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在许冠杰之前,还有一位,这位便是被业界推崇为“粤语盛行曲之父”的周聪。周聪从首批粤语时期曲唱片面世便开始写歌词,而且是故意识地在遣词用字上少一点文言文,多一点口语文,试着让粤语歌词当代一点、城市一点及优雅一点。
1952年8月26日,和声唱片公司推出了首批粤语时期曲,共8首歌,3首原创。个中一首由马国源作曲、周聪填词的《销魂曲》,采取西方盛行曲常用的AABA曲式创作曲调,这也是喷鼻香港乐坛第一首采取AABA曲式创作出来的粤语盛行曲。《销魂曲》是舞蹈歌曲,用的是Samba节拍,在此之前的粤语盛行曲基本都是文言文,《销魂曲》的歌词则多了许多口语。
1953年夏天,吕文成作曲、周聪作词的《快乐伴侣》面世,《快乐伴侣》也是一首舞蹈歌曲,采取Foxtrot节拍。《快乐伴侣》在1950年代非常盛行。著名词人郑国江在他的著作《词画人生》中一篇“我是从大戏中走过来的”的童年回顾笔墨,文末说:“到了周聪的年代,有一首《快乐伴侣》,把我从醉梦中提醒过来。”。
关于无线第一首粤语电视剧主题曲一样平常人的认识中,以为《啼笑分缘》是喷鼻香港无线电视台第一部用粤语演唱的电视剧主题曲,但实在,这是一个缺点的印象。在《啼笑分缘》之前面世前的一年,无线电视剧《烟雨濛濛》的主题曲也是用粤语来演唱的,曲作者也是港乐作曲、编曲大师顾嘉辉、作词则是苏翁,演唱者便是一贯被忽略歌手身份的郑少秋。而1971年,郑少秋的首张粤语专辑《爱人结婚了》中旧曲新词的同名主打歌,歌词在当时也是非常前卫的,作词者也是苏翁。喷鼻香港盛行乐资深研究者黄志华认为,这首歌词是1980年代《陪你一起不是我》、《婚纱背后》等歌曲的先声。
由于走得太前,《爱人结婚了》没有泛起太大的荡漾,远不如苏翁的另一首填词作品《分飞燕》有名度高。而苏翁本人认为“《分飞燕》石破天惊地震撼全体乐坛(指喷鼻香港盛行乐坛),大家都不再用低级两个字去形容粤语曲了”。这与一样平常认为从《啼笑分缘》开始也是不一样的。
《爱人结婚了》和《烟雨濛濛》的歌词都更为新派,但是在当时,粤语盛行乐歌词采用文言文词口语文创作更受欢迎,因而,《啼笑分缘》和紧随其后的《双星情歌》成为人们公认的粤语盛行乐振兴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