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私家车已经成为上海市民出行最为普遍的交通工具之一。而与之俱来的汽车保养和维修投诉轇轕也不断增加。
严密从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司法总队获悉,2017年,全市交通司法部门备案查处的汽修行业违法违规案件共计518起,较上一年度上升6.52%。个中,“未经容许擅自从事机动车维修经营”的273起,占52.7%。
其余,“超越容许事变,造孽从事机动车维修经营”“在经营活动过程中,因情形变革损失或部分损失国家规定的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的条件,仍从事经营活动”“经营者不签发机动车辆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经营者签发虚假机动车辆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等违法行为也占了相称大的比重。
买车随意马虎修车难。“去4S店贵”“去路边小汽修店怕不正规”,面对纷繁繁芜的汽修市场,许多有车一族对自己的爱车维修渠道一知半解。有时为了图方便,图便宜进了“黑店”,后续的投诉维权却历尽波折。
市交通委司法总队司法职员见告,车辆维修是个专业技能类事情,修理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路上行车安不屈安。消费者在进行车辆维修前,认准汽修企业的经营资质和经营范围,将有效减少后续麻烦,并方便自己维权。
根据《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汽修行业经营者应在经营场所能干位置悬挂机动车维修经营容许证件和机动车维修标志牌。
所谓“三看一要”便是消费者进店维修前,一看是否有机动车维修标志牌;二看是否有道路运输经营容许证;三看是否有业务执照。
维修结束后索要正规发票、结算清单等干系书面凭据。这是消费者辨别汽修企业是否正规的基本办法。司法职员告诫广大市民一定要在经有关部门核准登记的企业进行维修,千万不要一时梦想便宜,给自己造成无法挽回的丢失。
还理解到,为掩护汽修行业市场秩序,连续加大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不签发或签发虚假机动车辆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规范司法行为,自2017年1月起,市交通委司法总队启用了汽修行业“双随机一公开”检讨法,即司法职员、检讨工具通过系统随机选取,有效避免了“选择性司法”,提高了司法的公道性、客不雅观性和全面性。
今年,司法部门还将连续做好行业立威立规,对“两客一危”车辆维修企业进行严格检讨,对违法违规经营“有必查,违必究”,切实保障公民群众出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