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某车型一体式前靠背泡沫为研究工具,构造如图1所示,形状尺寸为899.6 mm×522.2 mm×271.0 mm,材质为聚氨酯高回弹软泡,采取36个工位4组分发泡生产线实现冷模高压浇注,泡沫为全MDI体系(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图1 一体式前靠背泡沫构造

大年夜众汽车座椅一体式前靠背泡沫撕裂问题分析与优化  第1张

一体式前靠背泡沫模具采取三板模设计,材质为ZL104铝合金,壁厚为15 mm。
模具构造包括上模、中模、下模,如图2(a)~(c)所示,产品在模内状态如图2(d)所示。

图2 模具构造

一体式前靠背模具在清理后喷涂脱模剂,并摆放横向钢丝等内嵌件。
钢丝的摆放位置通过突起的钢丝预埋板进行定位,钢丝预埋板由突起的板筋构造组成,并在板筋表面镶嵌了圆柱形磁块,其尺寸为5 mm×20 mm,2个磁块在模具上组成1个钢丝吸附点,吸附点的数量取决于钢丝的长度,一样平常每10 cm设计1个吸附点,钢丝通过磁块的吸力固定在模具中。
为防止钢丝在模具中窜动,在模具钢丝预埋板板筋端点设计了限位块,尺寸为8 mm×25 mm,如图3(a)所示。
钢丝摆放完成后模具合模,通过浇注系统进行化料浇注,化料在型腔内进行化学反应形成泡沫,泡沫在模具中状态如图3(b)所示。
随后模具打开,泡沫在中模带动下与下模分开,分开过程如图3(c)所示。

图3 模具打开过程

一体式泡沫浇注、合模熟化完成后,由于其整体尺寸较大,模具打开时,受脱模力影响,泡沫会产生2种撕裂毛病,分别为泡沫横向钢丝处撕裂和泡沫肩部边缘处撕裂,撕裂状态如图4所示。

图4 一体式前靠背泡沫撕裂毛病

(a)泡沫横向钢丝处 (b)泡沫肩部边缘处

对泡沫撕裂毛病进行统计,每周产量为4 000件,毛病率如图5所示。
经打算,10周内一体式前靠背发泡的均匀撕裂率为10.2%,泡沫的一次下线合格率较低,影响泡沫外不雅观质量。

图5 一体式前靠背泡沫撕裂毛病率

2缘故原由剖析

一体式前靠背泡沫在生产过程中,受模具横向钢丝预埋板板筋高度、分型构造、脱模剂喷涂均匀性等成分影响,会产生泡沫横向钢丝处和肩部边缘处撕裂。

2.1 钢丝预埋板板筋高度对泡沫横向钢丝处撕裂 的影响

模具打开时,泡沫分开型腔的过程中,横向钢丝与其对应位置的横向钢丝预埋板板筋存在摩擦,直至泡沫分开下模为止,摩擦间隔定义为钢丝预埋板板筋高度。
在此过程中,钢丝预埋板板筋高度越高,其与泡沫摩擦的行程越大,开模阻力就越大[3],造成的泡沫撕裂程度越深。
目前钢丝预埋板板筋高度是30 mm,如图6所示,其相应位置处的横向钢丝处泡沫撕裂严重。

图6 钢丝预埋板板筋高度

2.2 模具分型构造对泡沫肩部边缘处撕裂的影响

经对产品造型剖析,并结合模内反应事理,充分考虑反应排气效果、操作合理性后,确定一体式前靠背泡沫的分型构造如图7所示,虚线以上部分为模具下模,虚线以下部分为模具中模,虚线为模具下模和中模的分型面。

图7 泡沫分型构造

一体式前靠背泡沫A、B面如图8所示,在泡沫成型过程中,B面会在中模背面包裹中模,依赖摩擦力将泡沫整体带起,并随中模同步打开,达到脱模效果。
在分型构造中,B面表面积占比影响泡沫开模随动性。
B面表面积占比越小,泡沫与中模包裹摩擦力越小,其与中模随动性越差,易造成肩部边缘位置的撕裂。

图8 一体式前靠背泡沫表面

经丈量,一体式前靠背B面表面积为0.157 m²,A面表面积为0.885 m²。
对开模随动性有直接影响的B面表面积占整体泡沫比例仅为15.1%,占比偏小,以是在模具打开过程中,一体式前靠背泡沫与模具的随动性降落,导致泡沫肩部边缘处撕裂频发。

2.3 脱模剂喷涂均匀性对撕裂的影响

脱模剂是多种物质乳化调配而成的稠浊物,紧张身分是微晶蜡及其有机载体,其浸染是通过雾化喷涂,蜡质身分在模具零件表面与产品表面之间形成脱模层,能更有效地帮助产品与模具分开。
目前脱模剂通过重力自流办法供料,采取人工静电喷枪喷涂,喷涂办法如图9所示。

图9 脱模剂喷涂

该喷涂办法的缺陷如下:①重力自流办法无法担保静电喷枪的喷涂量,重力较大时,纵然采取同一喷枪,喷涂量也会增加;重力较小时喷涂量会变小,此模式下喷涂流量颠簸大,喷涂同等性不可靠;②人工喷涂虽然可实现喷涂轨迹灵巧掌握,但由于速率无法掌握,会导致模具零件表面局部位置附着过多或过少,无法担保模具零件表面脱模剂喷涂的均匀性。

综上所述,纵然不考虑模具造型及设计成分,脱模剂喷涂均匀性不佳或喷涂量过少时,在开模过程中也会造成横向钢丝处、肩部边缘处撕裂。
但当脱模剂喷涂量过多时,会造成泡沫表面产生蜂窝状烧泡。

3优化方法

3.1 模具横向钢丝处预埋板板筋高度优化

由以上剖析可知,模具横向钢丝预埋板板筋高度越高,其与泡沫摩擦造成的泡沫撕裂程度越深。
因此,在模具设计时应只管即便降落内部2根横向钢丝处的模具钢丝预埋板板筋高度,以便缓解开模时泡沫与模具钢丝预埋板板筋的摩擦干涉,降落开模阻力。
履历证,合理的横向钢丝预埋板板筋高度该当由目前30 mm变动为24~27 mm,模具优化后如图10所示。

图10 横向钢丝预埋板板筋高度优化后状态

3.2 模具增加开模赞助机构

由于一体式前靠背泡沫B面表面积占比小,不利于开模随动。
为改进开模随动性,缓解泡沫肩部处撕裂,在原有中模的根本上增加开模短柱和魔术贴等开模赞助机构。

3.2.1 中模增加开模短柱

在模具打开过程中,由于泡沫B面预留不敷,导致其与中模随动性差,易产生因位移不同步而造成肩部撕裂。
在中模头枕下方旁边侧增加2个φ8 mm的开模赞助短柱,短柱外露长度为20 mm。
短柱在发泡过程中,被泡沫包裹。
在开模过程中可更好带动泡沫随中模移动,避免开模不同步造成的肩部撕裂。
短柱构造如图11方框所示。

图11 中模增加开模赞助短柱

3.2.2 中模增加魔术贴

增加赞助短柱后,泡沫肩部撕裂虽有缓解,但仍有撕裂几率。
为增加开模随动性,在中模上粘贴一种长条形、单面贴胶的魔术贴,长度为20 cm。
魔术贴的勾面能与前靠泡沫B面无纺布粘合,增加模具打开时产品与中模的随动性,更好地带动泡沫随中模移动,降落了肩部撕裂率。
魔术贴及粘贴位置如图12所示。

图12 中模粘贴魔术贴

(a)魔术贴 (b)魔术贴粘贴位置

3.3 新增脱模剂自动喷涂设备

为避免脱模剂喷涂不屈均,设计安装了自动喷涂设备,其事理是利用恒压、恒液位储罐装置,实现恒定流量输出,针对不同模具编辑固定喷涂轨迹,实现自动喷涂。
模具上、下模各设置4把喷枪,喷枪口径为φ1.5 mm,喷涂流量数显掌握在(35~40) g/min,编辑适应轨迹。
以上方法可担保发泡各型腔均能被脱模剂均匀喷涂,脱模剂自动喷涂系统如图13所示。

图13 脱模剂自动喷涂系统

4方法验证

经模具钢丝预埋板板筋高度优化、增加开模赞助机构、增加脱模剂自动喷涂系统等方法后,一体式前靠背泡沫产品外不雅观质量改进显著,生产的实物如图14所示,改进后在模具内成型的产品状态更加饱满,生产线操作工更随意马虎从模具内取出产品,泡沫表面更圆顺完全,撕裂毛病率大幅降落。
对泡沫撕裂毛病进行统计,每周产量为4 000件,毛病率如图15所示。
经打算,10周内一体式前靠背发泡的均匀撕裂率在2.0%及以下,均匀毛病率低于10%的行业水平。

图14 一体式前靠背泡沫撕裂毛病优化后状态

(a)泡沫横向钢丝处 (b)泡沫肩部边缘处

图15 优化后一体式前靠背泡沫撕裂毛病率

▍原文作者:马兆强王传奇

▍作者单位: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青岛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