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硬管/软管
硬管上风是好看耐用,但做起来费劲很多,首先水路一定要设计好,由于转头做好了改动余地就很小,要不就把管子废了重新来过。而且要买专门的弯监工具,没有热风枪怎么都弗成,工具上就要多支出近200大洋。然后是未便利掩护,由于管子都是定型的,拆装什么很麻烦,基本装好了啥都不能动,牵一发动全身,乱动的话接头漏液小心主板报废。
在脑筋里设计了n次管路后终于决定放弃硬管,虽然硬管好看,但实在太麻烦,想到后期折腾的空间,而且硬管靠空想设计的确太费脑,由于管子并不是平面的,是立体衔接,还要考虑高度,以是想在管子买来前设计好管路切实其实痴心企图。于是决定还是先上软管,想法成型后,后期再考虑上硬管。实践研究表明,作为一名小白,我的选择还算精确,由于上软管的时候走管都很费脑,改了好几次,如果用硬管的话根本不可能。
往上随便找的商品图片,侵删
软管的话反正便宜得很多买两米,随便折腾,一剪刀便是一个长度,随便弯折(当然也不能过度),拆装也很方便。便是同样须要设计好水路,而且软管互相交叉得话,会显得凌乱无章,最好避免交叉。下面随便找个买家秀给大家看看,各位老铁看看就好,希望不是值友的买家秀啊,当然比下面的乱的大概多。
2,水冷头
现在水冷头基本都是微水道,或者是喷射微水道的了,靠铜柱或者铜片热交流的基本只有diy冷头了。之前在看这些水冷头构造的时候我就想,高下全铜切实其实定效果最好,上面是亚克力的直接少了近一半热交流面积,但是微水道堵了你也看不到。然后带喷射切实其实定交流效果更好,形成乱流增加热交流效率,但是喷射+微水道肯定要比铜柱或者铜片类型的水阻大很多,流量也小很多,须要配扬程更大的水泵。
微水道越细条数越多热交流面积越大,但也越随意马虎堵塞
总而言之,嗯,上面都是废话。。。。颜值最主要
。。。。。都上分体水冷了,只要不是超频太厉害一样平常来说肯定压得住。一样平常来说肯定是挑个喷射微水道的,配一个高扬程水泵,一个弗成上两个。
3,水泵
不要在水泵上省钱,可能是水冷里最核心的部件了。我便是犯了这个缺点,先买了个一百多的水泵,后来又不得不再加了一个贵的。不仅仅是性能的差别,更主要的是静音,便宜的水泵噪音太大,你总不想玩电脑时边上一贯有马达声吧
反正水泵首先看扬程和流量,然后是是否支持调速,最大噪音多少。。。反正来200起步吧,其他地方都能省钱,这里别想省了。
4,水冷排
建议买铜排是由于水路里散热部件最好都用铜的,散热快是一方面,同时也比较稳定。铜铝混用永劫光会反应可能产生杂质。水冷排个人认为不须要买太贵的,最好的和最差的散热性能相差也不大,紧张是由于水冷排是给水散热的,然而cpu和显卡散热头温度可能偏高,但整体水温不会比室温高很多的,除非你水箱特殊小。温差越小热交流速率越慢,而且散热实在不但依赖水冷排,全体水路实在都在散热,以是比较之下水冷排的影响就没有这么大了。
5,水箱
水箱一样平常来说当然是越大越好,越大整体的比热容就越大,水的温度就很难升上去,散热效果也好。想想吧,如果你用一大桶水来散热,那是不是连冷排都可以省了?不过如果由于机箱体机的缘故水箱体机受限,那还是配一个好点的水冷排比较好。
水箱也有和泵一体,贵得吓人的
其余说一下,水箱实在最好进水口有一根延长管比较好,要不然如果水装的不足满水从上冲下水面会产生很大的水流声,如果有一根延长管直接深入液面之下就会好很多。当然你也可以把水箱装得很满来避免这个问题,但同时可能会导致排气阀无处安装的尴尬。排气阀胆肥的不装也没事,只要系统压力不足大,一样平常也不会崩,也可以手动拧开堵头排气。
6,接头和水管这个嘛,个人觉得接头没什么技能含量,只要不是特殊差用起来都一样。水管当然是选内径粗一点的流量大水阻小,然后接头和水管尺寸要对应。接头只管即便多买几个,想用的时候没有那才难熬痛苦。尤其是90°弯头,和旋转对接头。当然弯头用多了也不好,增大阻力。
7.支架
这是很不起眼但很主要的东西,水泵和水箱都须要固定,必须要用到支架,结果便是这些铁片卖得出奇的贵
这个东西反正有便宜的只管即便买便宜的吧。
利用感想熏染
详细安装过程就不仔细写了,个人根据机箱和个人哀求设计管路安装,软管的话改动方便可以边装边改。个人安装的时候改了好多次,而且中途缺配件先勉强完成了用了一段韶光,初步版本如图
一样平常的管路都是这样走的,从上往下,cpu⇨显卡⇨水冷排⇨水箱⇨水泵⇨cpu
不过由于鄙人舍不得拆映众这用料十足的4风扇风冷散热模组,以是没上显卡水冷,以是以为从cpu跨过显卡那根水管还是有点丑而且累赘。于是决定再改一下(如果用的是硬管的话大概只能就此作罢了)。第二版如图
第二版基本成型了,右边水冷排出水的管子加了流速计赶过一块还是有点丑,而且此时背部的一个水泵还没想好固定方法,见下图。
水泵还没固定
后来又补了些配件,这根突兀的水管简化了,然后把后背又理了下,把水泵固定了,加了个显卡支架,末了版如图
完成版
图就刷到这里,这里分享下个人折腾的思路,鄙人也是刚入坑水冷,大神轻喷。
水冷管路设计要点:
1,水箱位置、大小
水箱是水冷系统里最大的模块了,你必须得找到一个得当的地方来安置它。像上面的itx机箱水冷帖子里水箱都是安装在机箱外的。很多水冷机箱都有设定好的水箱位置,如果没有固定的位置,那你就得想办法创造出个得当的位置来。比如用上面提到的支架
固定在水冷排上
直接固定在水冷排上就未便利安装风扇了,事实上这个支架同样适宜各种风扇位,也可以装在水冷排的风扇表面。不过个人觉得现在的水箱都太没个性了,千篇一律的“病毒”,而且就这亚克力+铝合金的破东西居然能卖一两百。。。反正水冷配件真的都是暴利产品。
虽说是暴利产品,你还是不得不买,没有水箱那你不如买一体水冷了。事理上来说,水箱当然是越大越好,之前看贴吧有直接从水桶里抽水的。。。。想想吧,水箱大到一定程度,那进水温度都是室温(而不是被循环加热的水),那肯定是极好的。不过事实上大家机箱体机有限,而且电脑发热也有限、水冷头的导热速率也有限,水箱适中就好。
详细到我这个机箱上,我把水箱支架装在了这块本来是安装硬盘的背板上。水箱横着安装很不科学,未便利加水也未便利排气,但是个人以为横着好看,于是就选了这个位置。
水箱位置,忽略我一开始贴错位置的水箱减震垫
2.水泵位置、扬程、流量
水冷的水泵都是不建议空转的,而且如果抽进去空气的话会有很大的噪音。以是水泵最好都直接跟在水箱后面,担保有充足的进水,而且一样平常都在底部,防止抽入空气。上图中水箱下挂了个水泵,就导致起初加水时水被抽光来不及加水会空转,而且水如果加的不满的话也会流入空气。
其余卖家建议水泵要垂直安装,个人以为也有道理,如果横向安装转子倾向一侧稳定性和寿命肯定没有垂直安装好,噪音可能也会大一些。然后喷射微水道水冷头还是要合营高扬程水泵,一个弗成可以上两个,其余一定要上可以调速的水泵,全速事情的水泵没有一个真正安静的。
上文已经说过,水泵不要贪便宜,鄙人便是犯了这个缺点,第一水泵虽然数据挺好看,还可以调速,但结果是那根外加的调速线调速后噪音更大,高频噪音十分刺耳,还不如全速运转。后来的故事便是我有了两个水泵
还得给这个垃圾水泵找个位置,并且设计更繁芜的水路。
神奇的机箱,硬盘减震垫恰好用上
幸亏这机箱折腾的空间大,冷排后面的硬盘安装位上我又搭了个水泵安装位如上图。
完美
3.走管
电源线要走线,水冷就叫走管。实在普通机箱走管的办法很有限,不过我这个开放式机箱就厉害了,高下旁边可以各种走管。。。。大大提高了可选择性同时大大降落了难度。实在如果我只用一个水泵也不用自己diy那个装B水箱的话,管路会非常大略,去掉下图中那个三通和下面那根水管就行,水冷排出水直接回到水箱。可鄙人便是这么不走平凡路,非要加点累赘。实在个人也不推举多用这些弯头啊啥的,管路繁芜没什么好处,弯头什么只会增加水泵的压力,紧张目的是令人看起来眼花缭乱的除外。
我的宗旨便是除了必要的管路,能走背后的都走背后,给正面留下最大的简洁,毕竟软管实在随意马虎显乱。
4.稳定性
排气阀
肯定有人会问我这排气阀还有排气功效吗。实在这个排气阀紧张是增加系统稳定性,为了最小化噪音,我把水箱险些加满了,怕热胀冷缩加上水泵导致的管路压力会把管子喷掉,以是加了一小段管子和排气阀稳定压力,同时也方便加水和排气。
过滤器
过滤器是后加的,加得晚了,管路繁芜,而且我倒腾了几次,外加还有个diy水箱,导致末了成型的时候创造水冷头里已经有很多丝状物体了
(微水道水冷头便是这样)而且实在这个过滤器该当加在水泵前后cpu之前,我这位置实在也不对,大家就当反面交材看看吧。这个阀门是跟我的双水泵管路有关系,同时也方便拆装。
5,都雅与个性
独一无二的个性水箱
搞水冷的大致由于三点追求,散热、都雅和静音。实在这个diy水箱容量并不大,还增加水阻,不过紧张是现在市情上的水冷水箱不仅一点个性都没有,价格倒是都不便宜。明明就一亚克力罐子,还卖这么贵,实在坑。
然后灯光和水冷液配色,紧张是鄙人自认为没什么审美,以是用了最守旧的红黑搭配,反正错不了。觉得现在银白色为主色调的主板、机箱搭配也很炫酷,不过个人暂时反正是不买机箱和主板了。
总结
关于显示器:
除了价格其他都很满意。硬要说缺陷的话,个人觉得风雅度还是一样平常,彷佛还不如之前我的25寸2k风雅。。。。难道是由于支架占空间太大,我离屏幕太近了?不过这支架逼格这么高,实在舍不得其余上支架。哦对了,自带的音箱非常鸡肋,只能说聊胜于无吧。
实际体验的话。。。便是屏幕好长,看不过来,须要转头,然后吃鸡的话比之前60hz显示器彷佛流畅了些,反正我基本还是落地成盒的,只是沉浸感和视野彷佛比之前25寸2k轻微强了那么一点点?除了玩游戏,而且要游戏支持,个人以为还是选普通比例的32寸4k吧,毕竟横向的屏幕在大部分时候没啥鸟用,尤其是浏览网页的时候,很鸡肋。
这里顺带说下g-sync显示器的设置问题,除了上面的g-sync功能要开启,还有个地方也要开启,3d设置-监视器技能-开启g-sync。比较搞笑的是,由于这个显示器太长了,这个界面的运用按钮又是在右下角的,恰好被输入法和百度云盘的标记给挡住了,导致我一度以为直接改了就运用了,设置了好几次都创造吃鸡有撕裂
,末了在退出的时候提示保存才成功改了这个设置。
关于机箱:
这个机箱整体还是比较满意的,便是得标配空气净化器/戴森吸尘器。主板的走线是最大的槽点,假如在风扇边开个孔就好了。其余体积还是有点大的,尤其是厚度。
开放式机箱最大的好处便是走管很方便,其余说下右侧的开关机usb模块是用单买的支架转过来的,不然在背后觉得很未便利。然后我有个问题便是,不知道是不是主板问题,我两个机箱的前置音频口都不能用,插上去便是杂音。。。。有没有大神解读下
关于水冷:
如果把显卡也改了水冷的话,那估计最大的上风便是静音了,现在显卡动不动就风扇加速噪声很明显。话说这显卡风扇速率能像主板风扇一样自己调线性吗?然后冷却效果的话,之前6700k超频的之后船长240就很难压住了鲁大师会报警,现在自动超频到4.6Ghz也很稳,待机的时候cpu便是室温,吃鸡的时候50°旁边吧,然后奇怪的是我开两个水泵或者一个水泵对cpu温度根本没影响,大概是水冷头的导热能力是瓶颈了。
然后比较可惜的是,之前tt riing风扇特价的时候50块一个撸了两个14cm的,由于我当时铁了心要上280冷排,结果好看的280冷排约即是不存在,末了还是上了240冷排,风扇用的之前机箱上的。个人觉得14cm的风扇灯光效果要霸气很多,然而现在只能这样了,姑息看吧,或许转头会换两个风扇,要不下面几个里值友给我挑挑?
九州风神魔术师MF120金属RGB机箱风扇玩家风暴系列,声光同步(12CM RGB幻彩风扇)。 三联包399元京东
去购买
Tt(Thermaltake)Riing Trio 12 LED RGB 机箱风扇(12cm风扇3/1680万色/数位掌握盒/语音掌握/色彩同步)789元京东
去购买
彷佛太贵了。。。。还是乔丝伯的比较实惠哈哈
乔思伯(JONSBO)FR-701 彩色版 12CM机箱风扇 (轴心LED七彩变幻风扇/内外双灯组光圈/可电源D口串联)49.9元京东
去购买
写在末了:
作为一名奶爸,韶光实在是太宝贵了,实在一周最多也就玩电脑两三个小时,结果这几周的韶光这两三个小时也没玩上,变成了“折腾”电脑。。。不过折腾的乐趣觉得比玩电脑要好,乃至故意思很多。这一波折腾下来,实在电脑性能约即是没有提升,但不雅观感体验却好了不少。以是又写一篇文章来跟大家分享下。最近还买了个apple watch 4,不过是在没韶光写帖子,而且虽然很好用(尤其是在家可以wifi推送,外出则转蓝牙,微信阅览、语音回答等特殊方便),但觉得也没有很强的分享动力,只能说在,或许安卓手机并不比苹果差,但要说智好手表、蓝牙耳机这样的周边里,像airpods、apple watch这样有极佳体验的产品太少了。
Apple Watch Series 4智好手表(GPS款 40毫米金色铝金属表壳 粉砂色运动型表带 MU682CH/A)3159元京东
去购买
其余个人觉得虽然现在什么值得买看起来更热闹了,但原创部分觉得却更显落寞了,一打开页面,大部分文章热度都很低,很多是随便买个日用品,随便拉点图基本知识都没有就写篇云评测都能发一篇文章,再加上各种媒体号软文,原创频道要找点自己想看的真是太难了,现在估计喜好看原创的值友也少了吧。。。。要不张大妈考虑下,再降落点原创的褒奖?像以前一样,大家都是有分享的希望才发文,而不是跟如今一样很多凑数的水文、软文。以前要看个商品随便一搜就能找到很客不雅观的商品晒单,现在虽然能搜到的数量多了,可参考性却低很多,乃至要从一堆水文里好好找才能看到真正的原创,心伤。一名老值友的感慨,大家随意看看。关于电脑、水冷的部分知识有限,写文章的韶光也有限,估计老例地有很多错字,如有缺点欢迎示正、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