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怒?失落速?消费者安全受威胁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了2021年全国汽车和消费品召回情形。
数据显示,2021年新能源汽车召回次数与召回数量激增,分别比上年增长31.1%和75.9%。

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问题多车主权益若何保障 汽车知识

问题频次多,故障集中是新能源汽车2021年召回的最大特点。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共履行汽车召回232次,涉及车辆873.6万辆。
个中,新能源汽车召回59次,涉及车辆83.0万辆,新能源汽车召回次数超过总数四分之一。

据中消协资料,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成为了问题的“重灾区”。
2021年,市场监管总局收到新能源汽车毛病线索报告3033例,在汽车产品毛病线索中占比7%,而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系统问题占新能源汽车毛病线索的52.5%。

电动机、动力电池、电控系统并称新能源汽车核心三部件,三者合称三电系统。
三电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所在,一旦发生故障,则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安全问题。

电机故障将导致动力消逝,进而引发交通事件;电池故障则会引发短路、动怒等事件,给公共安全造成影响;而电控系统故障,则会引发车辆无法正常实行操作指令,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自动驾驶”涉嫌过度宣扬

而在中消协统计的2021年投诉情形中,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系统失落灵赫然在目。
中消协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干系数据均由厂家垄断,随意马虎发生争议。

以新能源汽车普遍配备的自动驾驶功能为例,不少厂商在推广过程中,为了引起消费者的把稳,采取了夸年夜宣扬的办法,浮夸了自动驾驶系统的功能,致使车主在利用过程中误以为“赞助驾驶”=“自动驾驶”,涌现交通事件。

例如,2021年8月,某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汽车在启用赞助驾驶功能后,在沈海高速涵江段发生交通事件,导致驾驶员不幸逝世。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朱西产曾表示,目前高等驾驶赞助系统(ADAS)是毫无代价的。
L2+级别赞助驾驶便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再加上厂商在宣扬中浮夸、暗示其自动驾驶能力,导致用户期待超过了系统能力,进而涌现事件。

而在上汽集团党委布告、董事长陈虹看来,制订人类驾驶员与“自动驾驶系统”的任务划分标准规则和处置机制是当务之急,应尽快建立“自动驾驶系统”的等级评价认证体系和准入机制。

消费者权柄如何保障?

对付投诉和召回频发的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就没有办法了么?结果当然是否定的,新版《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改换退货任务规定》将为消费者权柄保驾护航。

2022年1月1日,新版《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改换退货任务规定》(以下简称《汽车三包规定》)开始施行。
相较旧版,新《汽车三包规定》针对新能源汽车大范围遍及的趋势,增加了多条涉及其售后做事的内容。

新《汽车三包规定》动力电池、驱动电机作为与发动机、变速器并列的家用汽车紧张零部件,纳入免费改换总成的规定范围。
当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屡发故障并屡修不好时,在三包期限内还将触发退换车条款。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过去电池、电机、电控等产品并没有完备纳入三包政策,而新版三包政策增加了干系内容。
”他认为,新《汽车三包规定》对付消费者是利好。
(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