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电梯,就被一道亮光吸引过去。

电梯里新换了汽车广告牌。

47岁东北汉子靠讲授汽车年赚5000万帮老庶平易近省钱5亿 汽车知识

一个铮亮的秃顶,一副黑框眼镜,双手抱臂交叉胸前,这个目光锐利的中年大叔,直接让人忽略跟他站在一起的另一个男人。

纵然另一个男人,看上去脸庞更儒雅、柔和,最主要的,还有一头浓密的黑发。

秃顶自带吸引人的魔力,让人禁不住上前细瞧。

于虎,“虎哥说车”创始人,脑海里没有干系影象。

虽然陌生,但能和前央视主持人站在一起,被有名品牌汽车约请做广告,那肯定不是可小觑之人。

这个叫于虎的秃顶男人,究竟是何来头?

这一扒,于虎两重有名的身份豁然置于面前。

第一重身份——杭州交通91.8《我的汽车有话说》主播,具备精湛的汽车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

栏目收听率稳居杭州各大电台、同时段移动收听第一位,获“浙江省新闻名专栏”、“中国广播电视60强”等名誉称号。

第二重身份——某音“虎哥说车”账号创始人,目前粉丝近3000万,全网粉丝5000多万。

一位70后大叔,一位靠解读汽车造诣奇迹的主播,正在时期翻滚起的浪花里,随波而动。

不仅没被后浪拍去世在沙滩上,反而比后浪掀起的水花更多更猛。

1974年,于虎出生在东北辽宁。

在那个普通人家衣食都不富余的年代,他算个幸运儿。

父母是双职工,有固定的生活来源,最最少不用为衣食忧心。

少年时期,父母双双下岗,过去尚可凑合的日子一去不返,家境日渐贫寒。

为了养家糊口,父母不得不丢下面子,走街串巷叫卖冰棍。

别人白天买菜,母亲晚上去买,由于挑剩下的菜便宜。

家乡盛产苹果,但他们吃不起。

母亲只能买烂苹果回家,把坏的削掉,留下好的煮给孩子们吃。

贫穷一贯伴随着他发展,就像一座无形的大山,重压在他自傲、敏感的心上。

他急于摆脱贫穷,急于让父母过上舒心日子,考上大学是当时唯一的出路。

命运并未厚待他,他参加了四次高考,才考上浙江传媒学院的专科。

一贯自卑、压抑的内心,在考上大学的那一刻得到开释。

他以为可以扬眉吐气地过好日子了,父母再不用那么辛劳了。

但现实却用“残酷”做礼物,持续赓续冲破他的抱负。

毕业后,他兴冲冲奔向社会,奔向憧憬中的好日子。

但,找事情屡屡碰钉子,北京、南京、大连……所到之处,全是冰冷的面孔和无情的谢绝。

满怀激情而去,心携失落望而归。
贰意气消沉,却还得强打精神。

好男儿志在四方,路也在四方,心不被困住,路才会越走越宽。

他坚持寻觅,终得遇朱紫。

时任杭州交通台台长董敏君,创造了这个有个性的小伙子。

伯乐和千里马的交集,从来不须要什么繁文缛节做铺垫。

或许擦肩而过,或许无意一瞥,二者的灵魂就被牵引在一起。

当时,董敏君正困惑于交通台的未来发展方向,寻寻觅觅,还无善策。

于虎经历一次次被谢绝,急需一份事情,给予自己肯定和认可。

一个急需用人,一个急需事情,机遇恰好的相遇,推动于虎的奇迹启航。

于虎一贯把董敏君当作恩人,她的一次玉成,自己的人生就拨开迷雾。

他报恩的办法很实在:100%实行董敏君的命令,踏踏实实做好份内事情。

在董敏君的眼里,这便是“高实行力”,证明她没有看走眼。

从2000年开始, 他先后在《每天听天下》、《新闻聚焦》、《本日谁会赢》等新闻和娱乐栏目中担当播音和主持事情。

2005年,交通91.8汽车投诉栏目《我的汽车有话说》开播,董敏君安排于虎做主持。

当时,游走在多档新闻和娱乐栏目的于虎,个人主持风格轮番切换。

既磨练他的主持功底,更磨练与栏目干系的专业知识。

面对又一个新寻衅,他压力很大,内心并不宁愿接手。

但由于董敏君点名安排,他毫无怨言地接管了。

做就要做好,他用一向的严谨作风,把自己深深奥深厚入进去。

他开始恶补汽车知识,业余韶光都花在了这上面。

出乎猜想的是,他就像找对了池塘的鱼儿,把这个栏目直接做到全国排名前10,奇迹大放异彩。

更为他往后成为汽车网红,开拓新的奇迹版图,积累坚实的后盾。

《我的汽车有话说》火爆到什么程度?

“虎哥”这个名字在杭州险些家喻户晓,听众的信赖,全付诸在这个亲切感十足的名字里。

家人生病住院难,年轻人失落恋求复合,孕妇生孩子难产,汽车维权困难等,叫一声“虎哥”,虎哥就尽全力帮助办理。

他成了杭州的一张名片,浙江省的名人。

一起开疆拓土,从生涩到熟习,从毛头小伙子到履历丰富的主播。

突出的事情能力,让他得到“杭州文广集团第二届十佳员工”、“杭州十佳节目主持人”、“杭州市精彩青年岗位好手”等名誉称号。

于虎成了杭州交通台的顶梁柱。

在十几年的汽车投诉栏目主持中,受理投诉8万多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丢失近5亿元。

选择是最好的出息,韶光是最好的答案。

在奇迹渐至天花板,新鲜感和寻衅感逐渐褪去,他急于探求新的打破方向,奈何并不随意马虎。

他做制片人,参演电视剧,出唱片……每一项,都平平无奇。

18年弹指一挥间,当年热血沸腾、懵懂青年,如今安于一隅、白领精英。

他足够努力,也足够幸运。

后浪一波波彭湃而来,他有足够的定力站稳脚跟。

但攀不上更高的山峰,行不了更远的路程,他难免焦虑、落寞。

此时,短视频营销崭露锋芒,流量正成为一种强大的赢利工具。

许多人从中嗅出商机,抢先而行,意欲从中掘得一桶金。

于虎的一位朋友便是这样的早行人。

2018年,朋友约请他一起做某音短视频。

在于虎的认知中,短视频是一种比较low的娱乐办法,是一群无所事事的人丁宁韶光而已。

自己一个有名主持人,在圈内有位置有身份,去拍短视频,岂不是放低身体,自甘堕落吗?

他嘴里答应考虑,却迟迟不见行动。
直到朋友三番两次,亲自前来约请。

盛情难却,于虎答应试试看,限定只拍摄十条。

2019年2月25日,于虎在某音发出第一条视频,内容很简短。

让他猜想不到的是,一个晚上就获赞2万多,收成粉丝近30万。

就像爆炸的威力一样,于虎对短视频有了新的认知和衡量。

他笃定了把“虎哥说车”当成奇迹做下去。

而从他踏上这条路开始,就变得不由自主。

粉丝持续暴涨,需求越来越多,信赖一层层加固,他又开拓出新的更有出息的奇迹版图。

他成了短视频领域最懂汽车的人,汽车领域里短视频做得最好的人。

虽被称网红,享受到的却是明星般众星捧月的生活。

有人热捧,也有人质疑。

对付热捧,他用戴德和精进去回报;对付质疑,他放低姿态,填补不敷,从不因此藏着掖着。

节目主播、汽车网红,钱越赚越多,他也越来越忙。

青年时候许下的“让父母过上好日子”的欲望,早已经变成眇小的不值一提的小事。

有人剖析“虎哥说车”的成功。

一是多年主持汽车栏目,有丰硕的汽车知识托底,做短视频游刃有余;

二是多年积攒的人脉,为视频中陆续露脸的各种汽车来源拓宽渠道;

三是团队专业能力强,视频内容跟时期发展紧密贴合,不断更新迭代,紧抓粉丝眼球;

……

屏幕前是一个人的光鲜亮丽,屏幕后是全体团队的拼尽全力。

而为了做成功这一件事情,他们都被同一个字裹挟——忙!

均匀一天更新一期,每期必须有创新。

专业知识分享、先容环球豪车、全国各大城市现场打卡……

一周七天,他们有六天韶光在劳碌,剩下的一天,常常被加班霸占。

而于虎,更是带队的陀螺,做好本职事情,兼做视频拍摄,基本整年无休。

据某平台不完备统计,“虎哥说车”的线上收入,包括直播带货、打赏,各种广告收入,一年累计约5000多万。

家人稳定的生活,团队稳健的发展,名誉的叠加,粉丝的暴涨,金钱的递增……

哪儿有轻而易举的成功?只不过都是人前光鲜,人后吃苦罢了。

于虎是个很节俭的人。

纵然功成名就,钱对他来说,已经不是必需品,但他依然穿着从网上淘来的,某宝100多块钱的运动鞋,某东300多块钱的皮鞋。

不事情时,也是很普通的休闲衣饰加身。

这跟一单广告报价30~35万,一年最少也做六七十单,身价嗖嗖上涨的人来说,实属低调。

而这种低调,是骨子里与生俱来的性情。

他用两年韶光,逐渐坐上某音汽车榜第一把交椅,流量带来的收入也势不可挡。

对付短期内火爆窜生的代价感,于虎一贯心存敬畏。

他复苏地知道:这是时期和平台的托举,而自己,只是这个大舞台上一个尽职的演员而已。

身处高山之巅,最难得的便是保持复苏。

他一贯强调,让大家称呼他“虎哥”。

称呼“老师”和“领导”都觉得生分,有一种间隔感,反而“虎哥”,让人最感亲切。

成绩令他欣慰,寻衅也让他焦虑,撇开他的双重身份,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向时期讨生活的人。

一个惊艳的秃顶,见证着于虎,从懵懂的从前走到睿智的现在,从神往好日子过到现在的日子飞起。

找不回的从前,回不去的青春,唯剩下新的渴望推动我们行走在时期浪潮里。

颜值即正义。
秃顶怎么啦?风再大它能吹乱我头发吗?

诙谐的话语,自嘲的心态,恰如“人生便是一场一场梦”。

身在梦中,最主要的事便是不放弃折腾。

当初大学毕业,急于找寻一份事情的于虎,被“谢绝”两个字打击到疑惑人生。

一次有时的机遇,就像一束暗夜之光,让迷失落方向的他循光而行。

奇迹有了转机,生活逐渐明朗,期盼中的好日子一天胜似一天。

他依然在追求的路上,向着光奔跑。

这样的路,每个心怀希望的人都在走。

祝福“虎哥”,也祝福我们自己,在这条路上安安稳稳走下去。

-end-

作者:倾城

参考资料:

1.短鱼儿商学院:《半个月涨粉900万,只由于做对了这件事/短鱼儿专访虎哥说车》

2.星车场,张晓飞《抖音车王》

3.百度“虎哥说车”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