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都饮着爱的甘露,有来自父母的,有来自师长的,有来自同学的,有来自朋友的……儿最浓厚的是来自母爱。母爱像一面镜子,照出我的错误并让我纠正,母爱像一本书,让我懂得了很多,母爱更像一盏灯,照亮我前进的道路。
妈妈,也许你已经不记得那件事了,可这件事还是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闪电犹如一道利剑划破了天空。
那天晚上,我发烧了。因为爸爸不在,所以只有妈妈在家里照顾我。而且,妈妈发现我发烧的时候,已经很晚了,而且爸爸不在,没有人开车送我们去医院。所以妈妈决定到第二天早上,再带我去医院。
晚上十点了,我吃完药后,想要睡觉了。我刚躺下,妈妈拿来一条热的毛巾帮我擦手和脸。然后拿来一杯温水给我喝。喝完后,又拿来一个退烧贴,贴在我的额头上。贴完后,便坐在我床边跟我说:“快睡吧!”我说:“妈妈,不用担心我!你回去睡吧!”妈妈说:“等你睡着了,我就回去了!”后来,我就睡着了。
过了几个小时,我突然睡醒了,发现头上的那盏灯还没有关,妈妈还坐在旁边给我擦脸,我赶紧跟妈妈说:“你怎么还没睡啊?你快回去睡吧!”妈妈听到就回去了。
但到了早上,我发现头上那盏灯还没关。过了一会儿,妈妈走进了我的房间,发现我已经醒了,便跟我说:“儿子!快去吃早餐,吃完去看医生。”我心想:“妈妈不会照顾了我一个晚上吧?”
见到医生后,医生说:“等会儿去打吊针,回家再吃点药,就好了。”于是我们打完针就回家了。不久后,我就好了。
每当我看到那盏灯,我就会想起这件事。
篇二:那盏灯
那一盏灯,明亮而又温暖,不仅照亮了那段短短的路,更照进了我的心里。
那是一盏毫不起眼的灯,或许是太累了,不知何时起,它不再发光,安静得像睡着了一样。
“这灯也真是的,怎么坏掉了,害我差点摔跤。”奶奶一回家就不住地抱怨,眉头也紧紧皱了起来。楼道里的那盏灯已经坏掉好几天了,但却始终没有人去换。没有一个人愿意主动去为大家换掉那盏灯,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灯泡。
那天,天色已晚,我匆匆赶回家中。夜幕早已降临,夜色笼罩着整片大地,鹅黄的月光倾泻在我身上。街道上静悄悄的,没有了往日里的喧嚣,只有风吹动树叶在“沙沙”作响。都已经这么晚了,家里人一定都很担心了吧。想到这里,我的脚步不由得又加快了一些。幸好路程不远,转眼我便回到了家楼下。“那盏灯坏掉几天都没人换,可得小心一点。”我自言自语地提醒自己。
我很快就到了那条熟悉的楼道。可我却惊奇地发现,迎面而来的不是漆黑一片,而且满满的亮光。站在明亮柔和的灯光下,我不仅愣住了——居然有人把灯换掉了!我第一次发现,那一盏小小灯竟是那么明亮。细碎的金光均匀的铺洒在光洁的地面上,更在不经意间照亮了我的心。
后来我从奶奶口中得知,那盏灯是邻居的阿姨换掉的。虽然我和那位阿姨仅仅只有几面之缘,但我对她的敬意却在此刻油然而生——她是一个多么无私的人啊!“她可真是一个好榜样,你可要好好向人家学学!”奶奶的眼里满是赞许的目光。往后,当我再经过那盏灯前,灯光依旧明亮温暖,但在我的心中,它所代表的早已不仅仅是一盏灯,更是一颗无私奉献的心。
那盏灯,带给我光明,更教会了我奉献和给予。永远不要吝啬小小的付出,尽管那可能只是一盏小小的灯。
篇三:那盏灯
灯在我们生活中再也熟悉不过了,它们有许多用处:有一些可以照亮黑暗;有一些可以增加节日氛围;还有一些有着特殊的含义。
电视中经常播放一段公益广告:在夜里,路上黑得不见五指,只有一户人家阳台的一缕微弱灯光照在路面上。辛苦了一天的两位环卫工人坐在被灯光照射的地面上吃馒头,有位中年妇女从屋里走出阳台熄灯,看到了那两位环卫工人,于是她没有熄灯,默默地走进屋里。
广告中的这盏灯温暖了那两位环卫工人。而那盏灯激发了努力奋斗的意志。
住在我隔壁的那户人家,有个小女孩,今年读一年级,是个很优秀的孩子,在小区里她是那最璀璨的星星,经常受到别人的赞赏,但她背后付出了许多努力。小女孩还未上小学时,别的孩子还在嬉戏打闹,而她已经开始刻苦学习了。
一天晚上,我的作业并没有写完,但我还很优哉游哉地坐在沙发上、翘着腿玩手机。妈妈看到我这副模样气得像火锅上的蚂蚁,用手指指着我说:“作业没做完就玩手机,哪有你这样学习的!隔壁那个小女孩学习比你用功多了!”说完愤然而去。被骂了一顿后,我这才慢吞吞地放下手机,拿起笔写作业。我写完作业已经是十一点多了,周围的邻居都已经熄灯睡觉了,外面漆黑一片。只有小女孩家的灯还亮着,还传来朗读的声音,我走到窗外,仔细一听,原来那个小女孩在跟着爸爸读拼音呢。爸爸读一遍,小女孩跟读一遍,爸爸说:“不是这样读的哦,再跟爸爸读一遍。”小女孩又读了一遍,她爸爸还是不满意,又重复读了一遍,小女孩不厌其烦地跟读。读了好几遍,小女孩读不下去了,带着哭腔跟她爸爸说:“爸爸,我每次都读不好,怎么办啊?”爸爸鼓励小女孩:“没事的,慢慢来,学习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但是你努力过就好了。”这句话像仙丹一样,使小女孩立刻振奋起来,继续努力朗读。我感叹道:“唉,连比我小的孩子都那么勤奋地学习,作为一个大姐姐学习竟然不如小孩子努力啊!”于是下决心要努力学习。每天晚上,伴随着那一声声断断续续、吃力的朗读声中,我早早地写完了作业,之后开始努力复习。
在黑暗里的那一缕原本很微弱的灯光,在我的眼里它是那么的耀眼。那盏灯仿佛是我人生道路上的灯,为我照亮前进的道路。那盏灯,真好。
篇四:那盏灯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在你心灵的天空中闪耀着各种各样的光芒。正是这种不灭的光,给你前进的动力,生活的勇气,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照耀。在我的记忆宝库中有一盏不灭的明灯,至今仍照亮我的心。
我家那栋楼,走廊灯的按钮位置很不显眼,若是第一次来的人,定要找半天。偶尔经过的住户会随手按下。但大部分时候都处于黑暗状态。——除了二楼的灯。
二楼的老伯伯一直都是一个人住。但他有一个习惯,就是每晚六点准时出来开走廊灯。每晚放学经过二楼,必能看见那盏明晃晃的灯,让人无比安心。
那个夜晚,小区停电了。很不巧,刚好打雷下着暴雨。我撑着伞跑回家。只见天空一道道闪电撕裂夜空,在空中肆虐。伴随雨水的呼啸声的只有那翻滚的雷声。黑暗中,我如同到处乱撞的羔羊,好不容易冲进楼道,我却没办法安心。
楼道静的可怕,只能听见雷雨声。楼道也黑得可怕,伸手不见五指,仿佛黑暗要吞噬一切,又好似尽头又怪物在作怪。恐惧与无助充斥着我的心,我几乎似爬上楼。黑暗中,突然一丝亮光冲破黑夜,在我眼中仿佛比太阳还要耀眼。我向那丝光冲去,发现原来是二楼的老伯伯拿着手电筒。小小的手电筒发出的那道光仿佛可以撕裂一切黑暗,赶走心中的恐惧。老伯伯递给我另一只手电筒,和蔼地说:“拿好了,上楼小心点,这鬼天气还停电了,还好家里有几只手电筒。六点了,那些住户也该快回来了,我呀,就充当下走廊灯吧!”我的心被深深的震感到,想说什么却说不出声,眼中好像有些什么东西在闪烁着。走上楼梯,往下一望,老伯伯在黑暗中拿着手电筒的样子,比什么都要明亮,比什么都要耀眼。
我现在明白了,宽广的心胸,为人着想的心,都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人心。“啪”,大厅的灯亮起,整个小区也亮了起来。却都没有老伯伯的那盏灯明亮。
篇五:那盏灯
或许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那么一盏灯。它总在我们的前方,不远不近,从不熄灭,明亮而温暖。它是那么的引人注目,让人情不自禁就想努力向它靠近。它从不发出一点声息,只是默默地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给予我们前进的动力。而我心中的那盏灯,是你。
从小到大,你都在我遥不可及的前方。你是班长,成绩比我好得多,长得也比我好看,多才多艺,深受老师们的喜爱,被称作是“全班人的榜样”。而我对这样的你并无嫉妒,只是羡慕,羡慕以外便是想要努力向你靠近,甚至超越你。于是我也把你当做模范,不断朝着你的方向努力,但结果也仅仅是离你稍近一些,离“超越你”这个目标,差得不止一星半点。
在其他人看来,你很少说话,也鲜少有除了面无表情和淡淡的微笑以外的表情,平常也一直是独来独往让人不愿与你接近及交友。但在我眼里,你虽是高岭之花一般的人,可是越往高处去不是会越冷吗?你的身边,从来没有一个朋友,就像那海面上的灯塔,遥远、孤独、美丽,却又不可及。我对你,除了羡慕与遥望,还有一丝心疼。
每天看着你一个人独自进出,连吃饭也是独自到花园里一个僻静的角落默默地坐在花坛上,我心里也挺不好受。于是有一天,下课后我笑着朝你伸出手,说,一起吃饭吗?你惊诧地看着我,可眼中慢慢有了惊喜的笑意,旋即点了点头。我划着船,在海的中央,距离那座孤独美丽的灯塔又近了一点。虽然海面波涛滚滚,水下暗潮汹涌,可是我不怕。
每天一起吃饭、上下学,我们似乎是成了朋友。可我知道,我们之间仍有一层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存在的隔阂。于是我在周末约你来我家。你的成绩好到我无法企及,所以一开始,我只是向你请教一些学习上的问题。但后来休息的时候,我们交换了一些彼此的心事,你告诉我,你一直感到很孤独。得到老师的喜爱,父母的骄傲,同学的羡慕,却没有一个真心的朋友,有什么用?你笑着说,你很庆幸,那一天接受了我的邀请。我也笑了,我知道,我们之间那层隔阂已经消失了。小船靠了岸,我站在高耸的灯塔前,望着那点飘忽闪烁的暖黄色灯光,心里那盏灯也忽地亮了起来,暖融融的。
你对我说,你一直对我抱有感激之情,因为是我在你最孤独的时候,向你伸出了手。而我却一直没有告诉你,能让我一直到现在还在不断努力的动力不是什么看起来无比遥远的梦想希望之类的东西,是你。上了初中后我也遇见了不少比你厉害得多的人,但我心中的榜样却一直是你。也许是因为,你是我的心中第一位类似于偶像的人物吧。你一直是我前进的方向,你一直都是我心中的那盏灯。应该说谢谢,应该抱有感激之情的人,是我才对。因为有你,我不断地努力不断地进步,即使最终无法与你并肩,可至少我能站在你身后稍近些的位置,继续远望着你,并以你为目标,做比现在更好的自己。
篇六:那盏灯
看着天空中挂着的那一轮圆月,我不禁感叹:又到中秋了。然而,眺望着那轮圆月,我的脑海里却渐渐浮现出那盏比中秋圆月还要璀璨的灯。
“快点!快来!快来!”天台上传出我稚嫩的声音。旁边,站着3个差不多年纪的小孩。此时此刻,我们正招呼着妈妈往天台的空地,手中暗淡无光的灯笼被风轻轻地吹动着。
“噗”地一声,手中的灯笼亮了起来,四周霎时如白昼一般明亮。蜡烛在灯笼中摇摆不定,火苗踮起脚尖,快活地舞动着她的身体。天台上不同品种的花,也随着那火苗,默契地跳着芭蕾。
四个幼小的小孩在诺大的天台上肆意地奔跑着,手中的灯笼忽明忽暗。我们就这样无忧无虑地玩耍着,酣畅淋漓。却不想,我手中的灯笼不知何时烧了起来。
毫不知情的孩子们还在互相追逐,谁也没有意识到我手中的灯笼有一丝明火。风又猛烈地吹了起来,小男孩第一个发现了我手中已烧着的灯笼,大喊:“快扔掉你的灯笼!”说时迟,那时快,我将灯笼随地一扔,捂着脑袋跑到他们身旁。3岁的我看着已经被火烧成灰烬的灯笼,不知是因为刚才的害怕,还是因为失去了心爱的灯笼,竟哇哇大哭起来。远处的妈妈们还在嘻嘻哈哈地开着玩笑,并没有注意到这里的变故。3个5岁的孩子似乎也不知所措,呆呆地望着嚎啕大哭的我。良久,两个小女孩才反应过来拿起袖子替我擦眼泪。小男孩轻轻地说:“没关系,如果你喜欢的话,我的灯笼就送给你了。”话落,将印着大眼睛青蛙的灯笼递给了我。我垂下头,哑着嗓子轻不可闻地喃喃:“谢谢”。小男孩的目光一直追随着那个小小的灯笼,却还是忍住没有开口向我要回灯笼。那一夜,我收下了小男孩的灯笼和他带给我的那份珍贵的友谊。
那盏印着小青蛙的灯笼在岁月的变迁中早已不知所踪。但今夜,那一盏略显幼稚的灯笼又回到我的眼前,仿佛从来没有消失一般。那盏灯,照亮了一个小女孩慌张的心,同时照亮了我们彼此永不磨灭的友谊。
篇七:那盏灯
一如往常的夜晚,我独自回到家。“哎,又是我一个人!”“啪嗒”我打开了客厅的灯。泛白的灯光在天花板上印上了圆形的阴影,客厅悄无声息,更显冷清。吊灯投射在墙上的,只有我孤独的身影。光想到今夜要跟作业打“持久战”,就已足够让我心力疲惫。
手中的笔在指尖灵活地舞蹈,我盯着卷子上的题,却一时没了思路。门外隐隐约约传来了电视声。这是正常了,父母只要回到家,电视声就会响起。不知是题目太难没有思路,还是时间太晚,我却仍没有写完作业的缘故,一时间,我被门外的声音分了神,感到十分烦躁。客厅的光顺着门缝一点点挤进房里。我终究还是抵不过外面的“诱惑”,走出房间,客厅的那盏灯散发出淡淡的橘黄色光晕,应和电视的声音,客厅一下子变得十分亮堂热闹。墙上的钟已经要指向十点了,看得出父母也已经有少许困意。我随口问道“都这么晚了,你们还不睡觉?”母亲却明显答非所问“电视吵到你了吗?你快去写作业吧,我们还不是很困,陪一下你。”
一道门隔出了两个世界,客厅那边的热闹与房间的安静,恰成对比。望着卷子上残留的空白,心逐渐静了下来。大概是知道我不是一个人在熬夜吧。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我揉着发酸的手臂,心情却一片大好,“总算完成作业了!”撇了眼闹钟,快11点了,我又仔细一听,电视已全然没了声响。“都这么晚了,他们早该睡了吧。”心中猜测着。意外的,客厅还亮着那盏灯,父亲正昏昏欲睡地玩着手机,抬眼看到我“你怎么出来了?这么晚该写完作业了吧……”后面还说了些什么,已不大记得清楚了。客厅的灯光肆意的倾泻下来,温暖的橘色交织成一片。我第一次觉得那盏灯散发出的光芒是那么的柔和,竟也能带给我感动。
此后的每一次,只要我熬夜,客厅的那盏灯总是亮着,父亲也总在那里等着。每每望向那盏灯,都能让我感到温暖,带给我力量。我想,这深夜的每一盏灯后面,都一定藏着一颗等待的心吧!
未来的路是否光明我不知道,但幸好我不是形单影只的一个人,那盏在我背后亮起的灯,那个一直陪伴我的人,都让我充满了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篇八:那盏灯
有一盏灯,它虽不如城市里的花灯一般多彩,但透着质朴的美丽;有一盏灯,它虽不如成群的萤火虫一般明亮,但能照亮前方的路;有一盏灯,它虽不如火把一般炽热,但却能温暖我的心。这一盏灯——亲爱的爸爸,一直在我心里。
一天放学,天上布满了闪烁的星星,太阳早已不见了踪影。是的,已经很晚了。我背着沉重的书包,一步深一步浅地走向校门。广州的秋天不热,但我额头上的汗珠像断了线的珠子一般落下,拍打在地上。走出校门,一个熟悉的身影在我眼前飘过,我低头从一侧走过,也不管什么,一股脑地向前走。
“别跑,是爸爸来了,路很黑,小心点儿!”身后传来一阵熟悉而温暖的声音。
“很累吗?”“嗯。”“作业多吗?”“嗯。”爸爸平淡地问着,我漫不经心地回答着。忽然肩上失去了重量,书包被爸爸提去了。
“你一定觉得书包很重吧,我帮你背。”爸爸把书包往肩上一扛,拍拍我的肩,往前走。我赶紧跟上去,拽着书包:“爸,您工作了一天挺累的,我来背吧,没问题的。”我向爸爸投去紧张而关切的目光,央求着。
“我又不会偷了你的作业。”“我……”爸爸的一句打趣令我语塞。只好继续走着,转入一条巷子,很黑,但有电车的照明灯在闪,我连忙盖住了眼。爸爸不客气地拍掉了我的手:
“看路!”爸爸厉声道。我们继续走,我也在认真地“看路”。没注意到爸爸的小动作,我忽然张口想说话,一块甜甜的糖塞进我的嘴里,我也对着爸爸甜甜的笑了。
路虽暗,但有一盏灯照亮了一切。我心里的灯是爸爸!
篇九:那盏灯
人,不能没有空气;鱼,不能没有水……世间万物,似乎少了谁都不可以。而我,没有你,更是不可以。
我的房间里,有一张书桌,书桌上,有一盏台灯。没有花哨的图案也没有鲜艳的颜色,陪我走过七年。在六年级的每个夜晚,你更是要加班一两个小时。
那天是周三,做完作业,很累。草草洗漱完就睡觉了。没过多久,忽然觉得房间变亮了,好像是谁开了灯。不管了,继续睡。于是,翻了身,又睡了。过了很久,灯仍然没关,睁开眼往灯源望去——
那盏灯,亮了。
是爸爸。他,好像在看什么,还在纸上写着什么。
“爸,你在干嘛?”
“没什么,都12点了,快去睡觉。”
看得出来,他在极力掩饰着什么。到底是什么,连看都不能看一眼。
第二天一早,我想起有一道题不是很明白,便去问他。没想到,他的眼神里流露出一种“意料之中”的神情。
第二天晚上,做作业时碰到了难题,和爸爸讨论了很久,仍然毫无头绪。只好去睡觉了。
躺在床上,思考着刚才的难题,在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地演算着。不知过了多久,上眼皮和下眼皮相亲相爱地抱在了一起。和昨天一样,睡着后有一束光照亮了整个房间。
那盏灯,又亮了。
坐在书桌前的,还是爸爸。他拿着笔,在草稿纸上一遍又一遍地算着,嘴里还不停地喃喃着,本来就不大的书桌,随着他的演算,书桌上放满了草稿纸。我轻轻地走到他身后,原来他正在算我不会的那道题!
原来每个晚上,他都会开着那盏灯,为我解决一道又一道地难题。怕我不懂,他会想好几种方法来解释给我听。难怪每天早上一睡醒觉,他就能想明白每道题,链接发都有那么多种。
正因为有了他,我可以解决更多更难的题目。他为我拨开学习路上一层又一层的迷雾,他永远是最亮的那盏灯。
没有你这盏灯,我万万不可,爸爸。
以上就是那盏灯作文700字初三的全部内容。更多初三作文相关资讯,敬请关注美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