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 马跃峰 孟海鹰 程远州
引 子
村落庄小规模学校——学生数不敷100人的村落小学和传授教化点,是我国教诲体系的“神经末梢”,格外牵动人心。
据2018年5月11日教诲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信息,截至2017年底,我国有村落庄小规模学校10.7万所,占屯子小学和传授教化点总数的44.4%;在校生384.7万人,占屯子小学生总数的5.8%。
“从历史发展来看,村落庄小规模学校和州里投止制学校在做事屯子最困难群体、巩固提高责任教诲遍及水平方面发挥了十分主要的浸染。”教诲部根本教诲司卖力人在发布会上表示,受历史、现实、地理等多方面成分制约,这两类学校仍是教诲的短板,存在办学条件相对较差等问题,急迫须要进一步全面加强培植,提升育人质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城乡责任教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屯子责任教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正而有质量的教诲。”
2018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村落庄小规模学校和州里投止制学校培植的辅导见地》(以下简称《辅导见地》),哀求到2020年基本补齐村落庄小规模学校和州里投止制学校这两类学校短板,进一步振兴村落庄教诲,“基本实现县域内城乡责任教诲一体化发展,为村落庄学生供应公正而有质量的教诲。”
不久前,深入吉林省农安县、河南省栾川县、湖北省竹山县采访创造,各地着力推进村落庄小规模学校培植,加快补齐短板,改进办学条件,努力让村落庄小规模学校小而优,更加有力地托举起村落庄孩子的读书梦。
布局
统筹方案,优化布局,切实防止由于学校布局不合理导致学生上学困难
出竹山县城向西南,汽车在蜿蜒山道上颠簸近4个小时,终于爬上一处海拔1200米的高山台地。
这里是官渡镇楼房沟村落小学,两层小楼,一处院落,跟阁下的易地扶贫迁居集中安置房一样,粉墙黛瓦翘角檐。
“一到三年级共16逻辑学生,一多数是留守儿童。”59岁的卢坤山既是校长,也是唯一的在编西席。疫情防控期间,他每天通过手机在“云端”给孩子们上课。
楼房沟村落小学去年才规复办学。2004年,这所村落小因合村落并组、生源不敷而撤销,孩子们只能到30公里外的官渡镇中央学校读书。
要不要规复楼房沟村落小,竹山县教诲部门也曾纠结:该村落常住人口只有700多人,每年新增适龄儿童不过四五个;而办一所学校,意味着教诲支出增加。
在竹山,招生50人以下的小规模学校,在校舍培植上基本一样,都是两层楼加一处院落,工程造价在80万元旁边。另需配置电子白板、远程传授教化等传授教化举动步伐,每年还需拨付6万元办公经费。
“教诲,要算长远账。从不让一个责任教诲阶段孩子失落学的角度来看,在这里规复建校十分必要。”竹山县教诲局局长毛光伟说,越是偏远山区村落,对规复小规模学校的需求越是急迫。
楼房沟新村落小一落成,二年级学生朱梦婷的母亲就退了在镇上租的屋子,让孩子回村落就读。“原来在镇上租房陪读,不算生活费,光租金一年就要3500元,还占着一个劳动力。”
目前楼房沟村落小学16逻辑学生中,15逻辑学生家庭比较困难。卢坤山表示,如到镇里上学,将会加重家长包袱,影响建档立卡穷苦户脱贫摘帽,乃至导致孩子们辍学。
在竹山县最西北的偏远州里大庙乡,去年秋季规复的黄兴小学甫一开班,黄兴村落里19逻辑学前班适龄儿童便全部报名上学。这些学生中,大多是留守儿童。黄兴村落的孩子以往要去12公里外的全胜小学上学,不少家庭由于无人陪护,会拖延孩子入学。
毛光伟说,竹山县地处秦巴山区,曾是深度穷苦县,加强村落庄小规模学校培植,对付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近年来,县里投入4.38亿元,兴建73所州里投止制学校,复建85所小规模学校,让4万多名山区孩子在家门口上学。”
《辅导见地》强调:“屯子校校布局既要有利于为学生供应公正、有质量的教诲,又要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方便学生就近入学;既要防止过急过快撤并学校导致学生过于集中,又要避免涌现新的‘空心校’。”
采访中,创造,各地严格把握布局哀求,着力统筹优化村落庄小规模学校、州里投止制学校和村落庄完备小学布局:在人口较为集中、生源有保障的村落,单独或与相邻村落联合设置完备小学;地处偏远、生源较少的地方,一样平常在村落设置低年级学段的小规模学校,在州里设置投止制中小学校。优化布局涉及小规模学校撤并的,各地严格撤并程序,切实做好学生和家长思想事情,武断防止由于学校布局不合理导致学生上学困难乃至辍学。
栾川县地处伏牛山腹地,以前险些村落村落办学校,教诲资源分散,水平参差不齐。按照县里修订完善的责任教诲学校布局方案,与镇中央校相距不敷2公里的石庙镇龙潭小学在撤并之列。
“村落庄顺沟而建,家住沟底的学生离镇中央校近,乐意撤;住沟中的离龙潭小学近,不愿意撤;家里不太宽裕、怕多费钱的,也不愿撤。”龙潭村落党支部布告郝跃川说,起初村落民见地分歧一,撤并的议题被暂时搁置。
此后,随着对镇中央校的情形理解加深,不少村落民开始对撤并动了心。
村落民杜留绪说:“中央校的学生路过家门口,跟我说那边传授教化好、饭菜喷鼻香。”村落民芦柳艳听其他村落校生家长议论,“镇中央校不单教教材知识,还开设科技、泥塑、漫画等课程。”
“撤并后,原校舍可以装修正造成研学基地,给孩子们供应第二教室。”郝跃川也趁热打铁宣扬村落里的方案设想。再次表决时,多数村落民附和龙潭小学撤并。
栾川县教体局局长李文强说,坚持统筹方案、合理布局,全县原有的81所村落庄小规模学校保留19所,“在妥善处理撤并问题根本上,集中财力培植标准化投止制学校,这几年新增校舍9万多平方米,确保知足本地学生投止学习需求。”
留人
改进条件,提升报酬,打造“村落庄温馨校园”
大学本科毕业,怀揣空想而来,可到学校一看,心凉了半截。“教室操场破旧,平常上课连白衬衫都不敢穿;冬天那个冷,不生炉子熬不住。”
30多岁的卢志伟,在农安县黄鱼圈乡连三坑村落小学已任教6年,起初留下来是由于“打小在屯子终年夜,对村落里孩子想要得到更好教诲的渴望感同身受”。
但现实让卢志伟产生不小的生理落差。“那时候不知道自己能坚持多久,也不是没想过调走的事。”
“西席节时,孩子们在窗外为你唱歌;晚上一有空,乡亲们就会来学校坐坐,只是怕你孤单,陪你说会儿话。”纠结了好几次,卢志伟终极还是留了下来。这里边有感情成分,但更主要的是传授教化条件的改进,以及越来越强烈的职业认同感。
近年来,农安县大力实行村落小培植倾斜政策,截至去年底,全县50人以上的100所屯子小学全部建成“温馨村落小”。
聚焦“温馨校园”,农安县投入1.4亿元,加强学校根本举动步伐培植。截至目前,全县村落小校舍已全部肃清D级危房,所有村落小全部采取电暖设备取暖和;配套培植打算机教室、保健室、科学实验室、图书室、音体美器材库及篮球、足球、排球园地。
针对村落小办学条件差、留不住西席等问题,10项政策出台履行:不敷100人的村落小,公用经费按100人拨付;实施村落庄西席轮岗制,新西席下到村落小任教;实施西席做事任期制,评比学科骨干西席,要有在村落小2年以上传授教化经历;将各级培训精准到村落小,让村落小西席接管优质教诲培训;建食堂、建宿舍,让村落小的老师们吃上免费午餐,住上舒适的宿舍……
卢志伟的事情生活状况为之一变。伴随朗朗的读书声,走进连三坑村落小学,只见教室内桌椅整洁、举动步伐完好,西席宿舍温馨通亮、网速也快。卢志伟笑言:“现在咱这儿的条件跟城里差不多。”
目前,11名西席坚守连三坑村落小学,为6个班的67逻辑学生传道授业。
2019年6月印发的《中共中心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诲传授教化改革全面提高责任教诲质量的见地》明确提出,“重点加强村落庄小规模学校和州里投止制学校培植,打造‘村落庄温馨校园’。”如今,全国99.8%的责任教诲学校(含传授教化点)办学条件达到教诲部等部委有关哀求,村落庄小规模学校改变昔日形象。同时,《辅导见地》中强化师资培植的各项政策方法加快落实,村落庄西席报酬不断提高,吸引更多的年轻西席和精良西席到村落庄小规模学校。
竹山县把西席的“五险一金”纳入财政预算,村落庄西席享受差异化生活补助:中央校、村落小、传授教化点分别为每月300元、400元、600元。
竹山县宝丰镇秦家河传授教化点地处偏远,开车到县城要一个半小时,交通、生活不便。58岁的蔡鄂庸,至今仍在这里坚守,“虽然不易,但也劳有所得,人为加上各项补助,每月能有7000多元。”
年轻西席的报酬也在提高。在栾川县重渡沟小学,入职4年的王晓丽,除基本人为之外每月享受州里事情补贴260元、村落庄小学西席生活补贴500元、班主任津贴500元、教龄津贴40元。“村落里条件确实差,但补贴比城里高,算下来每月得手人为3400多元。”
职称评聘也在向村落庄西席倾斜。栾川县规定,村落庄西席教龄满25年,享受高等职称报酬;教龄满20年,可直接获评中级职称。评定时,村落庄西席在从教年限、承担课题、获奖等方面的标准可以适当放宽。
毛光伟认为,年轻西席在屯子事情,面临爱情、交情和亲情的现实磨练,光靠“硬留”行不通。“我们鼓励西席特殊是招聘来的年轻西席流动,基于传授教化成绩的流动不仅能够提升村落庄学校传授教化水平,也能稳得住师资力量。”
2012年起,竹山县建立西席军队高下流动机制,规定新招小学西席全部派往村落庄任教,城区学校涌现空编,一律从村落庄西席中公开挑选。
“在村落小学传授教化成绩好的话,3年往后就有机会流动到城里去。”2019年到竹山县麻家渡镇柿树坪小学任教的宋平说,自己和同事们并不讳言想进城的动机,“这也是有上进心的表现。”
提质
以强带弱,教研协作,远程传授教化,力保开齐开足开好课程
一堂道德与法治课上,讲台下坐着3逻辑学生,但西席梁强的授课工具只有一个——三年级的胡鑫怡。讲完一个章节,给胡鑫怡支配完自习内容,梁强又抽出数学教材,为四年级的两逻辑学生上课。
前两年,这是梁强每天上课的常态。栾川县三川镇大红村落小学共两名西席、6逻辑学生,他卖力个中3逻辑学生的传授教化,另一位西席朱聪敏卖力其余3逻辑学生。在村落庄执教20多年,两人早已习气这种局势。但对一些课程,他们一度有心无力:音乐课上打开录音机,让学生随着唱;体育课就带着在校园跑跑步;美术课开不了……
“一个人复式传授教化,教两个年级,开10门课,尽力了。”梁强说,他们还要为学生用饭等事操心。上午10点钟,课间安歇,朱聪敏忙着洗好蒜薹,切好肉丝,蒸上米饭。中午放学,她炒几个菜,冲一锅紫菜汤,供师生8人用餐。
全面提升办学水平,是加强村落庄小规模学校培植必须啃下的硬骨头。《辅导见地》哀求,强化州里中央学校统筹、辐射和辅导浸染,推进州里中央学校和同乡镇的小规模学校一体化办学、协同式发展、综合性考评。
近年来,栾川县探索建立教研协作区,将全县初中、小学各分为4个教研协作区,以强带弱,捆绑考察。县乡学校之间,各州里中央校、小规模学校之间,共享备课资源,共同提升水平。
有了这些政策支持,梁强明显感到传授教化有了帮手,增了底气。“三川镇中央学校派专人联系大红村落小学,统一开展传授教化管理,包括统一安排传授教化、教研活动,统一进行学生考试。如今,镇中央学校与我们共享备课资源,我们的传授教化水平也得到提高。”
推广网校工程和设立教研协作区,是竹山县提高村落庄学校传授教化水平的两大抓手。全县整合伙金7000多万元推进网校培植,实现校校通宽带、班班配套电子白板传授教化设备、师生大家有网络传授教化终端,以“专递教室”“同步教室”,帮助村落庄小规模学校开齐开足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设立5个教研协作区,履行西席走教、对口帮扶,定期送教送课到村落庄小规模学校。
在秦家河传授教化点,见到蔡鄂庸时,他正带着3个年级的学生参加宝丰镇双坝中央小学廖海燕老师的音乐“同步教室”。视频两端,廖海燕唱一句《小雨沙沙》,学生们跟一句。
“早些年我成了全科西席,也是不得已。”蔡鄂庸说,在没有实施远程传授教化之前,从语文、数学到音乐、美术课程,自己一肩挑,“每次上音乐课,我就带着娃儿们一块儿,南腔北调地唱。”
今昔比拟,蔡鄂庸坦言变革明显,“有了电子白板资源库,讲课就有了参考教案;有了网校,音乐、美术等课程可以让孩子们在线听课,不必担心开不齐课、开不好课。”
宝丰镇桂花小学校长邵传星每周都会去一次秦家河传授教化点,送教送课,也检讨这里的传授教化进度、传授教化质量。“传授教化点虽然只有一名西席,但通过网络同步教室,定期送教送课,西席一对一辅导,现在学生的成绩整体上不比桂花小学差。”
近年来,电子白板等网络传授教化设备逐步覆盖了竹山县所有小规模学校,让传授教化点的孩子们也能受益于在线教诲资源。竹山还在一些特殊偏远的传授教化点履行远程同步教室试点,办理由于师资缺少而不能开齐课、开好课的问题。
从加快宽带网络培植,到发力供应丰富优质在线教诲资源,各地积极探索推进“互联网+教诲”,着力保障村落庄小规模学校开齐开足开好课程,稳步提升传授教化质量。
各地还负责贯彻落实《辅导见地》,不断健全经费投入与利用制度,护航村落庄小规模学校培植提质提速。
过去,经费的事,没少让栾川县重渡沟小学校长万卿操心。“电费、培训费、差旅费等,全要从公用经费里出。每个教室、宿舍都装着空调,可到了夏天,电费支出大,不敢多开。”
《辅导见地》强调,教诲经费投入向两类学校倾斜,并哀求切实落实对村落庄小规模学校按100人拨付公用经费和对州里投止制学校按投止生年生均200元标准增加公用经费补助政策。
重渡沟小学现有63逻辑学生。根据政策,栾川县按每逻辑学生每年600元的标准拨付经费,对不敷百人的村落小,按100人予以拨付。算下来,学校每年有6万元公用经费,加上每人每年30元取暖和费,整年共6.3万元。
“政策落实到位,以前紧巴巴的日子宽松了许多。”万卿舒了口气。
李文强先容,栾川县一方面加强小规模学校经费利用管理,严格实施账目单列、规范管理、合理统筹,严禁州里中央学校挤占小规模学校公用经费,另一方面动员各方力量多管齐下,加大投入力度。
以重渡沟小学为例,在重渡沟生态旅游培植示范区管委会和村落集体支持下,学校聘请2名厨师,办理了外聘职员人为等问题。
栾川县还拨付专项培植资金150万元,为重渡沟小学新建一栋校舍。“学校发展步入快车道,将越来越让师生舒心、家长安心、社会放心。”万卿如今信心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