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些发生在湘潭街头巷尾的故事,绘就了独属这个时期、这个地域的《清明上河图》,它们或鼓噪、或纯洁、或浪漫、或写意,在经历了短暂的风潮之后,便消逝了,只有一些念旧的人,还会偶尔提及。可一旦有人提及,那些朴素日子的覆信,便会从迢遥的过去传来,将我们击中。
本期开始,我们将通过与亲历者的系列对谈,从过往的日子里,找回久违的冲动。
“对话老湘潭·日子的覆信”系列宣布
从这里听见广阔的音乐天下
——与韵音音像店长的一次对谈
湘潭日报社全媒体冯叶
1991年11月,从事音像制品行业的湘潭人肖冠华、谢令君离开亲戚家的店铺,另立门户在老人大附近开了家“韵音音像”,后又传至儿子儿媳手中,走过了最火的磁带和CD年代,却在智好手机面前败下阵来,无奈于2016年落下帷幕。从此,湘潭再无实体唱片店。
最近,我们试图拾起这段回顾,与第二任韵音音像店长王一红进行了一次友好对谈,关于我们共同拥有过什么,以及失落去了什么。
关于视野——
:我人生拥有的第一张英文CD是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的《迷墙》(《The Wall》),在韵音音像买的。当时只是被那个著名的唱片封面吸引,但从此打开了新天下的大门,并一贯影响我到本日。
韵音音像:是的,当时我们进了很多外国歌手、乐队的唱片,比如莎拉·布莱曼(Sarah Brightman),枪炮与玫瑰乐队(Guns N' Roses),还有你刚刚提到的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等等。除此之外,更多的是港台盛行歌手的音乐,比如张学友、张国荣、陈百强、王靖雯(王菲),这些音乐人成为了我们的启蒙老师,让远在要地本地的湘潭人,打仗了盛行文化,也由此认识了表面的天下吧。
:您作为音像店的老板,可以说“近水楼台”,是湘潭最早一批打仗到最新盛行资讯的人吧?
韵音音像:可以这么说,是身处最前哨,也最辛劳的乐迷吧。那时候(上世纪90年代初),电话还没有遍及,要知道最新的唱片信息,只能靠腿跑。我们一周去两次长沙,到潇湘音像、大地音像,还有省新华书店进货,每次一进货便是10大件(每件100盒),当时自己也没有车,便是坐大巴车回湘潭,到了长途汽车站再请人力三轮车运回店里。后来,我们店成了湘潭第一批装上电话机的,就不用每周跑,而是直接打电话去长沙的音像店里问新货。除了长沙,我们每个月还会坐绿皮火车去广州,那里的货源更丰富。
:没错,我在广州待过一段韶光。那里是淘碟者的天国,不仅音像店多,天桥上还有好多背着纸箱卖打口CD的人,卖家会根据你的口味推举一些新唱片。当时你们去广州进货,在选择唱片时有没有一个偏好,或者标准呢?
韵音音像:我们紧张还是根据市场来做判断。那个年代(上世纪90年代)是港台盛行乐最火的时候,我们当时进的最多的一套碟是《情牵男人心》《情牵女民气》(滚石唱片),很多人来买。还有便是根据客人需求来购置唱片。比如有一些顾客,虽然穿得很朴素,但一问专辑,就创造他们喜好的东西品位很高、很独特。逐渐地,我店里的唱片种类越来越多,比如轻音乐、电子乐、摇滚乐等,一度影响了湘潭人的音乐品味。
当时我们还是湘潭市一中、市二中等学校广播台,以及湘潭电视台、湘潭电台音乐节目的资助商,免费为他们供应唱片或伴奏带,乃至在2004、2005年旁边,还资助了两名参加超级男生、超级女生的湘潭选手。有了这些,各种类型的音乐在湘潭各种人群中得到推广,我们音像店也借此有名度大涨。
关于人气——
:我记得韵音音像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时候,该当是湘潭最火的唱片店了。虽然店面不大,但人气很高,“唱片店里人挤人”的景象,现在无论去哪个城市看,都很难见到了。
韵音音像:上世纪90年代末那几年,我们店里的磁带一天可以卖出100盒旁边,1999-2000年可以说达到顶峰,日业务额有5000元旁边。而CD也开始火起来,一张CD几十元至百余元不等,在当时算是不小的数目了。我记得当时进过一套张国荣告别演唱会的原版LD唱片,进货价就要480元,可当时月人为普遍200元旁边,也还是有人攒钱来买,我自己也留了一套。
:韵音音像前后经营了25年,来消费的顾客中该当有不少老面孔吧?和他们的交往是一种若何的体验?
韵音音像:和顾客的交往是很故意思的过程。不像现在,见面就加微信,当时也不留电话,可你见到了都熟习,知道他的喜好。很多人已经把逛韵音当成了一个习气,每个星期乃至每天都来,有时候不买唱片来逛,或者舍不得买、在门口蹭听的,我们也欢迎。你能觉得到,那时候人们对音乐发自内心的喜好。
我记得有一名老顾客,听音乐很讲究,家里有一整间房的音响设备,听硬核的用一种播放器,听舒缓的又用其余一套设备。听音乐,在这些民气中,是很有仪式感的一件事情。这些人的耳朵,是可以分出用手机听音乐和播放CD或黑胶碟的差异的。只是现在会买实体唱片的人,越来越少了。
:事物的发展总是会受到大环境的制约。从火爆到末了不得不关门,您认为,实体唱片店的没落是一种一定吗?
韵音音像:唱片店一定是受到大环境影响的,上世纪90年代末,受影视文化影响最大,像《泰坦尼克号》《还珠格格》热播的时候,原声带一次进几百盘,到店就卖完。我们店里每天早上7点半开门,买卖一贯做到晚上9点多,店里人挤人,我连上厕所都要以百米冲刺的速率。
后来有了mp3,紧接着智好手机迅速遍及,加上音乐免费下载的推广,听音乐成为一件触手可及的事情,再也不用攒钱买唱片了,我们的店也终极经营不下去,在2016年选择关门。
关于孤独——
:韵音音像关门的时候,我们做了宣布,听到很多不舍的声音,解释实体唱片的消费群体虽然少了,但会一贯存在。
韵音音像:过去我们聚会,都会拿出自己的唱片、书本,好朋友之间相互分享,很珍惜。现在很多朋友聚会,一桌人用饭,人们不再谈论音乐,都低着头,玩着各自的手机。那种觉得,实在很孤独。音乐,彷佛成了30秒的短视频,或者干别的事情时的背景音。可是,我仍旧期望着,有一天,我们相聚时,可以放下手机,互换音乐、电影、文学,从这些文化中找回对抗孤独的勇气与方法。
>>返回湘潭在线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