了音乐创作奇迹,他不得不留在外地。

近十来年吴向飞也偶尔在汉中和北京两地穿梭,08年地震那年他还到汉中南郑县青树镇献爱心,感想熏染家乡的气息。

回顾他这么多年所得到的名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他终生的信条。
这个信条是他父亲给他的,他也是这么做的。
从前在音乐公司的时候,他还做的都是些打杂的差事,像给艺人订饭,买水,提包,搬乐器,他都不嫌弃,他以为这是可以打仗到音乐的最好的办法。
由于那时的北京,想在音乐行业里混出名堂没有背景和人脉资源是很难的,但是他不怕,他只想从底层做起,相信总有一天会有欣赏他的才华的人。

现在的吴向飞显然已经尝到了成功的果实,集多个身份的他,在文艺界已经默默地贡献了很多年,大概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人,但是这并不主要。

吴向飞是陕西汉中人的骄傲,是个天才。

本人扎根汉中,立足陕西,长期关注陕西汉中本地的城市,屯子人文社会家当发展,讲述天汉伟事,分享人间冷暖,欢迎品读。
有不同的意见请留言谈论,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