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

国轩。

智造世界 创造美好丨大年夜汽桐城 享配全球桐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家当跑出发展加速度 汽车知识

国轩。

从凸轮轴、推力杆、橡胶配件等单系列产品,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家当桐城抢抓风口,迅速抢滩,跑出了家当发展“加速度”。
先后获“安徽省制造业发展综合10强县(市)”“制造业发展增速10快县(市)”“安徽省汽车零部件特色家当集群县(市)”,现有汽车零部件企业50多家,个中规上企业22家,2022年产值近60亿元。

小部件孕育大家当 “小巨人”领跑

小部件,大家当。
在桐城,汇通、微威、金亿等一批“小而美”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奋楫勇进。

微威公司深耕橡胶制品行业40年来,先后获批组建“安徽省汽车减震橡胶件工程技能研究中央”“安徽省院士事情站”“安徽省博士后科研事情站”等研发机构。
公司董事长李斌商常年一身工装,跑车间,跑高校,跑实验室。
借力借智,柔性引进合肥工业大学李志远教授主导新产品研发。
9年来,李志远团队先后研发出高阻尼复合隔声板产品、海内首台弹性材料动刚度测试仪,参与减震降噪技能领域多个国家行业标准制订。
个中隔声板产品技能达到海内领先水平,补充了安徽省空缺。
去年8月,微威公司入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目前成功揭榜安徽省汽车动力总成主动悬置电子掌握技能及家当化攻关任务。

汇通公司是从小作坊起步的。
2002年,从事发卖的徐应权看准了海内汽车工业发展的巨大市场,转身办公司,瞄准“国际一流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定位,迅速做大。
2006年,入驻桐城经济技能开拓区,征地300亩。
环绕汽车“底盘”系统开展研发,汇通推力杆补充海内空缺。
2018年引进德国智能化生产线,公司先后研发出稳定杆、空气悬架、免掩护轮毂等几十个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关键零部件产品,补充海内空缺并替代入口产品,加速了海内商用车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进程,晋升全国主要的汽车底盘悬架系统零部件企业。
推力杆总成海内市占率达到39.6%,稳居全国第一。
公司先后荣获“省创新型试点企业”、2019天下制造业大会企业发展之星”、首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通过德国戴姆勒、荷兰达夫、大众斯堪尼亚等环球有名企业的环球供应商资格认定。

金亿高耐磨粉末冶金气门座圈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气门导管具备国际对标能力,海内市场霸占率达10%。
同博专用车获工信部生产资质容许,正与福田雷萨共同开展专用车的研发。

多年来,桐城一批本土民营企业家专注细分领域,致力登高望远,勇于“攀高结贵”,深耕细作,为“桐城造”汽车零部件家当发展夯实了根基。

多渠道引流集聚 “新赛道”在望

2022年8月8日于桐城市汽车零部件家当发展而言,是一个主要的韶光节点。

这一天,总投资200亿元的桐城国轩年产40GWh动力电池项目一期投产,标志着桐城汽车零部件家当发展冲上了新赛道。
该项目产品定向出口多国,配套国际一流车企。
全面投产后,估量可实现年产值400亿元。
目前一期10GWh产能全面开释,二期30GWh项目估量年底部分投产。

国轩项目是桐城“内搭平台、外联老乡”招商引资的重大成果,项目签约即开工(8个月投产),创造了项目培植新速率,为桐城推进项目培植供应了新履历。
该项目落地,为桐城拼抢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家当发展赛道给足了马力。
近年来,桐城大力履行双招双引,抓实招商引资“一号工程”。
环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家当开展专业招商、靶向招商。
国轩之外,桐城还引育了合众汽车、启泰传感器、荣徽科技、中鼎汽车零部件家当园、厚鼎能源、智森科技、联创电子、力翔科技等10余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近300亿元。
一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链主”企业加速呈现,现已形成涵盖汽车推力杆、稳定杆、空气悬架系统、免掩护轮边系统、汽车电驱、汽车传感器、车载摄像头模组、电器线圈、电机电器配件、橡胶制品、蓄电池组件等较为完备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家当体系。
同时,依托高校、院所,加大研发平台培植,共建成院士事情站、博士后事情站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4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家当创新实验室正在培植中。
全市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家当得到发明专利67件,研发省工业佳构2件、新产品26件,持有2件中国驰名牌号,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制造业单项冠军造就企业1家、高新技能企业6家。

今年1-7月,桐城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1个,个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实际利用省外资金76.85亿元。

下一步,桐城将连续履行龙首领头子航工程,造就一批汽车零部件“群主”企业,制订重点造就企业清单,造就一批具有实力的汽车零部件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

全周期做事提效 “满意办”暖心

2022年9月27日,中鼎(桐城)汽车零部件家当发展论坛在桐举行。
80多家汽配企业代表和专家欢聚一堂,共同磋商汽车零配件材料及技能发展前景。

如果说,这次论坛是企业亮出的“看过来”姿势,那么后来一系列平台的搭建,是桐城市委市政府主动迎合企业,把“想企业之所想”落在实处,干在关键处。

今年以来,桐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家当“大事记”一件接一件,桐城市为企业量身举办了多场活动:召开汽车零部件产需对接会,12家企业有备而来,展示自己,呼朋唤友,现场有8家整车企业抛出橄榄枝;举办桐城市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高峰论坛,约请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家当领域大咖、有名专家学者及创维汽车、合众新能源汽车、安徽全柴集团、蔚来汽车、奇瑞新能源汽车、安徽江淮汽车等汽车零部件家当高下游企业代表百余人来桐,论坛上签约各种项目16个,累计投资102亿元;启动智汇文都·博士做事团“奔桐”操持,5年内面向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聘请100名桐城籍博士到企业挂职科技副总,首批约请数十名教授走进企业解难题,7位教授获“科技副总”聘书;成立桐城市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家当链党委,旨在以组织力牵引家当链,以党建链带动做事链,协力同心,同向同行,为发展凝聚能量;实行“代办员”制度,只要企业定了干,统统手续政府办。
对每一个招商引资项目确定一名代办员,无偿为企业代理承办从项目立项到开工、投产等全过程中所涉及的行政审批事变及各种手续。

不仅作出样子,还给足政策。
桐城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多少见地》《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多少见地》,履行“文都英才”工程、出台“院士十条”、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3000万元……通过“多层次支持体系、金字塔奖补体系、全链条做事体系”,实现城市与人才双向奔赴,目前,各企业引进、造就高层次人才超400人。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家当是桐城“十四五”重点发展的支柱家当之一。

下一步,桐城将抢抓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充分发挥根本部件家当配套上风,深度融入合肥,全面对接苏浙沪,促进家当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真正让“桐城造”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走向天下、享“配”环球。

大皖新闻 蒋六乔 通讯员 汪桂云 潘月琴 朱璇

编辑 许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