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去过山东省单(Shan)县吗?它地处鲁、豫、皖、苏四省交界处,舜帝的老师单父曾在那里长期居住,大汉的开国皇后吕雉,《隋唐英雄传》中的悲剧英雄单雄信,都是单县人。
人们比较熟习的农人歌唱家、单县籍的大衣哥朱之文,也为提高单县的有名度增色不少。

实在单县这块风水宝地,最为吸引人的恐怕是“天下一绝”的两座雕工精美、造型都雅、全球罕见的清代牌坊佳构:一座因牌坊上雕有100多个不同形态的狮子而得名“百狮坊”,另一座因雕刻着100多个形态互异的“寿”字而被称为“百寿坊”。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权且只先容“百狮坊”了。

单县百狮牌坊封建礼教的见证劳动人平易近聪慧的结晶  第1张

我曾因公出差去单县,专门慕名参不雅观游览了百狮坊。
它位于单县城区牌坊街中央位置,是两百多年前张姓大户建造的牌坊。
走近牌坊,立即被它的鬼斧神工所吸引:牌坊高约14米,宽9米,举头看去非常雄伟壮不雅观。
纵然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难以见到如此雕刻风雅、玲珑剔透、古色古喷鼻香的石雕建筑。

牌坊四柱三间,斗拱重檐,青石建造。
采取圆雕、透雕、浮雕、线刻相结合的技法通体雕刻。
全体牌坊,雕刻了100多个狮子,象征“百事(狮)快意”。

牌坊上的狮子攀援戏耍、蹦跳雀跃、争戏绣球,维妙维肖;立柱上透雕的双龙,游走在云水漫漫、大雨滂沱之中,惟妙惟肖;百狮坊最紧张部位正间额坊透雕的数十朵碗口大小的缠枝牡丹,花繁叶茂、精细华贵、雍容大方、昂首怒放。
透雕深入石材盈尺,令人叹为不雅观止;透雕的菊花及各样的珍禽异兽让人眼花缭乱。

百狮坊始建于公元1778年,是为旌表张蒲之妻朱氏而敕建,人称“张家牌坊”。
牌坊的主人,有一个凄美的故事。

据载,张蒲妻朱氏生于单县官宦之家,其父朱埕,曾任山西祁县知县。
朱氏在兄妹中排行第八,称为八妹。
自幼聪慧质丽,因与俊才张蒲青梅竹马,17岁时嫁与张蒲为妻,育有二子。
谁知在八妹28岁时,张蒲竟患病身亡。
八妹悲痛欲绝,欲随夫去。

家人的百般劝解与孩子的哭泣,使她断绝轻生之念,立志育子成才,并侍奉婆母百年。
每当宗子赓谟挑灯夜读,八妹总是揽着幼子赓烈做针线活,并时候教训儿子“多受辛劳才能砺志”。
赓谟聪灵,肚量胸襟大志,发奋读书,20岁便进士及第,出任四川广元知县。

婆婆年迈多病,八妹常夜间和衣席地卧守,细心照料,并为其八方寻医求药。
当得知3剂中草药,每剂煎好服用须要3条鲜活的小泥鳅当药引时,正值隆冬,八妹不顾天寒地冻,不听别人劝阻,亲自到西护城河杂草丛中砸开坚冰,伏下身子将手臂伸进水中河泥里拼力掏挖,终于捕捉到3条小泥鳅。

而冰水却冻僵了她的手臂,他全然不顾。
连续3天,掏挖小泥鳅为婆母当药引,终于治好了婆母的疾病。
婆母逢人便夸朱氏八妹是个贤惠、孝顺的好儿媳。

朱氏八妹的贤德至孝、忠贞守节之事在单县广为传颂。
她逝世后,单县县令上书朝廷,皇上颁发御旨,准其家人为朱氏立节孝坊予以褒奖。

还有一种说法:张蒲16岁时考中秀才,18岁科举,赠文林郎。
从省城赶考回家,途中患上伤寒。
家人认为,赶紧娶妻娶亲,以大婚冲喜,便可病愈。
张蒲家人请牙婆去朱家讲明冲喜之事,朱父立即答应。
只管朱氏满心不愿意,却难违父命。

谁知经由冲喜的折腾,张蒲病情更加严重,新婚之夜,便卧床不起。
朱氏扶他勉强坐起,他有气无力说道:洞房花烛夜,却不能共枕同眠,太委曲你了。
说罢,一头栽倒床上,待婆婆赶来,已经咽气。

朱氏见到父亲,痛哭流涕,说:如今丈夫已去世,我又怎能独生?女儿要守妇道,就不能尽孝道了,万望爹爹体谅!请爹爹保重!朱父听后却说:女儿做得对,这是青史留名的好事,有此志向,爹不拦你。
朱父前脚回家,后脚便传来女儿的去世讯。

朱父的侄子在京城为官,将此事奏明皇上,乾隆天子很崇尚贞节,传旨由家财万贯的张家为其打造一座贞节牌坊。

两种版本,朱父的姓名、职业各不相同,朱氏的名字也不一致,文中就不加详述了。

话说张家牌坊建造之前,单县城里及周边地区已有不少牌坊,张家为显示大家派头,赌咒要把其他牌坊压下去。
他们请来年近六旬的石艺大师,朱氏宗子张赓谟见告大师要将牌坊建成天下无二。

大师回答道:现在中原周边州县还没有人能超越我的石艺,但艺海无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难保后人不能超越。
张家认为言之有理,多加工钱,悉心招待石艺大师和浩瀚匠人。

石艺大师及匠人感其恩,尽力施展绝枝,做到不留遗憾。
每件石料都精雕细琢,每块部件都尽达完美,终于造成“狮兽百态如生,遊龙祥云似飞,奇葩异朵绽放,意境深䆳幽远”的千古名坊。

牌坊落成后,张家盛宴接待石匠,听说连单县县令、浩瀚乡绅都来作陪。
大家纷纭向大师敬酒,大师也兴致极高,开怀畅饮,终因建造牌坊耗尽了心血,加之多种疾病缠身,又饮酒过量,宴会后竟一病不起,不久撒手人寰。

还有一种说法:百狮坊落成,设宴庆贺时,张家坊主问石艺大师:如今后再造牌坊,可否在此根本上技艺再上一层楼?大师答:艺海无边,在实践中会不断创新,只要主家出更多钱财,估计还能建造得更好。
张家唯恐再有富户修坊超越百狮坊,遂生歹念,在酒菜里下了毒药,可怜石艺大师及大约130名能工巧匠全部去世于非命。

自此,张家牌坊也就成了“天下第一坊”。
对付这一种说法,我不太相信,试想:如果一下子毒去世100多条人命,如何遮盖过去,岂不远近皆知,惹来众怒,纵然再昏庸的官家也要彻查到底,张家岂不遭受灭顶之灾?

究竟为何涌现两种说法,不得而知。
后来,经由建筑师细心不雅观看,创造造坊的工匠们不知何因,也留下一手,所雕100多只石狮全是公狮,故数代之后,张氏家族绝后,只留下“百狮坊”这一古迹。

众所周知,在古代,只有那些拥有足够财力的大户或官僚,才有能力建造属于自己的牌坊,贞女节妇,很多时候大概只是一个道德上的借口,耗资巨大的牌坊,每每更是某个家族对自己实力的炫耀和标榜。
(牌坊不是随便建的,没有诏书或功名,有钱也不能建。
只要准建,有钱可以建得更好一些。
)

在古代,建造贞节牌坊,常日是用来表彰一些丈夫去世后长期不再醮、终生守寡,或自尽随夫殉葬,符合当时“饿去世事小,失落节事大”、“存天理,灭人欲”、“烈女不事二夫”等道德标准的妇女。

可以说,每个牌坊下边,无不埋葬着一个鲜活的生命,也至少埋葬了一个女子数十年的青春。
百狮坊如果朱氏在其夫病去世后立即殉情的说法属实,那牌坊岂不成了血淋淋的残害妇女的罪证?如朱氏28岁夫去世的说法是事实,那也埋葬了朱氏多年的青春呀!由此得出一个结论,那宏伟壮不雅观的贞节牌坊,实在是封建礼教残害妇女的见证。

看过《烈女传》的读者会惊异创造,里面记载的烈女命运无不悲惨。
她们在封建礼教的熏陶下,视名节赛过生命。
为了换取一块皇家赏赐的牌匾,为了一座贞节牌坊,竟然一个个争先赴去世。

“贞操”这个戴在妇女头上的封建礼教的紧箍咒,不知残害了多少善良的妇女?话又说回来,你如果是穷苦人家的女子,无论多么守节尽孝,身后又有谁能为你立贞节牌坊呢?倒是有的女人,因家中财大气粗,可能既当了婊子,又立了牌坊,这便是人间间的百态。

200多年前的清朝时期,我们的先人不乏能工巧匠,他们将石材雕刻得如此完美,在没有吊装设备的情形下,硬是用层层往上堆土的方法,将几十吨的石材安装得环环相扣,使精美的牌坊巍然耸立于中原大地,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更不能不说,流传于世的天下罕见的清代石雕建筑,实在是劳动人民聪慧的结晶。

单县城里有名叫张松涛的小伙,参军队退伍后,在京城打拼多年,是我儿子的同事,终因孩子上学、住房等问题不好办理而返回家乡创业,在县城开了一家旋转火锅店。

因其老实取信,精选火锅用料,色味俱佳,又价格公道,很快赢得当地民众的信誉,每天都顾客盈门,买卖甚为火爆,也忙得小两口不亦乐乎。

他多次约请我们到单县一游,品尝他的火锅和著名的单县羊肉汤,游览单县牌坊等名胜古迹,我也很想再游单县,对另一座牌坊百寿坊做个实地稽核,并看望老实的松涛一家,故准备在疫情彻底解除后,携老伴赴单县了却此心愿,继而再写篇有关百寿坊的文章。

众位战友、同学及朋友,单县的古牌坊的确吸人眼球,可否到此一游?

(此文引用了先容单县牌坊的有关笔墨,并得到苗安洲战友精心修正,谨表感谢!)

2020.5.25.

文/吴聚云

责编/毛秘《白浪情》

来源:新华号 宏哥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