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骗电话录音
诱骗分子:您买的快递有没有收到?
受害人:没有。
诱骗分子:那我们这边查询到您的快递已经丢失,这边会给您供应双倍的赔付。那我们须要您的账号,我们的赔付专员会通过网络会议给您确认,您须要下载一下会议软件。
电话里,诱骗分子假扮快递物流公司客服,以网购快递丢失给用户赔偿为由,勾引受害者下载网络会议软件,进行诱骗。不久前,山东淄博的李女士就遭遇了这类诱骗。
受害人 李女士:当天下午,我接到一个喷鼻香港的电话,他说我网上买的快递丢了。我还真是从网上买了东西,以是我就相信他了。
李女士说,诱骗分子将她拉进网络视频会议房间里,这里既有自称的快递公司赔付专员,还有所谓银监部门的事情职员,他们勾引李女士打开网络会议软件中“共享屏幕”。
在点击了诱骗分子供应的链接后,被提示须要验证支付宝账户信息,随夹帐机便吸收到的转账验证码。还没来得及多想,李女士创造自己的账户被相继转走了13万元。
江苏常州的小韩不久前也碰着了类似的诱骗。诱骗分子假冒某金融机构的客服来电,哀求她注销校园贷,并称如果不注销的话,会影响到她的征信。在得到小韩的信赖后,诱骗分子勾引小韩在手机高下载了网络会议App,称这是为了便于辅导小韩能尽快注销校园贷。
常州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潞城派出所民警 卜雅倩:此类诱骗中,骗子勾引受害人利用远程会议软件内的共享屏幕功能。一旦受害人利用此功能,纵然诱骗分子不主动讯问,也能看到受害人手机上的所有信息,包括输入密码时跳动的字符、收到的验证码等,从而转走受害人卡内资金。
在两个多小时里,小韩一贯和诱骗分子通过网络会议软件沟通,而“共享屏幕”的功能一贯是打开的状态。挂下电话后,小韩创造自己的账户被转账了15次,累计金额高达16万多。目前,警方已经备案调查。
警方提醒,诱骗花样繁多,涉及被陌生人哀求下载软件、转账等操作时,可甚至电公安部门确认是否诱骗,以免财物受到丢失。
“共享屏幕”被利用
用户手机支付密码遭偷窥
从国家反诈中央获悉,近段韶光以来,网络视频会议软件被电信网络诱骗频繁利用,个中“共享屏幕”成为诱骗分子偷窥用户隐私信息的手段。而调查创造,目前网络会议软件中普遍供应了“共享屏幕”功能,但在安全设置、隐私保护等方面,都存在隐患,亟待加强戒备。
在手机软件运用商店检索“网络会议”,便涌现大量的App推举,个中不少App都将“共享屏幕”功能标注在显眼的位置,乃至以此为噱头进行推广。
和网络安全工程师对下载量较大的近十款网络会议软件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在“共享屏幕”功能开启时,用户纵然将手机网络会议界面切换出去,手机上的一举一动也都会实时通报给网络会议中的其他用户。
网络安全工程师 葛健:他每一步操作都会在屏幕共享里边涌现,在诱骗真个屏幕上都能看到。比如说我们可以收到短信,然后在“诱骗端”也能看到。
“共享屏幕”中,除了手机短信等主要的个人隐私被诱骗分子轻松捕获,用户主要的支付密码,也一览无余。如果支付密码被对方不法分子看到,变很随意马虎被盗号。
专家:“共享屏幕”
莫让个人信息“裸奔”
据网络安全工程师先容,“共享屏幕”功能系网络会议软件研发初期时供应的一项做事,该功能可以在不同的电脑PC端,展示包括PPT等在内的会议干系材料,而当在智好手机上利用网络会议软件时,“共享屏幕”功能极有可能造成用户的个人信息被透露。
梳理近期多地发生的网络诱骗案件创造,诱骗分子为勾引用户下载网络视频软件,会根据不同用户的特点来编织不同的场景。有的会假扮司法机关的事情职员、有的会扮演金融做事机构的客服、有的会用快递丢失进行赔付为诱饵,而终极都会让受害者下载可以供应“共享屏幕”功能的网络会议软件,目的便是偷窥用户手机上的隐私。
网络安全工程师 葛健:诱骗分子用“共享屏幕”,可以在远程会议的时候供应钓鱼网址,并且在你访问钓鱼网站的时候,直接通过“共享屏幕”的办法直接获取到你收到的短信验证码信息。
对付陌生来电,网络安全工程师提示:牢记不要点击干系的链接或者下载所谓的软件,更不能直接加入陌生的网络会议被进行“遥控”操作。而相较于目前广泛利用的“共享屏幕”功能的网络会议App,创造,有部分的社交平台也可以供应“共享屏幕”功能,但在用户利用手机短信、支付等界面时,社交平台会通过技能手段进行屏蔽。互联网法律学者指出,网络平台在供应新型做事时,应该加强用户的隐私保护,通过技能手段戒备不法分子钻空子。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央副主任 朱巍:在“共享屏幕”的过程之中,个人信息基本上是一个“裸奔”状态。而且这个信息一旦传播出去之后,对方可能一截屏就完备撤回不了,对当事人来讲,个人信息危险是非常高的。可以说没有任何保障,没有技能上的保障,这种App功能是不能够实施的。
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马 力
来源: 审查日报正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