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老板李书福从小就喜好汽车,后来成为“民企造车第一人”,被人称为“汽车疯子”,现在成为中国汽车行业首富。
在温岭,一名只有初中学历的年轻人,由于爱好机器、喜好飞机,2008年起,自己动手制造飞机,被小伙伴们称为“飞机狂人”。
当时间跨过10个年头时,他制造的第四架飞机即将走出机库,实现升空梦想。

四年造出第四架飞机

温岭农民十年造四架飞机 他的名字还进入高中考试题库 汽车知识

这个人叫张全清,今年40岁,家住温岭市大溪镇小溪村落,是一名地隧道道的农人。

上周五,张全清给打来电话:“刘,我的第四架飞机基本落成,可以试飞了,您看看能不能找个试飞园地?”

张全清于2009年和2010年制造的第二架和第三架飞机。

驱车来到张全清家,在百米开外,就能看到他家屋子前面菜地上停着一大一小两架飞机。
张全清说,这是他2009年和2010年制造的第二架和第三架飞机。

张全清将带到他家屋子左边的一个大略单纯厂房,打开大门,一架固定翼飞机显现在面前,飞机霸占大半个车间,非常晃眼。

张全清和他制造的第四架飞机。

张全清说,这架飞机他从2014年春节后开始画图纸,技能参数参照美国小熊越野飞机而设计,展翼宽10.5米,长7.5米,机身高2.3米,螺旋桨直径1.7米。
“除了发动机是从一艘旧摩托艇上拆卸下来外,别的几千个零件全部是我自己亲手一个零件一个零件逐步打磨出来的,前前后后造了4年。

人生小目标:我要造飞机

张全清从小爱好机器,“七八岁的时候,我就随着家人修自行车。
”后来,他从爱好普通机器转向喜好飞机,对飞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充满了神往,并暗暗定了个小目标,“我要自己研究飞机,制造飞机。

初中毕业后,张全清跟人做生意,办过企业,逐步有了积蓄。
期间,除了做生意赢利,他购买了不少与飞机有关的书,把大量韶光花在阅读飞机制造的书本上,一有空闲,要么钻进书堆里琢磨飞机的翱翔事理和机器构造,要么上网浏览航空知识和飞机制造工艺。

张全清在打磨配件。

2008年,张全清关起小厂大门,历时半年多韶光,花费近十万元,手工打造了他人生第一架飞机。
“当我把飞机拉到市区至温峤一条还未完备建成的道路上时,闻讯赶来看热闹的人可谓里三层外三层,把道路围得水泄不通。
很多人不相信,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农人,能自己造出飞机!
更不相信,这么粗糙的飞性能飞上天。
”张全清回顾说,“事实上,飞机试飞,当速率加速到每小时70公里时,我觉得到飞机3个轮子离开地面,就要腾飞了。
但我心里以为有点不对劲,怕怕的,觉得有危险,不敢往前翱翔。
以是,飞机并没有真正腾空起飞。

之后,交警赶到现场,警告劝诫张全清不要在道路上进行翱翔试验,责令他迅速把飞机拉走。

就这样,第一架飞机的“处女飞”认为难告终。
但这没有息灭张全清制造飞机的梦想,“觉得飞机3个轮子离开地面就要腾飞”的架势大大鼓舞了他,提振了他造飞机的信心。

之后,2009年和2010年,张全清又造了两架飞机。

“为什么前面3架飞机都没有成功起飞?你百度一下‘张全清造飞机’,网上有一个考试题,这个考试题便是答案。
”张全清笑着说,“很故意思,我没读过高中,我的名字却涌如今高中考试题库中。
”上网搜索,在某题库高中语文试题措辞笔墨利用中,果真有这样一个语病句选择题:“浙江温岭大溪镇农人张全清制造的飞机没能末了升空,除了由于没有足够长的跑道外,部分机器配件不合理也是主要缘故原由。
”当然,这句话没什么语法毛病,答案是另一选项。

每小时1500元学习空中翱翔操作

在前后3架飞机都未能成功升空的现实面前,张全寂静下心来,中间停歇4年没有造飞机。
但他没有灰心,在失落败和挫折中总结履历,吸取教训。
他一方面把紧张精力放在到西藏收购冬虫夏草买卖上,努力做生意赢利,一方面加强飞机制造理论学习。

2014年6月,张全清联系丽水老金(注:丽水市缙云县退休医师金绍智,2014年71岁时,自己买材料、零件组装,造了一架固定翼飞机和一架旋翼机,个中后者顺利起飞并升空500米)、温州老包等几个业余翱翔爱好者,到广东惠州飞机驾照培训学校学习飞机制造和翱翔知识。

“虽然培训只有一个月韶光,但我收成很多。
”张全清说,“特殊是每小时1500元的空中翱翔操作培训,让我节制了不少翱翔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这次培训回来,我就开始制造现在这架飞机。

这架飞机有两个座位。

张全清现在这架飞机在翱翔员座后面还有一个客座,形成双(串)座两个座位。
张全清说,这架飞机的材料全部采取航空材料,强度高、刚性好,材质又轻,这么一个庞然大物,重量不过280公斤,根据小熊越野飞机的设计,搭载量可以达到400多公斤,乘坐两个人完备没有问题。

前几天,张全清进行了飞机拉力测试,牵引力80公斤。
他说:“这个牵引力完备可以起飞了。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和实现短间隔起飞,我准备适当加长螺旋桨,增加引擎动力,把牵引力提升至120公斤。

希望能有一个试飞园地圆翱翔梦

张全清说,他不吸烟不赌钱,也很少饮酒,唯一的爱好便是造飞机。
只要一有空,他脑筋里想的便是飞机的各种参数。
这些年,为了造飞机,他吃了不少苦,流了很多汗,但同时也为能在这么简陋的小事情间里造出飞机而自满和骄傲。
“现在第四架飞机造好了,我想拉出去试飞,希望能有一个试飞的地方,让飞机飞上蓝天,圆我多年的翱翔梦。

“越野飞机便是专为短跑道机场,乃至是没有跑道的起降点而设计的。
这架飞机,只要有一条200多米长的跑道,就能完成起飞。
”张全清说,虽然现在国家不鼓励私人造飞机,但1984年,四川省绵阳市农人曹正书就开始造飞机,并于1986年落成。
此后,全国各地源源不断地涌现翱翔梦被点燃的农人。
广东省潮阳区关埠镇农人张斗三,1995年动工制造飞机。
1998年12月,以他和差错——广东省连州市农人黄伟强的名字命名的“斗强三号”飞机在阳江合山机场试飞成功,时速100公里,翱翔高度3000米。
2012年12月,中心电视台宣布了河北省衡水市景县留智庙镇农人谢保刚制造的第八代飞机成功飞上蓝天。
2014年,《钱江》以整版的篇幅,宣布丽水市缙云县退休医师金绍智,10万元造飞机,载人最高1000米。
2015年3月,《浙江日报》以《哥放飞的是个梦——农人徐斌造的飞机上天了》为题,宣布了江山市凤林镇高坂村落农人徐斌制造飞机并成功起飞的。
最新的是《中国日报》2017年6月14日宣布,黑龙江省大庆市农人里冰自己设计并制造动力三角翼试飞成功,安全落地,实现了自己造飞机的梦想。

按照国家空管规定,私人飞机是不许可未经报告审批便飞上天的。
“以是,对付我们这些民间翱翔器爱好者来说,探求得当的试飞园地,是面临的最紧张的困难。
”张全清说,由于怕失事,各地飞友在试飞时,常常会遭遇当地的阻挡,以是他们一样平常会找人少、车少、偏僻的地方去试飞。
当然也有通情达理的,2000年4月,广东省潮阳区关埠镇农人张斗三再次到阳江合山机场试飞,因没有飞机驾照,被机场事情职员婉拒,后经广东电视台与机场交流见地,被许可低空翱翔。

采访札记 〉〉

愿梦想在蓝天飞行

2009年和2010年,包括本报在内,先后有多家媒体宣布了张全清制成第二架和第三架飞机的。
见报后,有网友置疑:“不顾及自身知识能力和经济实力,光为一个梦想就抛弃自身所答允担的家庭和社会任务,花冤枉钱去造根本无法飞上天的飞机,这是对社会资源的摧残浪费蹂躏。

张全清非常不认同网友的批评。
他说,花自己的钱,用自己的韶光造飞机,是一种个人行为,俗话说“法无禁止即可为”,“国家没有禁止私人造飞机,我造飞机并没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该当是想造就可以造的。

当然,在厂房里制造飞机和拉到场地试飞乃至升空又是两个不同的观点。

《通用航空翱翔牵制条例》等干系法律规定,从事通用航空翱翔活动的单位、个人,必须取得从事通用航空活动的资格,并遵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利用机场翱翔空域、航路、航线,应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翱翔牵制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履行。

也便是说,飞机该当是想造就可以造,但不是想飞就能飞。
因此,各地曾经涌现过热气球、动力伞等航空器私自上天,在创造后被制止或惩罚,但至今还未有处理私人造飞机的前例。

眼下,国家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国各地掀起“草根创业”新浪潮,形成“大家创新”新势态,以“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代价”,破除统统束缚创业创新的桎梏,激发起全体公民的创造潜力。
张全清用费力和汗水换来的积蓄,实践着自己飞上蓝天的梦想。
在某种程度上说,这不仅是一种愚公移山式的努力,更因此个人微薄之力,投身“万众创新”热潮,解放自身创造力,实现大家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追寻。
请不要以“智者”的身份去嘲笑他们,愿他们的这一份执着感天动地,在遵守法律的条件下,驾着自己的梦想在蓝天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