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安蓓、申铖、魏玉坤

2012—2022,十年非凡进程,中国经济发展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不凡十年丨武断不移走高质量成长之路新时代中国经济培植述评  第1张

海内生产总值打破百万亿元大关,人均海内生产总值超过一万美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当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道为核心的党中心肚量胸襟“两个大局”,洞察时期大势,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引领中国经济巨轮沿着高质量发展新航道攻坚克难、破浪向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更为坚实的物质根本。

践行新发展理念 全面开启深刻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道为核心的党中心对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判断,对发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时调度,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计策,形成了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中国经济取得历史性造诣、发生历史性变革——

10年来,中国经济总量从50万亿元量级跃至114万亿元,占天下经济比重从11.3%上升到超过18%;人均GDP从6300美元升至超1.2万美元,形成超4亿人间界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近1亿屯子穷苦人口实现脱贫,历史性办理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穷苦问题……“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正、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2020年5月13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支尔莫乡“峭壁村落”——阿土列尔村落高山区的穷苦户沿着钢梯下山,准备搬进昭觉县城易地扶贫迁居安置点的新家(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 江宏景 摄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重大理论和理念,个中新发展理念是最主要、最紧张的。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拓。
”2016年以来,习近平总布告亲自支配和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华民族母亲河走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截至2021年底,长江经济带国控断面水质优秀比例达92.8%,较2015年上升25.8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均匀水平7.9个百分点;长江经济带11省市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达46.6%,较2015年提高1.5个百分点。
这些显著变革,生动诠释新发展理念的发达活气。

这是2022年5月19日拍摄的长江巫山段曲尺乡一带景象(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 王全超 摄

10年来,我国坚持创新在当代化培植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主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计策支撑。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海内生产总值比重由1.91%提高到2.44%;环球创新指数排名由第34位升至第12位;“嫦娥”奔月、神舟巡宇、北斗组网、高铁自主技能体系初步建立、5G基站占环球总数超60%……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越走越宽广。

2022年6月5日,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命中间点火发射。
新华社 李刚 摄

保护生态环境便是保护生产力,改进生态环境便是发展生产力。

祁连山经历“史上最严”整改,由“黑”变“绿”;内蒙古能耗指标结束连续增长态势,由“红”转“绿”;中国植树造林约占环球人工造林四分之一……

10年来,一个个鲜活案例彰显发展底色之变,“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民气,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秀天数比率达87.5%……俏丽中国培植迈出重大步伐。

这是2021年8月23日拍摄的河北塞罕坝机器林场内的望海楼(无人机照片)。
三代塞罕坝林场人50多年坚持植树造林,用汗水灌溉出绿波涌动的百万亩人工林海。
新华社 牟宇 摄

在折衷发展中办理发展不平衡问题,在开放发展中办理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在共享发展中办理社会公正正义问题……

新发展理念持续回答发展的目的、动力、办法、路径等问题,开启关系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引领中国经济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宽阔大道。

统筹发展和安全 打好转危为机计策主动战

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
习近平总布告强调:“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道为核心的党中心坚持公民至上、生命至上,以科学之策应对非常之难,以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的非凡实践,联络带领亿万公民打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战——

一手抓防疫,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不动摇;一手抓发展,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踏实做好“六稳”事情,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经济雕琢奋进,经济增速保持环球前列,“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截至目前,中国是天下紧张大国中,新冠肺炎发病率最低、去世亡人数最少的国家。
中国最大限度保护了公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康健,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取得天下上最好的成果。

处暑将至,放眼广袤田畴,各地不误农时抓好田间管理,确保秋粮和大豆油料稳产增产,确保整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

10年来,我国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计策,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累计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深入履行种业振兴行动,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2022年6月7日,在山东省惠民县桑落墅镇,农人驾驶农机收成小麦(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 郭绪雷 摄

能源安全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计策性问题。

我国以年均约2.9%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撑了6.2%的国民经济增长,构建起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2021年5月16日拍摄的浙江舟山北部海疆的中广核岱山4号海上风电场(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姚峰 摄)

2021年均匀煤矿单井规模比2012年提高一倍以上,天然气产量比2012年增长近一倍,原油产量连续10年保持2亿吨旁边;“北煤南运”“西煤东运”能力显著增强,油气根本举动步伐网络基本成型;煤炭消费比重从2014年的65.8%降至2021年的56%,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从16.9%上升到25.5%……

国际能源市场颠簸加剧,我国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有序开释煤炭优质产能,加快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培植,形成有效抵御国际能源价格大幅颠簸的“防火墙”。

这是2022年6月8日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光伏(光热)家当园拍摄的青海中控德令哈50兆瓦光热电站(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 范培珅 摄

备豫不料,为国常道。

着眼长远夯实家当链供应链稳定安全,5G、根本软件、工业母机等领域关键核心技能攻关步伐加快;

这是2021年11月20日在武汉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央拍摄的“5G+工业互联网成果展”现场。
新华社 伍志尊 摄

戒备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主要阶段性成果,高风险影子银行规模较历史峰值压降约25万亿元,过去10年累计消化不良资产16万亿元;

重视办理好程度安问题,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培植全面加强,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胜利完成……

面对严厉繁芜的国际形势和纷至沓来的巨大风险寻衅,中国坚持底线思维,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计策主动战,保持了经济持续康健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锚定高质量发展 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光鲜主题。

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革带来的冲击寻衅,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推动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武断前行。

7月31日,载有50个集装箱光伏产品的X8059次中欧班列定时驶出沈阳东站,前往德国杜伊斯堡。

累计开行超5.7万列、货值近3000亿美元——截至今年7月尾,中欧班列共铺画82条运输线路,通达欧洲24个国家196个城市,成为畅通海内国际双循环的贸易“大通道”。

2022年6月23日,在重庆联络村落中央站,铁路事情职员从中欧班列(重庆)第10000列列车旁走过。
当日,第10000列中欧班列(重庆)从重庆联络村落中央站顺利驶出,奔赴德国杜伊斯堡。
新华社 黄伟 摄

针对国际形势深刻演化,习近平总布告提出加快构建以海内大循环为主体、海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指出“这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计策性布局和先手棋”。

引江补汉工程开工,深中通道稳步培植……当下不断推进的重大工程,持续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通经络,为高质量发展夯实根本。

今年4月召开的中心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研究全面加强根本举动步伐培植、构建当代化根本举动步伐体系,为全面培植社会主义当代化国家夯基垒石。

大国经济空间广阔,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畅通无阻。

这是2022年6月21日拍摄的位于上外洋高桥保税区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标志“海鸥门”(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 方喆 摄

10年来,我国持续深化供给侧构造性改革,武断履行扩大内需计策;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培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计策渐次铺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村落庄振兴同频共振……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持续开释。

2022年6月7日拍摄的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东塔、西人工岛及远处的深圳市区。
新华社 邓华 摄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统编制更加成熟定型,踏实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培植,加快培植全国统一大市场;自贸试验区和自贸港培植蓝图变实景,共建“一带一起”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进博会等开放平台环球瞩目……

这是2021年5月13日拍摄的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致(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 郭绪雷 摄

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施更高水平开放,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供应强大动力。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展望新征程,以习近平同道为核心的党中心联络带领亿万公民,武断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以前所未有的武断决心和奋进步伐向时期宣示:“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光明”!

海报设计:殷哲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