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舰(1912年-1938年),原名永丰舰,是一艘钢木构造的兵舰。
舰长65.837米,宽8.8米,其排水量不敷千吨,它参加过“护国运动”,创始义举,随后又经历过“护法运动”、“孙中山蒙难”、“中山舰事宜”等重大历史事宜。

而这艘著名的舰艇,终极在武汉会战中沉没在抗日战役的沙场上,为它传奇的一身谱写了可歌可涕的悲壮结局。

一代名舰中山舰悲壮的最后时刻战舰沉没25名官兵殉国 汽车知识

武汉会战从1938年6月11日日军攻占安庆起,至10月25武汉沦陷上,历时4个半月。
日军动用陆海空军35万,国军投入百万大军。
双方利用兵力之多、战线之长、韶光之久、规模之人,为抗战以来任何战役所未有。

武汉会战时,日军为了息灭国兵舰艇、轰炸船队,阻挡我工厂内迁、职员撤退和军事运输,不断派机顺江来回搜索和打击。
国军海军炮舰“中山”、“楚同”、“楚谦”,炮艇“勇胜”、鱼雷艇“湖隼”,奉命担当湖南城陵矾至武汉之间的长江航道空防、巡逻任务,每天来回护送各种船舶航行,主、副炮已拆下装在岸边几个要塞上,以高射炮、高射机枪反击日机,中山”舰担负从嘉鱼、新堤至武昌金口的鉴戒。

1938年10月24日,黄鹤楼头战云翻滚,武汉已是黑云压城。
日军已从北、东、东南三面兵临武汉近郊。
日军第6师团已盘踞黄陂,波田旅团逼近武昌,另一起日军正向咸宁急进。
国军武汉守军陆续撤完,只留下一个旅(185师第545旅)作象征性抵抗。

”中山”舰在舰长萨师俊指挥下,不畏压境的强敌,照例地实行开拔汉口掩护撤退职员和船舶,站好末了一班岗。

上午9时,停泊在武昌以南数十里的全口赤矾山江面的“中山”舰,忽然创造日军侦察机一架从东方飞来。
“中山”舰立即严阵以待。
当日机飞临“中山”舰上空盘旋时,以高射炮旋开炮射击,迫使这架侦察机向东逃去。

日军不肯罢休,下午3时,日机6架飞临“中山”舰上空,旋即对准“中山”舰俯冲轰炸,并进行扫射,萨舰长命令全舰枪炮一齐开火,向日机剧烈反击。
溘然,舰尾左舷中弹,舵机失落灵。
接着,锅炉舱中弹,失落去动力的兵舰顿时向右倾斜25度。
正在这时,日机又向了望台投弹,轰的一声,正在指挥作战的萨师俊舰长左腿被敌炸断,左臂重创,鲜血染红战衣,但他仍扶着驾驶台护梯指挥鏖战。

瞬时,炸弹声、枪炮声响成一片,烈火在燃烧,江水向舱涌,左侧大量进水,舰体又向左倾渐达45度。
萨舰长命令全体官兵离舰,但他却巍然不动,庄严地流传宣传:我舰是国父蒙难的座舰,我要与舰共存亡!
”他频频挥手让官兵赶紧离舰。

当官兵要以舢舨载萨师俊上岸治伤,萨师俊不肯离舰,毅然表示:“诸人尽可离舰就医,惟我身任舰长,职责所在,应与舰共存亡,万难离此一步!
”令官兵为之动容。

兵舰即将沉没,副舰长和士兵强掖萨师俊到舢舨,敌机穷追不舍,向满载伤员的舢舨扫射,将之击沉。
萨师俊和船上官兵壮烈殉国。

是役,中山”舰官兵24人阵亡。
下午3时50分,“中山”舰沉于金口波涛之中。

1997年1月28日,中山舰被打捞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