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收夏种刚一结束,江苏省海安市高鑫农机专业互助社的两名维修工就来到俞万家庭农场,对农场的机器进行维修保养。高鑫农机专业互助社共有8名农机修理工,承担周边近千台农业机器的保养任务。
俞万家庭农场的农场主于清荣见告,农场16台机具的维修保养任务全部承包给了高鑫农机专业互助社。根据协议,每年夏秋两季农机作业结束后,高鑫农机专业互助社就会派人上门对自己的机器进行保养掩护,每年每台机器的用度300元,维修配件费另算。“这样省心多了,每年不到5000元的保养费,机器就被保养得好好的。”于清荣说。
据理解,这种专门承担农机维修保养任务的农机专业互助社在海安市还有好几家。而这只是江苏省推进农机维修保养社会化做事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江苏全省农机系统利用市场化思维,合理布局农机维修网络,加强农机维修人才军队培养,探索了多种不同的农机维修模式,初步实现了“小修不出村落、中修不出镇、大修不出县”的目标,知足了基层农机维修的实际需求。
01
造就主体
鼓励农机维修多元发展
瑞丰农机维修中央是高邮市重点培植的6个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央之一。十年前,该维修中央仅是一个路边农机修理部,现在已经成为沃得、久保田、福田雷沃等10余家品牌农机的售后做事点。该维修中央现有工位5个,修理工人8名,抢修车辆3台,去年维修量2300余台,利润大约80万元旁边。法人代表许瑞仁见告,维修中央最近正在和生产厂家谈代理发卖的问题,目标便是用2~3年的韶光建成“农机4S店”,做到发卖和维修相互补充。
宝应县金穗农机做事专业互助社维修部是另一类型的农机维修主体。该互助社紧张对外进行水稻机插秧做事,有水稻插秧机 22台,此外还购置了一些联合收割机、拖沓机和粮食烘干机等大中型农业机器。互助社理事长张文兵见告,随着机具数量的增加,农机维修越来越跟不上互助社的发展。特殊是大忙时节,一旦机具破坏,有时一个小故障就会延误半天韶光。今年互助社下决心成立了自己的维修部,紧张为自己的机器打消一些常见的故障。必要时,也为周边农人供应一些维修做事。
据先容,江苏全省目前共有农机维修点(厂)3871个,年农机维修量约232万台次,维修经营直吸收入20亿旁边。农机维修主体紧张分为四种类型。一是专门从事农机维肄业务的社会化维修点,约占总数的48%;二是规模较大的农机专业互助社为打消常见故障及保养掩护,利用自身资源培植的农机维修点,约占29%;三是农机生产(发卖)企业的售后做事点,约占21%;其余,还有一些地区的农机推广站、农机化学校及原有农机站根本上建立的集体性子的奇迹单位。四种维修主体相互补充,初步形成江苏特色的农机维修做事网络。
02
营造环境
让农机维修人才留得住
90后小伙王桂贤,是瑞丰农机维修中央的高等工。王桂贤见告:“一开始,自己对农机维修很陌生,什么都不懂,这几年,经由政府、厂家地培训,现在打消一样平常机器故障不在话下。”
盐城市亭湖区黄尖农机修配中央的蔡中云是个范例的“修二代”。今年,他和父亲蔡水生一起入选江苏省第一批农机维修能人库。蔡水生2000年注册成立黄尖农机修配中央,小蔡耳濡目染,也对农机维修产生了感情。高中毕业后他进入高职院校,专门学习机器维修专业,毕业后就随着父亲一起干。小蔡见告,农机维修虽然又脏又累,但自己很喜好这个事情。“很快父亲就要退休了,我要接着把这个修理部经营下去。现在修配中央每年维修各种机具1700台,年利润大约能有三四十万,比在表面打工强。”
农机维修又脏又累,加之时令性强,事情地点偏僻,导致农机维修人才边培养边流失落,这也一贯困扰着江苏农机维修行业的发展。如何让农机维修人才留得住?据悉,从2012年开始,江苏就开始履行农机行业职业技能获证奖补政策,对农机修理工参加培训并得到农机修理职业资格证书进行褒奖补助。截至目前,江苏省财政累计安排奖补资金7400万元,造就了超过10万人次农机操作员和维修工。个中,农机维修从业职员4.16万人,等级修理工1.87万人。
今年,江苏省农机局还组建了农机维修能人库,发挥他们在信息咨询、维修辅导、新技能新机具示范等方面的浸染。江苏省农机局政策法规处处长钱宏光见告,农机维修能人库组建的初衷,一方面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给这些维修能人供应舞台,展示他们的代价,提升他们的名誉感;另一方面,通过他们传播技能,培养更多的维修人才。江苏操持两年内把农机维修能人库充足到千名旁边。
03
落实“放管服”
引发农机维修市场活力
2017年9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多证合一”改革的履行见地》,在全国率先取消了《农业机器维修技能合格证》的核发,把“放管服”改革落到实处,进一步引发农机维修领域市场活力。
钱宏光见告,十八大以来,江苏农业机器维修技能合格证书核发这一行政容许事变共经历了两次改革。第一次是2014年7月,国务院下发《关 于 取 消 和 调 整 一 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变的决定》,把农业机器维修技能合格证书核发由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不再把农业机器维修技能合格证书作为审批业务执照的前置条件。第二次便是去年9月,省政府实施“多证合一”,不再核发该证件。
取消农机维修行政审批,改变了农机维修行业管理的方法和模式,大大激活了农机维修行业的市场活力。江苏省农机局沈建辉局长认为,减少行政审批事变,是市场经济发展一定趋势,是深化行政系统编制改革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武断推戴和支持,不能左顾右盼。但是,取消行政审批并不是不要监督,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积极研究农机维修事中事后监管的方法方法,变监督为做事,主动规范企业经营行为,不断提高农机维修能力和维修质量。
目前,江苏全省农业综合机器化水平已达到83%。但是,在全省范围内,比较较研发制造、推广运用等环节,农机维修政策支持较少,群众满意度还不高。沈建辉表示,江苏省农机系统要牢牢捉住推进村落庄振兴有利机遇,按照政策勾引、市场运营、合理布局、多元发展的基本思路,进一步拓宽政策支持面,从资金、技能、人才、信息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尽快补齐农机维修这个短板,促进全省农机化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