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手驾驶履带式玉米收割机在新绛县龙兴镇张庄村落收割玉米。
卫世新 摄

10月15日10时许,太阳终于从云缝里探出头来,位于新绛县境内的马首山顿时沐浴在一片金色里。

应收尽收 应种尽种 汽车知识

农机手李春锁用脚在玉米田里试了试,以为差不多能进去后,就驾驶着改装的双轮胎收割机,进入了北杜坞村落的玉米地,开始作业。

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寒露种河滩。
连续一个月的降雨,创下了晋南累计降雨的历史记录,玉米地险些成了一片沼泽,玉米难以收回,眼看着寒露已过,小麦播种还是没有开展。

李春锁经营的农机做事专业互助社,目前拥有大中型拖沓机75台、联合收割机55台,担负着马首山下10个村落落共2800庄家全程农业机器化作业的任务。
但连续的降雨,各种机器都难以进地作业,待在家里的李春锁鼓捣着改装了5台收割机。
他将原来单轮胎改装成双轮胎,增加受力面积,使农机可提早3天至5天进入田间抢收玉米。

“便是这样,每台收割机一天也只能收割十余亩玉米,紧张是地里太湿,收割下的玉米无法拉运,还有许多玉米苗倒伏了,影响了收割速率。
”李春锁无可奈何地说。

此前,新绛县农机发展中央主任王晓明多次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机手研讨湿地收割玉米的方案,积极勾引组织农机专业互助社改良农机,将原来单轮胎农机改装成双轮胎。
与此同时,他联系农业机器生产厂家,引进履带式玉米联合收割机,已有7台投入作业,效果良好。

“新绛县汾北产粮区种有8万亩玉米,目前,农人自己收割了1万余亩,利用改装的双轮胎收割机收割了5000余亩,大部分玉米还没能收回。
”县农经中央主任邢岗焦急地说。

县农业屯子局局长董国华明确提出:“减损便是增产,减灾便是增粮,农业系统的全体干部要统筹折衷,形成事情协力,确保‘双减双抢’方法落实到位。

10月12日下午,新绛县在县农业生产托管做事中央召开了农机手抢收抢种誓师大会,320名农机手和互助社卖力人参加了会议,声势空前浩大。
会上,做事中央董事长晁贞良对湿地收割玉米的作业内容、作业程序、作业标准以及应把稳的事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邢岗对农业受灾情形进行了全面剖析,并对灾后抢收玉米作了安排。
他说:“秋收秋种是当前最主要最紧迫的事情,各互助社要明确任务分工,强化方法落实,千方百计加快秋收秋种进度,确保秋粮应收尽收、颗粒归仓,确保秋种应种尽种。

新绛县农业生产托管做事中央由国家级农人专业互助社——珍食粮粮栽种专业互助社组织成立,管理着380台大型农业机器,配备了农机作业远程监测系统大屏,通过给作业农机安装GPS,实现对农机的统一调配和数据监测。
晁贞良说:“珍食粮粮栽种专业互助社种有4000亩玉米,我们除了要保障自己的玉米全部收成外,还要保障龙兴、泽掌、北张、泉掌、古交等镇农人的玉米收成。
目前,各种机器已整装待发,即将投入‘双减双抢’这场硬仗。

10月12日,重灾区的横桥镇党委也紧急召开灾后重修会议,县委副布告、镇党委布告狄良哀求全镇干部“班子带队、包片包村落、到村落到田”,辅导农人开展“双减双抢”。
镇党委、政府因时制宜,参照积水地块排水降渍方法,利用降雨间隙,全力组织各种机器、动员各方力量,疏通沟渠、抢排田间积水。
对田间积水严重地块,调用抽排水装备尽快抽排积水。
对一样平常积水地块,尽快疏通沟渠排水,开挖深沟沥水,为农机进地创造条件。
对土壤湿度过大地块,应时深疏松墒,沥出耕层滞水,为适墒播种争取条件。

新绛县委布告李玉林、县长张琼哀求全县干部在查灾核灾的同时,争分夺秒帮助群众进行抢收抢种,争取10月20日前把秋粮收回来,把能种的小麦种上。

夕阳已靠近马首山头,西边的天空一片通红,全体山峦也被染得通红通红的,来日诰日该当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
晁贞良回到县农业生产托管做事中央业务大厅,拿起发话器下达了指示:“来日诰日全员出动抢收玉米,农业机器也全部进地。

本文来自【运城日报-运城新闻网】,仅代表作者不雅观点。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供应信息发布传播做事。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