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山有木兮木有枝。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

山有木兮木有枝悲欢交织的越人歌 休闲娱乐

“本日是什么样的日子啊!
我驾着小舟在江上漂。
本日是什么样的日子啊!
我竟然能与你在同一艘船上。
承蒙你看得起啊!
不由于我是泛舟人的身份而嫌弃我,乃至责骂我。
我心里如此紧张而停滞不住,由于我居然见到了你!
山上有树木,而树上有树枝,(这大家都知道),可是我这么喜好你啊,你却不知。

词意是楚王的弟弟鄂君子皙坐船出游,有爱慕他的越人舟子抱着船桨对他唱歌,子皙明白歌意后,非但没有生气,还走过去拥抱了舟子。

这曲风差点能让人想起《好日子》那首歌——“心想的事儿都能成”。
虽然这越人舟子是越子还是越女有待商榷,但毕竟是得遂所愿不是?其乐融融,十分美好。

可惜的是许多影视或者文学作品里引用它的曲风与此完备相反,“得见王子”和吟唱这曲《越人歌》的人多数不似这位舟子有着美好的结局,我们来看看以下这两位痴心人的悲惨遭遇。

在号称中国版的《王子复仇记》——《夜宴》中,周迅演的青女苦恋着太子无鸾,有一幕是青女戴着惨白面具,饮下那杯鸩酒后默自舞蹈歌唱,反反复复低吟着“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冯小刚说,“这两句唱出了人与人之间最深的寂寞”,于是为了突出那求之不得的“寂寞”,硬生生把上面那首妖冶的情歌扭曲成了如此阴冷的画风。

而其余一个在惨去世前仍喃喃自语着“心悦君兮知不知?知不知?”的女子,是《大劈棺》里的燕夜来。

她是一个杀手,却甘心嫁给十四王爷檀轻尘成为名义上的睿王妃,她的深情绻缱错付给算尽了民气的檀轻尘,为了所爱的人赴去世却得不到他的一丝回顾。
她的“王子”并非不知其“心悦君”,正由于心知,才更放心地去利用手中这枚棋子,这首“山有木兮木有枝”也就成了她的一曲悲歌。

河图的《越人歌》也是如此凄婉的一首歌曲,听罢让人潸然泪下。

这首歌听说是写的这么个故事,少女不幸逝去,侠客和妖魔做了交易,用自己的所有换取复活之秘。
多年跋涉后,他终于找到它,复活了少女。
“我以为好久没见到你了。
”她说。
侠客并未拥抱她,他对她的爱消逝在交易完成的瞬间里。
侠客变成了一个有情无心的人。
后来他在世间浪游,有时忽然会感到心中空落。

没人知道他爱过那个人。

连他自己都不记得了。

只有光阴记得他爱过。

曲中歌词的“渡不得 ”、“命相隔 ”,

“长梦是永夜冥河 彼岸花谢那刻” ,

真个又是一出悲剧。

汤显祖在《牡丹亭》题记中写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去世,去世可以生。
”谓之“情之至也”。

可河图的《越人歌》里超过了死活的至情后来却被转身抛下,“天自怜我 爱凉薄 恨轻薄 无心人与多情客 皆是我 ”,“这世间天高海阔 我自打马过 。

——之前多情,尔后凉薄。

这又何苦来哉?

难道是无情不似多情苦,而今真个悔多情?或是“我的暗恋,从来与你无关”?

看似尘凡洒脱,仍旧回避不了心中的蓦然失落落,戛然而止的暗恋,遗留了半首《越人歌》……

本是暗恋成真、情投意合的《越人歌》常被移作悲歌,大概是由于悲剧更有打动人心的能力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