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每当城里人谈及农村人的素质时,我总是会在心里给自己一个慰藉:没有老百姓种地,你们早就饿死了;农民是伟大的。后来,我却发现这些话只能说服我自己而已;人家城里人哪里管这么多呢?

  最近听了一场高三老师的讲座。说是讲座,也没那么隆重。那老师带着一副眼镜,眉毛弯弯的,一说话好似眉毛就与眼睛贴在一起;那位老师说话语速相当快,而且快的让人无法反应与思考。听口音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城市人,应该是走出寒门贵子或者是跃出龙门的鲤鱼,甚至是翻身的咸鱼。对那位老师的第一印象是不错的,他分析了高中三年各门功课的特点、高中“禁区”等等;这场讲座,演讲人硬是把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给“搬”出来了。但有一句话让我对他的看法从喜马拉雅山跌落到了吐鲁番盆地。听讲的大概只有我是还没有翻身的咸鱼吧——农村人。

寒门仍能出贵子作文 知识百科

  “咱城里的孩子比农村的孩子要优秀,现在寒门出孝子(贵子)的说法已经过时了。”没错,论环境、论吃穿住行,城里固然比农村条件优越;可是学习成绩也不一定啊。韭菜和麦子和草,农村的孩子一眼就能辨出,而城市的孩子就不能保证了;老师你,难道不是从农村里走出来的?寒门出孝子怎么就过时了呢?事情都有两面性吧。作为高中的老师,说话怎么就不经过脑子呢?人和猪的区别,演讲者也有所提及;单凭成绩去闯天下吗?再说谁又能保证城里学生的成绩就一定能超过农村学生呢?

  演讲者语气讽刺之余,颇有羡慕鄙视之意。仿如我们农村的孩子都是脑残、笨蛋一样,或者我们农村的孩子都六亲不认一样。演讲者口口声声说自己读书多,读书多能沦落到这个地步?老师,话不能乱说的,眼界得放宽阔一点。你不能因为你早上睁开眼看到的都是高楼大厦,而认定这个世界上不再有寒门中的孝子、贵子;你是否想过大山的孩子呢?一张没有门卫站岗的嘴,就把你的“包装”都曝光了、揭露了;作为老师,何谈素质呢?做人做不好,怎么育人呢?怎么教书呢?

  作为演讲者,不能太果断的就下定义吧。就算说明文,也得有个尺度啊。说寒门再难出贵子,也不能说寒门贵子的时代已经过时了,这两句话看似差不多,实质表达的内容差很多。也许你是这样想的:城里人富裕,可以凭关系上位。贫穷者接触少,难以获得灵感,富裕者只会花钱。

  我绝对相信穷人家的孩子也能够出高考状元,能够上名校,但是他们所付出的精力,所吃的苦头,真的比家境优越的孩子要多得多。只是现在的教育制度有些匮乏和不公。《变形计》的主人公也大都出自城里吧。

  温总理说:“自古寒门出俊才。”就像演讲者说的寒门贵子的时代已经过时了,可是寒门之子虽无雄厚的钱力做后盾,只要自己付出努力不愁不出好成绩。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吉利与沃尔沃的董事长李书福、福耀玻璃的曹德旺、巨人史玉柱、好孩子的创始人宋郑还、起家于木匠的宜华木业老板刘绍喜、京东创始人刘强东、阿里巴巴的马云、网易的丁磊、颇具知名度的郭敬明等等,他们便是寒门贵子的标杆。

  “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寒门逆袭的机会,只要上升大门没有关闭,就永远存在。”一个人,把放在一座大城市里,他不吃苦不努力,只是拼爹,早晚有一天会被刷下来;寒门的孩儿,加油努力,折断翅膀仍能飞翔。

  对于贵子也许每个人的理解是不同的;而我们农村也许称不上是寒门了吧。不过寒门唯一的优势:懂得努力。

  管别人说什么呢,多读书吧,唯有读书才能缩小差距。

  折断翅膀都能飞翔,寒门仍能出贵子。只要大山的孩子依旧坚守的自己的梦,寒门出贵子的时代就永远在。

  也许此文略有偏激,我坚信:寒门仍能出贵子。

  方下中学九年级二班王雪慧

以上就是寒门仍能出贵子作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美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