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剖析】
全市154万小型汽车驾驶人中,男性占54%,女性占46%,男女比例基本相称。很多人认为女司机更随意马虎出交通事件,但事实并非如此。据统计,女性事件率仅13%,而男性事件率高达87%,远高于女性。显然,女司机比男司机安全得多,不要“歧视”女司机。
2、30岁至36岁的小型汽车驾驶人交通闹事率最高
30岁-36岁是小型汽车驾驶人数最密集的年事段,占全市小型汽车驾驶人总数的34%。而这群人同样是交通闹事率最高的群体,交通闹事率高达48%。路口轻忽不雅观察、酒后驾车、超速行驶成为交通闹事的最紧张缘故原由。
这个年事段群体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家庭的国度栋梁,生活压力大,社会活动频繁,出行频次较高,更应提高风险意识,安全遵法出行。
3、45岁之后货车驾驶人闹事率大幅提升,50岁往后变得安全
采访中理解到,在宿迁全市23万货车驾驶人中,男性占97.4%,发生交通事件的基本都是男司机。和小型汽车驾驶人年事占比相似,30岁至40岁的货车驾驶人最密集,占全市货车驾驶人总数的一半。但交通闹事率最高的年事段却是45岁至50岁。
45岁之后货车驾驶人闹事率大幅上升,50岁往后开始低落变得更安全。这个年事段群体迈入中年,身体状态低落,精力开始匮乏,失落眠、“三高”等康健问题也日益凸显,驾车时更易感到怠倦、把稳力不集中等,从而导致交通事件高发。
据统计,涉及货车最常见的事件是“包饺子”式的碾压事件,这与行至路口右转弯未避让直行车辆行人有关,其次是因疲倦驾驶引发的追尾、侧翻等事件,值得引起重视。
4、65岁至75岁老年人驾驶电动三轮车伤亡率最高
在电动车三轮车伤亡事件中,65岁至75岁的老年人驾驶电动三轮车的伤亡率占6成以上。
为了减轻子女包袱,不少老年人发挥余热,帮忙接送孩子的征象很普遍。但由于老年人的安全意识、法律意知趣对淡薄,加之身体性能衰退,感知力和反应力低落,出行时更随意马虎产生交通违法行为。此外,老年人驾驶的电动三轮车制动、转向等安全性能普遍较差,遇突发情形操作不当极易引发事件。
在涉及老年人的伤亡事件中,闯红灯、随意猛拐是引发事件的最常见缘故原由。因此,是否让家中的老人再连续驾驶三轮车,作为子女要慎重考虑。
【主要提醒】
一名安全的驾驶人
须具备“四项基本条件”
交管部门表示,一名安全的驾驶人,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诸如慢意识、知礼让、守规矩等,这是保障交通安全最关键的成分。此外,还应具备充分的精力和良好的习气。充足的体力和稳定的感情对驾驶人来说至关主要,出行中还应该养成不接打电话、系好安全带、减速慢行等良好的驾驶习气。娴熟的驾驶技能也是必要的,在面对突发情形时,一名稳稳的“老司机”会做出更为恰当安全的处置。
宿迁交警提醒广大交通参与者文明行车,遵守交通法规。安然是回家最近的路,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须要每一个交通参与者共同营造。
(通讯员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