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旌亚 何淑亭

2021年5月9日11时,云南省大理石湾桥镇突发森林失火。
森林消防局昆明航空接济支队接到关照,派出CFR-02308、CFR-02310两个机组实行航空灭火接济任务。

稳住我来飞机坠机前的最后时刻他大年夜声喊道 汽车知识

这是他们今年实行的第16次航空任务。
5月10日8时55分,CFR-02308机组根据联指调度实行扑救高山峭壁火点等任务,10时20分,机组在吊桶打水作业过程中,直升机尾减速器内的尾桨操纵杆意外断裂,导致尾桨失落效,机组职员刘洪、李凯涛、刘超、孙中杰全力处置未能脱险,终极坠入洱海,不幸捐躯。

图为中国森林消防官方情形通报。
新浪微博 截图

刘洪等4人作为航空接济奇迹的骨干人才,

先后从“油城大庆”来到“西南春城”,

增援昆明航空接济支队组建发展。

近日,中新社走进刘洪机组,

理解救火英雄们背后的故事。

……

刘洪:“稳住!
不要动!
我来!

昆明航空接济支队是中国南方地区唯一一支航空应急接济国家队。
作为“王牌机长”,刘洪仅用2个月韶光就带领机组完成了支队首飞,6个月就参加了灭火实战,用最快速率做到了边组建边演习边形成战斗力,不到40岁,他已是满头白发。

图为刘洪驾驶直升机。
昆明航空接济支队 供图

刘洪常常对机组职员说:“咱们来灭火来干活,如果没有效果的话,那还有啥意义呢!
”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他带领机组首次实行跨省机动驻防任务,在广西驻防150多天,圆满完成4次灭火作战任务。
4月27日,刚驻防归建不到3小时的他,带领机组实行大理苍山森林失火扑救任务,直升机每次取洒水都需上升垂直高度1000多米,对机组技能寻衅极大,但每次刘洪都让机器师尽可能多取点水,还多次考试测验在山谷里悬停洒水以降落洒水高度,提高洒水精度,终极经由6天鏖战,完成失火扑救任务。

5月4日,刘洪凯旋归建,妻子带着大儿子来接他,支队政委为他抢拍了一张家庭合影,这也是他留下的末了一张“百口福”,当中还缺席了他刚一岁的小儿子。

图为刘洪与家人不全的“百口福”。
昆明航空接济支队 供图

5月9日,刘洪再次带领机组紧急驰援大理市湾桥镇火场,10日10时20分许,机组在云南洱海吊桶打水作业时,直升机溘然失落控,危急时候,刘洪全力坚持直升机姿态。
通过事后解析飞机黑匣子,刘洪在坠机的末了时候还在大声喊道:“稳住!
稳住!
不要动,我来,我来……”

李凯涛:“这个任务不能没有我”

“累计翱翔907小时59分,2642架次,参与20余次大项任务、10余次森林失火扑救任务。
”这是李凯涛入队10年来的事情“成绩单”,巍巍兴安、茫茫草原、八桂大地、彩云之南,都留下了他的战斗痕迹。

图为李凯涛驾驶直升机。
昆明航空接济支队 供图

作为昆明航空接济支队最晚到队的一批翱翔员,李凯涛在2个月内就完成了高原适应性翱翔演习,具备参与实战能力。
2020年11月,刚到队4个月的他得知支队即将跨省赴广西遂行靠前驻防任务,他主动请缨成为任务机组一员。
进驻广西后,面对陌生翱翔环境带来的寻衅,为尽快形成战斗力,另日间忙着折衷航管、划设空域、网络情形,晚上加班加点研究翱翔战法、开展翱翔准备,险些把所有的安歇韶光都用在了事情上,终极圆满完成驻防任务。

图为李凯涛绘制飞机线路。
昆明航空接济支队 供图

昆明航空接济支队翱翔大队一中队中队长郭胜回顾,5月9日下午,接到大理石湾桥镇森林失火任务后,他给李凯涛打电话,“凯涛,支队接到任务了,上面哀求立时出动,你有段韶光没回家了,好好陪陪家人,就不安排你出任务了。
”而李凯涛却回答道:“队长,这个任务不能没有我,你放心,我能安排好家里事,咱们外场见。

刘超:“干就完了”

“2020年7月,我和刘超一起来到昆明,来之前,我问他为什么选择去昆明?”刘超的战友刘传龙见告,刘超这样回答:“我重新疆调到大庆,由于大庆航空接济支队刚组建不久,须要人,现在大庆航空接济支队比较成熟了,而昆明航空接济支队才刚组建,更须要我们

图为刘超事情照。
昆明航空接济支队 供图

作为一名出色的空中机器师,刘超闇练节制多个直升机机型的装备保障技能,先后完成飞机改装、发动机大修等急难任务,创新设计了各种直升机实用装具,被队友们称为“铁翼神医”。

图为刘超事情照。
昆明航空接济支队 供图

“干就完了”刘超把这句话常挂在嘴边。
4月27日,丽江玉龙县石头乡发生森林失火,还在家调休的他主动请缨,跟随机组紧急驰援。
4月30日下午,机组在实行末了一架次吊桶洒水作业时,吊桶涌现漏水征象,飞机一落地,他便带领机务职员迅速排故,仅用10分钟就排查出部分淤泥及石头卡滞和底部收放泵电线打仗不良的缘故原由所在,不到30分钟便打消了故障,担保了吊桶灭火任务的顺利完成。
这次灭火作战,刘超和机组连续作战7天8夜,均匀每天事情超12小时。

5月9日,刚从丽江归建1天,还在家休整的他,得知支队将出动飞机扑救大理湾桥镇森林失火,第一韶光归队请战,再次随机驰援大理……

孙中杰:“这便是我生平不悔的选择”

作为昆明航空接济支队第一代创业人和第一批业务骨干,孙中杰称得上是机务战线上的“老黄牛”,扛着队里最高的消防接济衔,做着最低调的人,默默研究高原翱翔重难点。

图为孙中杰个人照。
昆明航空接济支队 供图

“机务事情无小事,一个螺帽没拧紧、一根保险没打牢,都可能酿成严重后果。
孙中杰从不放过一滴油迹、一声异响、一丝裂纹。
”在战友眼里,他的事情标准近乎苛刻,每天收班他总是末了一个走,无论其他人检讨事情多么细致,他一定要自己复查一遍才放心,被大伙戏称为“一检没”。

调入昆明航空接济支队后,孙中杰仅用2个月就完备熟习了高原机型空中保障和地面维修的技能要点,先后实行了多次失火扑救任务,为保护驻地公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了贡献。

图为孙中杰遗物。
昆明航空接济支队 供图

还记得2018年9月军队改革转隶前,面对已经转业战友的高薪约请,孙中杰丝毫没有动摇。
他曾说:“当兵保家卫国是我的梦想,现在虽然军队转隶了,我从事的依然是保家卫国的事情,这便是我生平不悔的选择。

火场翱翔,随时要面对充满未知的安全风险,无异于刀尖起舞,对翱翔员的生理本色和翱翔技能都是极大的磨练。
刘洪机组的捐躯,也引起了很多人对国家航空应急接济奇迹未来发展的思考,昆明航空接济支队政治委员孙雨峰表示:“我们国家航空应急接济力量培植,不仅不会由于刘洪机组捐躯结束不前,反而会更加勉励起我们全体军队,特殊是航空应急接济军队广大指战员们倔强的信心和必胜的决心。

4名义士,

把人生定格在苍山洱海,

把生命永久融进“上关风、下关花、

苍山雪、洱海月”。

致敬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