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很好,嵌在宁静而深邃的夜空中,空气里氤氲着大自然的体香,清新而甜美。眼前依旧是点缀着灯火的高楼大厦,或许是因为我的心情甚好,它们此刻也显得格外情深意长。
爸妈今晚不在家,草草地吃过晚饭后,我突然有种很想出去走走的感觉,产生这种感觉令我自己也很惊讶,毕竟我自认为是一个不大爱出门的人,不过既然产生了这种想法,我便套上外衣出了门,不禁为这般静谧的夜晚深深地陶醉了。
跨上单车,我在街上毫无目标地飘零。我骑得很慢,为了不惊扰这蓊郁迷人的气氛。身边过往的人流一拨又一拨,他们都是为了生活而生活的奔波者,我却不同,此刻我是一名寻找感觉的夜游者。猛然间感觉身边的他们好可悲,他们追求着自认为更完美的生活而终日操劳,到头来却遗失了去感受最纯朴事物的心态。不过再想想便也无所谓了,或许我以后也要步他们的后尘的啊。
不知不觉中走上去小学的这条路了,我不知道怎么想到来这里的,我很小心地收藏起了这一路上的心情。一年多没来过这里了,眼前的景仿佛还是那样熟悉,那样亲切,我还清楚地记得这家打印店的老板是个一毛不拔的铁公鸡,那家花店的狗曾经狂吠着追了我半里地……想起这些的时候,我好像又是当年那个逞强好斗的男孩,又变回那个不知天高地厚、妄自尊大的野小子了。在自嘲自己的时候,在踩着脚下这片土地去上学的时候,就这样,我也一步步走向少年。
学校已经到了,但不久前拆迁过的这里与从前已是大相径庭了。我下了车,倚在花坛的栏杆上静静地看着天。夜色愈发暗下来了,但月亮也显得更澄净了。眼前的一切都是那样的宁静,那样的安详。
闭上眼,大口呼吸着这似曾相识的空气里的味道。又好像是溶进了整个黑夜里,我仿佛是这黑暗之中的一颗微星,没有人知道我的存在,只有我自己能感受到我那快速的心跳和灼热的血液在流淌的声音。我可以感到它们的释放,是那样释然,不知停歇地澎湃在这无尽的夜色之中——渐渐迷醉……
篇二:走进文学殿堂
文学殿堂,不敢说现今的我已完全融入其中,但我敢说这已是我第二个生活天堂。平日里,凭着自己的灵感写下了许多所见所闻,这里是抒发自我情感的最好空间。
记得小时,在外婆的一串串故事,妈妈手把手教我写字时候,我已好奇不经意间推开了这殿堂之门。小小的手使劲地推着那扇闪着光芒的大门,先是一个充满好奇的目光,随后便挤进了圆肥的身体,稚嫩稚嫩的,非常可爱!
那时,我开始背诗,编一些小童话,坐在外公的膝上,讲着,笑着,摇晃着。那时候的童趣令现在的我还万分羡慕。
长大了,我渐渐地懂得写作是怎么一回事了。在殿堂中,我已可以独自逛上一会儿了,好奇心没变,只是慢慢地比从前成熟了许多。我逐渐学会如何去发现美的事物,并加以描述,因此作文稿上一个个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便出炉了。但那时,我肯定,自己仅仅只是在为了作业而写,只是为了得到更多的称赞而写。
那时我还在小学阶段,似乎编造也占据了我的童心。我总是刻意、无意地去揣测老师的想法,照着那个永远不变的套路不停地在写。
后来,又长大了好多,我发现文学殿堂里有些角落,它弥漫着浓郁的诗意;有些角落,它散布着尖锐的批判;有些角落,它飘荡着无尽的悲伤……文学之殿,你是如此错综复杂,神奇变幻!但在大师们的心里,这里是块圣地。至今,我才悟到这一点。
现在,我才懂得写作,要掏出心来写,盯着心来写,千万千万用心去写,这样才能真真实实地表现自己,这才是真“我”。
自迈入文学殿堂,我想我的确在不断成长。我记得著名女作家三毛说,别把自己永远封锁在一个黑暗的房里,走出去透透气,享受享受四面的柔暖的阳光,你就自由了。我也意识到,文学殿堂,金碧辉煌,写作是自由的,不为赞美,不为考试,不为休闲,只为自己的心而写。这是我的目标,这也是在文学殿堂中成长的我!
篇三:走进大山
车子在行进,它正载着我走向大山。都说大山里很美,美在何处呢?我终于可以去亲身体验一回。
我伫立于那一片碧青的草地旁,眼前的白花如一条白玉带向远处延伸,微风轻拂,宛若微波戏琼瑶,逐浪向天际。多美啊!那白色真是好看,温润得像雨后的白玉兰,纯洁、朴实、可亲。它们似乎象大山里的儿女,一点儿霸气也没有。
前边,清澈见底的小溪悠闲地向前流淌着,带给我们一阵清凉。冰凉的水浸过我的双手,消去了一些燥热。小鱼游过我的指间,犹如在跟我嬉戏。
在蜿蜒的碎石路上走着,对于平时走惯了平坦的水泥路的我们虽然有点难走,却也是一种享受。感受着石子路上的明净,享受着溪边清风的轻拂,全身心地沉浸在这片宁静中……偶尔拾起几块小石子扔向河中,像扔掉心中的烦恼一般,痛快轻松!怪不得人们都说山是静养的宝地,事实如此。
沿途过去,有很多看上去年代有些久远的房子。这些房子始终披着历史的沧桑,永远那样黯淡地蜷缩着,但在我眼里这是一种古朴之美。
山里的人们很热情,走到哪儿都有人与我们打招呼。我想,若是下了雨或是大热天,他们十有八九会殷勤地请我们进屋避雨或避暑。而且他们还非常热情地向我们介绍山里好玩的地方,请我们品尝这里最有名的特产。这时,我们不用怀疑些什么,他们的心绝对是纯朴的。
喜欢大山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它们都很朴实,很美。靠近大山,你会离烦躁又远了一步。
篇四:走进新校园
九月的一个早晨,我迈着轻盈的步子向我向往已久的新校园走去,我盼望着早点来到梦寐以求的新校园。
“近了,近了!”一拐弯,我便看见了我们的新学校。校门口纤细的小草舒展着绿色的身子;每棵树都在微风中摇摆,发出“沙沙”的响声,似乎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刚跨入新街镇中的门槛,我只能用“陌生”二字来形容自己看到的一切:新的校园,新的学习,新的生活,新的一切。走入校园,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电子显示屏,上面展现出几个大字“新同学,欢迎你”,让人倍感亲切。
一栋栋高大的教学楼在太阳底下显得格外耀眼,教学楼楼顶上的8个大字引起了我的注意,“厚德,博学,勤思,力行”,想必就是这几个字不断激励着莘莘学子奋发吧!
往里走,宽阔的操场展现在我眼前。新学校的操场比旧初中大了整整两倍,红色的跑道围绕着绿色的草地,篮球场里既可以打篮球又可以打网球。
新学校很大,虽然是刚建成的,却有各种各样的楼房——体艺楼,报告厅,综合楼,教学楼,食堂……
校园很美,俄尔有微风拂过,掠起树上翠绿的叶子,阳光就透过树叶间的缝隙,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不过,最美的还是那校园小桥一角,蜿蜒的木桥下静静地流淌着溪水,它虽没有“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气势,但充满了“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使人心情舒畅。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错,新学校是二中合一,仅初二年级就有700多名学生,竞争压力更大了。我们就如同一粒粒小小的种子,学校则是一片肥沃的土地,要想开出美丽的花朵,就必须付出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要想开出比别人更美丽的花朵,就必须付出比别人跟多的汗水和努力。
父母的嘱咐,老师的叮咛和同学的祝福在我耳边响起,一切都是崭新的开始:新的学校,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生活方式……在我看来,这一切都象征着我已开始迈上新的征途,我必须面对新任务,接受新挑战,要以一种新的面貌,新的精神去学习,去奋斗,去开拓我自己的人生!
篇五:走进文化的天地
“吱呀”一声,推开沉寂千百年的大门,苍茫茫的时光载我泅渡文化的长河。
一砚墨香,一杆狼毫,文化涂满了我单薄的青春,惶惑的素脸。文化于我,仿佛宗教一般,深深地扎根在心里,一如那些灿若信仰般的阳光和阳光下虔诚的子民,有了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对知识的渴求与钟爱,能让人内心笃定,心生平和。
烟花生灭,时光荏苒,文化却如一帧帧光感饱满的胶片,永不褪色。我们可以穿越时间与空间,与文化的巨人自由畅谈。
或花间置酒单挑李白,或清茶一盏邀来庄子。如果你向往更近的足音,则不妨拉住梁启超或胡适来絮念一番。如果你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则可与杜甫,辛嫁轩放声吟咏。
如果你手握一本《生活的艺术》,林语堂便是你谈笑风生的韵友,而执一卷《白玉苦瓜》,余光中的情感世界便于你相携。甚至你可以找莎士比亚聊一聊你心中的戏剧观。
文化是一种交流,文化是一种继承与发展。唐诗、宋词、元曲、话本……它们如一位位历史的见证人,记录了一朝一代的兴衰与变迁,记录了中华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民族灵魂。
我喜爱历代的诗词歌赋,我爱易安居士“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悲凉;我爱南唐后主“恰似一江春水向工流”的无奈;我爱苏东坡“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凄凉;我爱柳七变“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落寞。也许是悲春伤秋的小女子,对宋词婉约派亦是情有独钟吧。
我对小说的钟爱也溢于言表。我爱鲁迅的冷峻,萧红的细腻;我爱顾城的纯真,张爱玲的华丽;我爱海子的忧郁、三毛的孤寂;我爱韩寒的犀利、安妮宝贝的不羁。
文化是广博的海洋,它承载着中国人的希冀与梦想,它开采我们的精神空间,它带领我们走向神秘的伊甸园。让我们扯缆绳作琴弦,掬劲风当号角,以涛声为伴奏,共同奏响一曲文化的协奏曲!
篇六:走进音乐
或是在静谧的林间,晚风猎猎;或是在清冷的山石上,皎月当空;抑或是在芬芳的花园,黯然神伤……时间可被定格,岁月可以永恒,可走进各种迷人空灵之境界,可品味百味人生。怎可做到?唯有走进音乐。
钢琴的忧伤
音符静静地、缓缓地流淌,流过那多情的岁月,上演默默的忧伤。多情的音符长着生命,张扬着我们的青春,激烈昂扬,又渐渐成熟,青色又裹着忧愁。是什么令人如此痴狂?是那纯洁的爱情,在秋日的落叶里书写着别离,随着轻盈的风湮没于天地,就当我不曾出现。于是,一幅唯美的景象出现了,火红的枫树林里,遍地思念的落叶,空中还飞舞着那“秋日的私语”……
钢琴总可以演绎出有生命的乐章,那密密麻麻的音符在手中疯长、疯长,成了繁茂的树,成了碧蓝的海洋。又一曲《神秘园之歌》上演了。可以是一位头戴礼帽的绅士走进那幽静的花园,叶儿虽绿却又衰败之意象,花儿盛开却杂乱无章。花园中心有一架三角黑色钢琴,他脱下礼帽,缓缓坐定,闭上眼—他带着乐声上路了。他路过安静的小池塘,走过城市的雨季,穿过茂密的山林,沐浴皎洁的月光,突然,他看到了一望无垠的海洋,海鸟从头顶飞过,有帆的船只在向他招手,他有了勇气,挣扎在爱与痛的边缘,流下泪来……
雨声打乱了我的思绪我合上钢琴的乐谱,回忆着一幕幕悲伤的结局。
琵琶的私语
浔阳江头,渔火点点。渐次的乐声惊动了船客。哀怨曲调泣杜鹃,寂寞秋风等闲度。因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我爱上了琵琶。千百年前感动诗人,使“江州司马青衫湿。”千百年后,一曲《琵琶怨》感动了我。走进这乐声,我看到秋雨中孤寂琵琶女的背影。雨斜织着,朦胧的画面里,乐声如泣如诉。茶马古道,也暗诉幽肠。乐声忽而促急,忽而婉转,忽而急昂,忽而空灵。渐渐地,雨势大了,淹没了那模糊的背景和哀怨的乐声……
抑或是一首《春江花月夜》。夕阳如火,渔船晚归,欢乐之声弥漫在紧紧相挨的船舰,炊烟袅袅。远处钟鼓楼上,钟声低沉,最后一抹余晖散尽。忽然乐声转为悠扬,夹杂着喜悦,只见“月出于东山之上”,光辉清澈,时光似静止。月光如溪般缓慢流动,有兴奋的跳动,又有温婉的挪移。夜深了,钟声再响,四周忽归平静……江面上野鸭轻游,沐浴着月光,又沉沉睡去……
风声作响,回头望,窗外夜色已深,我恋恋不舍地合住乐谱望着昏暗的灯光,陷入沉思……
玉箫的多情
一支玉箫,又勾起了我的神往。
箫声空灵绵长,带我来到了江南。我踏上湿漉漉的青石板路,走进悠长的小巷,青色的砖瓦房檐淌着不曾干过的雨水,古色古香的木门在诉说着不同的故事……
穿过小石桥,我上了木舟。随波逐流,两岸古屋倒退,有一小舟从远方缓缓驶来。风带来了箫声。在雨雾中,近了,近了。我看到对面舟上站一男子,玉树临风,身材伟岸,手中执一把玉箫。箫声静默地诉说江南的故事,于是岁月静止,定格成一幅画面,水,船,人,萧……
我的思绪又一次被扯断,这一次,我沉沉地睡了。
在音乐的世界里,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热情,西方式的忧伤和民族乐器的精髓,走进音乐,我收获了许多生命的体验,行走过无数历史河畔。音乐似一方净土,脱掉我不真实的思想;音乐似一处港湾,抚慰我心灵的忧伤;音乐似一部深奥的巨著,引我开始探险的脚步!
走进音乐,我发现了真善美,走进音乐,我爱上它!
篇七:走进老屋
老屋的日子像一片片凋零的枯叶与花瓣,渐去渐远的是它的纯情与浪漫。不记得曾经有多少雨飘在胸前,风响在耳畔,只依稀想起了黎明前的钟声是那样的清脆。走进老屋,才发现世事沧桑,物是人非。走进老屋,心中便多了一份情。
鸟儿在枝头打颤,叫个不停;风儿在迎头吹舞。飘个不停;古城小道,总会在不经意间激起心旷神怡的向往;房前屋后,跌宕困顿中方显肝肠寸断的凄凉,穿梭在故土的气息中,心中便多了一份荡气回肠,游走在这边,故土早已换了样,一排绿树整整齐齐,新铺的路直通老屋。去看看吧。该有好久没去了,既然出来了,就去吧。
老屋,这个尘封在心底许久的记忆被唤醒了,一路上,看着满路的脚印,似乎有许多已去了,春天,的确是个出门踏青的好季节。向远处看,满眼尽是一望无际的浩荡,一览无余的天边。边走着,边寻着,寻着走着。跳下了一片崖。下面是一片打谷场。老屋已经在眼前。打谷场,还是老样子,中间一个石磨,地下还剩着不知是谁家未收完的麦。以前的这场热闹非凡:饭后,坐着的,站着的,躺着的,跑着的……有下棋的,有喝茶的,有追逐的,有嬉戏的……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可是现在,人迁走了,地也荒了,再无人问津。
穿过打谷场,右转第一家便是老屋了,老屋前有一道洞。洞也是梁,梁直通老屋,大门是木制的。早已在风化中破败不堪,锁子也不见了踪迹。轻轻进入,就看见了那棵陪了我家三代人的枣树。记得小时候,就绕着树转圈,转到第101圈之时,父亲很准时地就会回来,每次如此。现在想来,倒也快乐。枣树还是老样子,屹立在院中,像守护神一般,守着这院子,守着老屋,守着这份情。它不如疲倦,早已惯了风吹日晒,雨打雷劈。每年它都如期地为我们献上一树红枣,一树积淀,一树之情,现在已经许久没吃过它结的果了,要等待,等过盛夏等到初秋,它会的,一定会的。
向远深处去,映入眼帘的是三眼破败不堪的窑洞。其中一眼已塌了大半。走上前去,望着那扇历经沧桑的门,开还是不开?我陷入了沉思。算了吧,既然来了-——门被推进了。里面还剩下着一炕,一些破旧,横放竖放着的桌子、柜子。坐上了自己睡大的的炕,眼前映出了这样的景象:夕阳西下,母亲坐在门前石凳上,择着手中的茶,呼喊着我。我急忙听呼跑了回来,跟着一群不愿散去的伙伴。然后接着又在我家院中,继续着刚刚的游戏。远处父亲也赶着羊回来了,回到院中,令我将一群伙伴散去。就这样,一家其乐融融地坐在一起,吃着饭,谈着第二天。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有一天-——全村搬迁,只得告别老屋,走出了过去。而现在,我回来了,回到了老屋,走进了老屋,走进了过去,走进了以前。
走进老屋,走进历尽沧桑的老屋,走进真真切切的那份情。风起风落间,又想起了旧事,又忆起了昨天。老屋如稀声之歌,似无形之舞,若无韵之诗,唤醒了山,唤醒了水。走进老屋,走进这部永不休止的相机,走进这幅浓妆淡抹的画卷,才发现不经意间是心旷神怡的向往,是肝肠寸断的柔情。
篇八:走进文学
还记得摇身一变成为白天鹅的丑小鸭吗?我为它而笑;还记得那个被冰冷的社会逼迫致死的祥林嫂吗?我为她而哭;还记得一边葬花,一边独泣“花落人亡两不知”的黛玉吗?我为她而悲……我笑,我哭,我悲,只因有你——文学,我的生活更多彩!
走进文学,领略那一米阳光的温暖,体味那潭湖水的清澈,感受那缕清风的柔媚。走进文学,走进文学的殿堂。
走进童话。儿时最大的快乐莫过于捧上一本厚厚的童话书,躺在床上亦或是坐在草坪上,慢慢品味,独自陶醉其中,以至于忘了吃饭,忘了睡觉,忘了我是我。将我带进文学殿堂的人使妈妈,还记得我看过的第一本童话书就是《安徒生童话》。我陪着灰姑娘一起,寻找着幸福的玻璃鞋,一起在黑暗中等待;我陪着白雪公主一起与可恶的皇后和魔镜斗争,一起期盼着王子;我陪着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起游走在冬日的街头,一起寻找着光明;我陪着井底之蛙一起努力跳跃,一起渴望着外面的世界……小小的孩子总有小小的梦想,他们充满了我的心灵,我的世界,我的童年突然变成了一副彩色的画卷,成为我人生中最美的一段回忆。
只因有你——文学
走进小说。在童话世界之中我幸福地成长,渐渐长大,我接触到了一种崭新的文字形式——小说。这就像我在文学领地挖到的一大宝藏,让我欣喜若狂。于是,我沉浸于小说的世界里。说起小说,我最喜爱的便是鲁迅先生的了。尽管有人说他的文笔太锋利,的确,他是没有徐志摩的浪漫,欧阳修的闲逸,莎士比亚的细腻,但如果那个时代留给我们的竟是如此吟花弄月的感性之言,我们又怎能了解当时的黑暗?品味《孔乙己》,我痛恨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品味《阿Q正传》,我震惊于那个荒谬的时代;品味《社戏》,我苦叹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毒害之深;品味《祝福》,我更清楚地看到到了那个悲凉的社会所孕育的一些杀人的人……先生的厉文严字,给我的世界留下了一段空白;时时让我思考,思考古今,思考人生,我渐渐走向了成熟。
只因有你——文学
走进诗词。渐渐长大的我,对文学的兴趣与日俱增。而如今,我更是对诗词情有独钟。我感受到了“花谢花飞花满天;红销香断有谁怜”的悲情;我体味到了“抽到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愁苦;我慨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凄凉;我佩服“人生自古谁无私,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在诗词的世界,我的心灵得到净化,我的人生有了明确的方向,这是中华最伟大的文学的力量!我坚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那一天一定会到来。
只因有你——文学,我深爱着的文学。
走进童话,走进小说,走进诗词……文学的殿堂中我已长大,也因文学,我淡然面对着世间的一切浮云,无论现实多么残酷,无论社会多么肮脏,这世间,总有那么一捧净土让我停息,让我的心灵停息。
走进文学,你会满载而归。你会感受到来自太阳的温暖,你会感受到来自人间的温情。不论你年幼还是年老,不论你的身份与地位,文学的殿堂之中都有你最想得到的东西,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朋友,走进文学,让心灵起舞,让梦想高飞,让精神永恒!
篇九:走进月光
月色如水,一缕一缕露过来,滴在心湖上,就晕开了一段段与月斩不断的情缘。
邀月
晴空佳月,无人陪伴。眼睁睁看着月光淋透了盛开的繁花,无人与他同醉。取杯,独酌。渐渐地,眼前开始模糊,那月亮似乎从遥远的天边飞来,来他共欢同醉。便从石椅上起身,抓起石桌上的酒葫芦,也朝月奔去。他在花丛中打着转,醉意渐浓,脚步也显得凌乱了。花瓣被他碰掉了,稀稀疏疏地落下,传出一片声响。他抬头,喝了一口酒,对着那“飞来月”突出一口浓浓的酒气大喝道:“举杯邀明月——”忽了没下文,懊恼地望向四周,他的影子浅浅地铺在花上,他又饮了一大口酒,那影也学着他的样子,他一乐,便对出了下句“对影成三人。”那晚月与他同醉。直到死,他都死死地抱着那醉人的月。
邀月共饮,一谈心绪。
问月
已值中秋,归心似箭,哀默在于有家不能回,有亲不能聚。他卧在榻上,看那透过红木窗洒进来的月光,那样淡,抬头望月,那样圆,圆得似是些许不近人情了。他心中不觉生了月的气,端起酒杯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无奈青天远,默默不作答。今天是八月十五,百姓团圆的日子,不知天上是何年,也有家人团圆?这月亮得晃得人眼花了,心也跟着醉了。月儿继续走,倒又照得他了无睡意。远在天涯的小辙,你是否也身体健康?是否也像我这样思念着?抑或是也望着这圆圆的月亮生着它的气?想到这里,他又抬头望了望月,他们之间,唯独只剩这月能送去一番挂念了。那月,就拜托你送去我浓浓的思念和祝福吧:“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后来,他成了月的学生。问月,问出了他心中那一份独有的乐观旷达。
仰头问月,品味人生。
望月
战火紧急,唯他独无可用之人。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无奈的是,借酒消愁愁更愁。酒非但解不开心中的结,反倒又让所有的话语凝在了胃里,吞也不是,吐也不是,只好继续喝。不行,他仍是急,他拔出了剑,剑浸在月光中,月光染着剑,他就这样乘着酒意,挥起了宝剑。剑所到之处,月光就愈是亮了几分,似是要晃瞎了人的眼睛。他也抬头望了望月,月很亮衬得星稀稀拉拉像是被人遗落在空中。“啊——”一只乌鸦低低地飞过天空,在空中盘旋着。他长长吁了一口气,终是将那口气吐了出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曲罢,那剑“咔擦”一声进了剑鞘,那月光也随之一闪,像一个预言。
接下来的日子,即使有着许多的不愉快,他也还是像那把剑在月光下晃着,晃进了青史,也照耀着后世。
望月之光,似是希望。
走进月光中,带着一壶小酒,那里有着许多丰富七彩的故事,看到动情处,打开酒壶,就着那淡淡的月光抿上一口,便会抿出别样的滋味来。
篇十:走进你
一袭白衣,在暮色笼罩下诉说着无言的满足,逐步走近你,悄无声息,你安静的仿佛没有灵魂,俯下身子,却被你此时的娇容震撼,犹如远古时代那倾城倾国的红颜。走进你,是你让我在心中恍悟,美,可以只是短暂,并不一定代表永恒……
思绪如风中柳,随着清风又飘回了那个至今都无法忘怀的夜晚,偶然间的相逢,却将你的身影牢牢烙在了心中,无法自拔,醉生梦死地痴迷着、神往着……
桃花浅笑,杨柳抚岸,百灵的妙语划破静寂的蓝天,一如碧洗,无人能诉说他的无垠,暖阳懒散地缓缓散下,惹得花儿一阵娇羞……一切看似都如此美好和谐。当飞鸟将你丢弃于寂寥的山谷时,注定了不会有人知晓在这人烟稀少的孤僻中,有一朵叫做昙花的物种在这里萌发,注定了美好和谐不是你能够拥有的,低头叹息自己注定孤独的人生。然而,你坚强得令人诧异,丝毫没有羡慕玫瑰、月季向往温室的呵护,你只是拼命地汲取那哪怕一滴的雨露,触及一丝太阳的余晖,你没有怨言,心早已被执著塞得满满的,微微额首,展露的是不屈的将士之风,显然和你现在柔弱的气息又是那般的格格不入,如何?也许春寒料峭中你只是垂死挣扎罢了。
春风又绿江南岸,小溪挣脱了沉重的枷锁,又开始了辛勤的旅行,又迎来了一个无限美好却似乎又带着丝丝哀楚的春。春风似受到了青睐,缠绕于花枝间,带出的则是一阵阵沁人心脾的幽香,夹杂着无尽的喜悦。角落里的你同样期盼着春风的轻抚,暖阳的诺诺细语,甜到心房……低头看着自己依旧只是一棵不起眼的小草,渺小,缓缓地摇头,只有那秘藏于土中的根,悄然听见了你哀愁的叹息,梦想何时才能完成?不仅潸然泪下……
夜,美得异乎寻常,花儿蜷裹轻纱,于妖娆上多了少许的柔和,星光点点下,映照出的又是怎样一种风韵……曾经那个被人遗忘的灰暗、寂寥的角落里,你却依旧沉静地独自实现梦想,不知何时何地,默默无闻间,你竟已收集了如此多的支离破碎,等候着今晚的编织。微微眯眼,懊悔,似乎是小瞧于你了么?悄无声息,缓步走进你,俯下身子,将耳朵与眼睛贴近于你,看着你慢慢舒展的腰肢,听着你实现梦想的喜悦,那般清晰!你贪婪着吸取这一夜美好月光,将其之精华溶于你的心中,倾其所有,为的只是展现这一晚短暂的出场,一袭白衣,你成了今夜最美的精灵,耀眼的令人却步,灵魂的深处却早已被你牵扯着,再也理不清、剪不断了……
似乎没有多久,片片柔弱的花瓣自枝头悄然落下,化作一丝哀愁,一片一片的,丝毫不缺凄美,却依稀然可见你满足的微笑溢于嘴角,渐渐地,你变得脆弱,所有的美在月光消失的那一刻荡然无存,仿佛间,刚刚的美也只是一场梦境,不经有些恍惚了……
回过神,站起身来,一阵凉风袭过,带走了那早已飘零的残花落叶,凄凉的消失于夜幕中了……不经感慨,笑你的痴、叹你的傻,羡你的满足……抬头仰望星空,触及到得依然是你满足的笑,无怨无悔。
人生,不在于其长短,而在于其价值……
以上就是走进什么的作文600字的全部内容。更多资讯,请关注美德网初二作文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