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2021年春季参军从军的大学生新兵们——

投身军营,淬炼最刚毅的青春

投身军营淬炼最刚毅的青春 汽车知识

编者按

2021年秋季征兵正在进行,热血激荡的军旅生活吸引着浩瀚有志青年。
今年上半年的春季征兵,是我国实施“两征两退”(一年两次征兵两次退役)模式后的首次春季征兵,征兵兵源以大学生为主,部分地区大学生占比在90%以上。
现在,这些大学生新兵已斗志昂扬地开始了军旅生活。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主要讲话中,习近平总布告强调,“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
2017年,习近平总布告在给南开大学8名新从军大学生的复书中殷切寄语:“希望你们珍惜身穿戎装的机会,把热血挥洒在实现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之中,在军队这个大舞台上施展才华,在军营这个大熔炉里淬炼成钢,书写残酷、无悔的青春篇章。
我们约请今年春季参军从军的3位大学生士兵讲述他们投身军营的心途经程,并请湖南省怀化市征兵办主任谈如何做好征召大学生士兵的事情,以此展现大学生士兵雕琢前行、奋进不息的小儿百姓情怀,并为有志投身军营的青年们吹响奋进的号角。

今年3月,2021年度首批春季新兵胸戴大红花到达辽宁沈阳。
邹新江摄/光明图片

东部战区陆军第72集团军某旅组织官兵开展生理行为演习。
新华社发

战斗警报声响起,北部战区空军某旅“赤色前哨雷达站”官兵奔赴阵地。
新华社发

在清澈星空下,站成一座界碑

讲述人:清华大学新雅书院2020级学生、西藏军区77611部队新兵张美瀚

常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去当兵,而且还是去西藏当兵?实在没有那么多情由。
只是去年学校的征兵宣扬会上,一位退伍老兵播放了他自己用手机拍摄的短片,是西藏残酷的星空。
那梦中才能见到的纯澈让我顷刻静默无言,一种“闭门苦读千卷经,不如戎马万里行”的豪情涌上心头。
当从武装部听说今年有5个进藏名额时,我激动万分。

张美瀚在进行战术根本动作演习。
旦增曲扎摄/光明图片

刚到军营时,在演习方面压力不大,作为学校国旗仪仗队的一员,从军姿到正步我已经比较熟习。
而和其他战友站在同一起跑线的任务是内务标准:棉被方似砖,床单平如鉴。
“修被子”屡败屡战、勤学不辍,让我对自己的被子有了深厚的感情。
实在军营生活大多时候都是如此平凡的事。
逐日由固定的作息表推动,凑集、出操、点评,如此反复,初来乍到的激情被坚守和忍耐所取代。

但一次收操点评时,我的想法发生了奇妙转变。
连长对我们说:“同道们,我们享受着国家给我们的名誉、部队给我们的报酬,但这不是理所应该的。
我们该当懂得戴德,牢记军人的职责和义务,用更努力的行动回报祖国和部队。
”连长的话对我触动很大:以前是部队保卫我,现在是部队培养我。
身为一名大学生士兵,我能用什么来回馈部队呢?我身无长物,只求去那偏远之地,在最俏丽的星空下为国站岗。

站成祖国边疆线上的一座血肉界碑,这是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
连队宣扬的戍边英雄业绩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陈祥榕义士,他用生命书写“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时年仅十八岁,和我一样大。
一开始我的想法很纯挚,将青春献给西藏清澈的星空,但现在我明白了这片星空为何纯净——由于守卫它的战士任务神圣。

有了武断的信念,再坎坷困难的路都是坦途。
习近平总布告在中心第七次西藏事情漫谈会上对广大干部提出殷切嘱托,个中的“缺氧不缺精神、艰巨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正是高原战士的真实写照,也是我们大学生士兵应有的自我哀求。

昆仑是不会沉默的,除非听风的英雄睡去了;英雄是不会无名的,除非远方的我们忘怀了。
十八军进藏的故事已过去七十多年了,他们的传说仍在,他们的精神不灭。
现在,这份奇迹该当落到这一代青年身上了,我们责无旁贷。

怀揣崇奉,守护与军营的约定

讲述人:江苏航运职业技能学院机电一体化技能专业2020级学生、北部战区陆军直属单位新兵肖友志

1200多公里,这是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尧天坪镇到山东省济南市北部战区陆军直属单位的路程,也是我与军营梦之间的间隔。
2021年春天,当我背着行囊来到济南,踏入军营的那一刻,心里有个声音说:肖友志,你做到了,你兑现了和军营的约定。
这个春天,你是一名光荣的新兵!

我上小学时,在当过兵的舅舅家看到一本常德籍精良军人奋斗纪实《军歌洪亮》,里面先辈模范们精彩的军旅故事让我百读不厌。
当兵的梦想就此在我心中扎下了根。
但我的从军路却一波三折。
高二那年,我跟母亲说要参军从军,母亲和家人都很支持,于是我高考后就报名应征,却因眼睛做手术不满半年而落选。
随后,我去江苏上了大学,心中并没有放弃参军的动机。

上大学期间,父亲得了重病。
“不要紧,你不要牵挂家里,想去当兵就去吧。
”听到一向寡言少语的父亲在电话里用微弱的声音鼓励我追求梦想时,我既冲动又犹豫。
寒假时我回到常德,不经意间瞥见街头大屏幕上一位身着海军军装的军人,神色坚毅,目光武断。
“携笔从戎、保家卫国,这是一个热血儿郎的无悔选择。
”我的内心再次掀起了阵阵波澜。
2021年1月20日,我在网上提交了报名申请。
2月4日,进站体检。
3月18日,我正式成为一名新兵。

“你要在部队一贯干下去,不要放弃,不要当逃兵,不管多难都不要退缩。
”我明白,母亲口中持续串“不”字,寄托的是她对儿子最朴拙最殷切的期盼。
不知不觉,来到部队已经几个月了。
很多人曾经见告我军营生活很苦,但如今我心里却都是知足和幸福。
这里丰硕的饭菜、充足的演习、热心的战友,远方支持我的父母,还有自己心中武断的空想信念,都是我精神上的“钙”,支撑着我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排长常告诫我们,无志者常立志,有志者立长志。
我的志向便是当好一名新时期革命军人。
虽然,我大概不能像那些边防将士一样用身躯守卫祖国山河,但我会用这份最朴拙的崇奉守护好与亲人、军营和祖国之间的约定。

成为一名合格空降兵,我准备好了

讲述人: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18级学生、空降兵某旅新兵黎建

从家乡贵州的深山走进素有“全国最美大学”之称的武汉大学校园,我的生活充足而精彩,学习工程力学专业,毕业后大概会成为一名工程技能职员。
但我有幸认识了一名退伍的2015级同学,他坚毅的品质与一丝不苟的态度打动了我。
从军的动机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与此同时,学校的军道理论通识教诲课程也深深震荡了我。
从抗洪抢险的公民子弟兵,到超过山海的撤侨行动;从抗疫一线的解放军官兵,到喀喇昆仑的戍边英雄……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国防的主要性。
大二时,我毅然决定携笔从戎,但遗憾的是未能入围。

黎建在军营宿舍整理床铺。
光明图片

“两征两退”征兵政策的履行,再次点燃了我的“参军梦”。
时隔一个学期,就读大三的我终于从校园走进了部队。
然而,现实的军营与我想象的还是有差别,条令条例极其严格。
但一想到保家卫国重任在肩,我就有了无穷的动力。

从小艰巨的求学经历使我比较自主,我很快适应了军营生活。
入营不久,我已存心心念念的95式自动步枪瞄准10环,打出了一发发子弹。
我懂得了所有光鲜成绩背后都须要艰辛付出。

我时常在想,空降兵先辈们因此若何的勇气用血肉之躯堵住堡垒,在上甘岭坚守阵地的?又是若何的无畏造就了朴达峰阻击战中一人歼敌数百的热血与不屈?英雄本为凡人,就在你我之中。
我也要化勇气为甲胄,放手一搏,铸造辉煌。

班长说,空降兵要“三肿三消,才上云霄”,接下来的跳伞演习会很苦。
每一份热爱背后,一定藏着不计其数的汗水与努力,在逐梦蓝天前,必定要经历精益求精。
相信军营的磨砺会化作尖刀,在我的人生里镌刻非凡。
成为一名合格的空降兵,我准备好了。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刘小兵、章文、王斯敏光明日报通讯员蒋龙、盛超)

《光明日报》( 2021年07月29日07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