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来的路上

现代诗董喜阳  风有着谦逊的样子 休闲娱乐

我并不设防。
从动词,形容词,名词

到无法确认身份的你或他

相爱相杀

——董喜阳

本期图片:折耳兔

风有着谦善的样子(组诗)

◎词语来的路上

词语来的路上

我并不设防。
从动词,形容词,名词

到无法确认身份的你或他

相爱相杀。
选择中的对与错

请你去祭坛中辨别

牛羊的叫声。
虚无的出差重来

没有节制。
载满措辞的

列车,司机的神色不见得好看

正是搭客,忍气吞声

用一张带有仪式的脸,给足了所有

人的面子。
一个胆小的人

只需遮挡半边脸

就可以包藏一截风尘。
现在

如何进入一首诗,或是成为速效药

我并不知道

也请你前来。
自便。

词语的任何赴宴,韶光无需

关照我们

◎起风了

车子开得很慢,车窗外的

光变换着感情,想要挤进来

一种巨大的慵

我们以无用的手攥紧缝隙

鼓噪起伏涨落,潮水煽惑双耳

浪花从收音机中喷溅出来

寂静在歌唱——起风了

头一次,我见识到风有着谦善的

样子,紧张的嗅着光芒中的事物

低调的情状大多讨人欢畅:

钢铁生着自己的锈,桥洞沉默着

你的穿行。
我们的爱情

在风起前的瞬间,神秘地

令人敬畏。
起风了

哦,风越吹越大了,而声音

却越来越小

◎生活说话

比悲哀更悲哀的故事

正是悲哀的外套,悲哀的鞋子

并非故事的金身

哽咽、哭泣、悲鸣,电影院变成了

教堂、寺庙,或是慈善机构

假装没有器官的人

像我,却为白云、流水、森林

拨弄眼睛这一受伤的池塘

云雀起初在心里叫

现在却成了自然的琴师。
一次

叫声仿佛一次推拿的反复

收受接管我们的位置

从来都是空的。
浩荡之悲哀

将它添补,悲哀是学不来的

比如我在练习堕泪

殊不知,千余剩骨,风雨

是一辈子的事情

◎无形锁

石头坐在草上,风吹不动

三月的风柔和了起来

吹淡了云烟,收拢了鸟鸣

天空取出玉轮

这把硕大的手电筒,夜沉了

柔情的夜如崭新的抹布

稍一用力,即可拧出水来

石头拴在心上

它的脸由热变凉

万物的体温不才降。
那个过程

水流怀抱礁石

一块礁石呢,俨然一块腕表

一座年久失落修的孤岛

一个过去的我

一个现在的我,在岛中静默

张望,脚下是巨石翻滚

我们的年事,源于韶光深处的

一把金锁,轻易的

扣住了我们的手脚

◎沉溺的时候

谁在春天里攥紧悲鸣的烟道

以肉身拦住腾挪的云雾

我们的欢愉离嘴半尺,像挂在

空气中的往事

念旧的人大多都是韶光的

天敌。
那些伤痛

困苦、贫穷、屈辱,多么像

深秋的大地背着落叶的

尸骨。
有故事的你

也和春天一样,纸短情长

东风拂面,春光妖冶

我爱这东风

它们个中一半的春裹住

我的嗟叹,而风

正在翻阅泥土,仿佛是卯劲

浏览我的简历

◎落叶日记

一滴糟糕的墨水,写不出我的

坏感情。
内心烂透的苹果

有着坚硬的核,以尘埃为保护色

对抗虚无。
虚无的账目

韶光对它的清单

透明的萝卜在表盘上旋转

这是一支对付过去的

舞蹈,并不动人

音符的示弱显而易见。
持续的

如刀尺切割的美妙之音

半空到地表:嘀嗒,嘀嗒……

任何的雨水一滴,提前

做好了遁世的准备。
那翻转

正是口中衔着的信条

如此不多的一天,美好的仿佛

日历的扉页:堆满落叶

◎透析

隐蔽肉身最好的地方

是人海,芸芸众生

隐蔽树叶最好的办法

是树林,再大一点的森林

一块木头吊颈挂肉身

或是树叶,像是深秋哼着一首

荒凉的歌谣。
那声音中

躲着一滴树上的水

来如风雨,去则无声

我想把自己比喻点什么

烘云托月的操盘手

或是现实的仇敌?可能

我们什么都不是。
只是一个

惯有的名字,在石碑上

涌现,又被橡皮擦掉

更或者,我们

便是大自然的力工,晚风中

倾斜的十字架

被薄暮托起,还是被黎明

轻松的扶正?

◎另一种鸟鸣

喝斥彻骨的寒意,是你

转面向我。
镶于韶光的镜框

我是深谷里的鸟鸣

盘坐在日头之上。
对着空气虚无的

参与吹口哨,途经的农夫

是我。
穿着夜行衣

隐身术在体内滚雪球

一场盛大的白

像我出门时拎起的旷野和鹞子

崇奉

穿着素服不吃斋饭

敲木鱼的

不诵经,庙里的钟声被净水

洗过,像是苍白的

裹脚布

一盘红烧肉充当时令的

胃的巫师。
我喜好

方丈,顺着风的年长的方向

摸僧衣

灵魂开业的鞭炮声

霹雳啪啦

◎辩证法

一颗麦穗对地皮的忠实

不完备是头顶跌落的胭脂

而是脚下,袒露的脚掌

它以金黄舞蹈

用爱慕于山川与水的姿势

依偎尘凡,眇小的事物

我愿是那个

种花生的农人。
终日以

翠绿纠正生平

却要与惨淡孤独终老

◎布道者

我们与自然的互助

以白云为线。
用蘸有蜂蜜的

手指划界,它嗡嗡的

响动,将是我们高扬的号角

我的王权,不以阳光

为座驾,不用鲜血探求

江南,草长莺飞

我啊,像驯良的鸽子

与万物建交

洁白的手帕拭去脸上嬉戏的

风霜。
我的杖

是击打石头后轻松的水流

◎火焰与灯盏

清晨,所有的事物都是低的

贴着湖面的飞行

几声鸟叫,撑起内心干瘪的

帐篷。
动作是慢的

到达高空的达官显贵薄的

仿佛轻雾

笼着诸如我等平民百姓

我们的肃静,像

受过教养的花朵,丢失过

自满感的秋风,一种冷寂而

内向的道德与美

如果要点火,我希望是敏锐

与进步的火焰

绝不做颠三倒四的灯盏

◎雇佣的风霜

键盘上敲不出荒野的呼声

它在温暖的吊床上

发出泥泞的声响。
呼声是

指尖集结的血液,射向

自然复辟的毒箭。
绳索是粗大的

正值壮年。
它像旷野低垂的

星辰,穿越真理的隧道

我瞥见雨雪袭来

阴郁被点燃,原形是

隧道那一头擎起的光和火把

我受雇于迷乱的稠浊

藏钱在真理的

酒袋,我的头逐渐靠近君主

他高举的刀具附近

来吧!
如果是不甘寂寞的

搪突,我占尽上风的

道施,苍白的号角之音……

◎双面胶

一匹马趟起尘土,一群黄鹤

杳无音讯。
一只松鼠

披着僧衣在街上横行,抓捕的人流

涌动,它们热爱的事物

相继倒戈。
人们却不会再为更

火热的诚挚低头

你说,不会再有天子,穿着新装途经

广场。
辽阔而无限的掏空

我并不用极。
马和黄鹤、松鼠

都保持了阐述的态度

我们并不须要,对生存的环境

做出修补。
城堡或是废墟

叙事的逻辑

从来都没有改变。
仿佛此时

我站立,要远行

也只是我的屁股出的一个小差

从一把椅子到其余一把椅子

◎影子

跟我生平的

除了将要燃尽的出身,便是影子

它喜好在暗处,和我成为一体

我喜好光明。
喜好在丛林中

听风声,并目睹

无数枝条切割虚无的镜像

破碎与支离

被所有教材丢弃的部分,源于

我体内无法清扫的

缄默的问命笺

我的影子很薄,像一张白纸

没有此致,敬礼

更短缺“见你如面”的开场白

穷其生平,我

无法破译的并不是宿命,而是

一张白纸正反面之间的

弦外音

◎饥饿之年

河流又搭上时令的顺风车

抖动的双脚仿佛一张嘴

以蠕动的唇

吞噬着地皮。
地皮的上面空而凉

孔子忧闷的脸顺着光阴的曲线

从古至今,拉得很长

天地间,一只蝴蝶拖着病体

在蜜罐中翱翔

它们奔跑的翅膀彷佛在点燃,又彷佛

是熄灭。
一个人,天地间的

一盏烛火。
站立成

人间色调。
一只碗裂开

冷暖的花纹,仿佛以唇的形状

说着道歉。
我以比喻为晚安

让饥饿的人保持就寝

顷刻间,河流涨红了脸

◎故梦

原来统统都没有内容

你只是空欢畅。
找寻了什么

失落去了永久

墙壁的白,是自带的表情

微笑或是忧闷

一张画代替不了太多的内容

它像出生婴儿的产房——繁盛热闹繁荣中

有沉睡的事物。
只是它

偶尔的遇见一种遮挡,阻力

比如墙。
温热的

躯体成为墙的一块胎记

木质框子却是心软的存在,搭了

一把手,它有了梦

梦,多么不规则的戒指,在

人的影象中,一场

旧式婚礼令人怀念。
格子里

有人的笑声悦耳,有人的

哭泣拉着长音

◎雨中铭

在人们卷起裤管之前,雨就来了

此时雨是少年的脚步

猛撞,稚嫩。
带有皎洁的预警

一滴雨水跌落前

对另一滴雨的作业有足够的储备

带有同一气味的物体

总是要在被地皮收受接管前,相互

认识。
行人的脸

暂时成为它们彼此先容的场所

雨水总是干净的

在落地前宣誓,成为圣洁的一种

只管很多雨水顺着我的汗毛这末了的

建筑,稠浊成下水道的附庸

正如我们的回顾

总是空想的回放,却是现实的

蜂拥的背离

◎第三个梦

断崖式降温的清晨

各种衣饰上演幽美的舞蹈

先是羽绒服、棉服,而后是风衣、短袖

从早上到中午,卸了红妆

上了淡影。
我的眉间雪

留有均匀的厚度,仿佛昔日的刘海

遮住了天下的幻象

面对统统打乱了的秩序

一首想不通的诗,在此时有了

保留的必要

修辞、意象、技巧、措辞……

哦,多么轻佻的罗列

像极了我的第三个梦,于昨晚

前两个梦境涌现之后

◎放牧自然

涛声扰梦,月光穿着防水风衣

翻越了城墙

夜也倦了,在韶光的草垫上打着盹

这是牙里的蛀虫愉快的午夜

小松鼠,入了一回寺庙

上窜下眺的觅食,嬉戏。
短缺

当心的风声,放它们于盲区

没有令人舒泰的长椅

椅子下面的草顶了上来,不合

适宜的隐秘的探险

我开始担心,腹中略感饥饿的异类

如何完成阴郁中险恶的闲适

或许,这是一种忧天

——当我的幽石遇见你的静水

我的蓝墙绕过你的粉壁

◎态度

捧着松烟找你

潦倒的枯杉下,一茬草顺着风

拂袖而去。
留下树影可供选择的失落明

再一次预备我的别离

忙乱的水流中,你的现实如此

像山坡上箕踞的杜鹃

晚安。
请把稳我倒车的方向

粗率的手势逆转

把两座狭隘的山峰揽入怀中

我手中有微弱的烛光

像纵逸的热量

起伏内心积郁的波澜

我是这样的爱着

宁肯做受排斥的火焰,在风雪中

藏匿本性。
绝不做

闲庭中发热的钨丝。
请把稳

【诗 歌 点 评】

辛夷(四川)

董喜阳的这组诗让人面前一亮。
墨客把平凡所见的意象与景致转化成内心敏锐的听觉,在措辞的旅程中跳脱自若,来去如风。
节制的情绪开释,细致与敏感的语感让诗歌的语境朝向于向纵深处的挖掘。
通过对瞬间与细微情境的捕捉与放大,达到一种以小见大,以微知著的文本效应,不经意间就撩动了读者的心弦。
“一颗麦穗对地皮的忠实/不完备是头顶跌落的胭脂/而是脚下,袒露的脚掌”禅意与哲思的适当加入,则让这组诗于洒脱灵动外有了人文厚度。

董喜阳,1986年生,吉林九台人。
吉林省青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卒业于鲁迅文学院第三十四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青年作家班),长春市作家协会诗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诗网第五届签约作家。
作品见于《诗刊》《中国作家》《扬子江诗刊》《星星》《作家》《大家》《北京文学》《青年文学》《美文》等,作品曾被《青年文摘》《作家文摘》《诗选刊》《散文选刊》选载,曾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墨客新锐奖、关东墨客新锐奖、长春文学奖、诗歌月刊诗歌奖、鲁藜诗歌奖等,著有诗集两部,现为诗歌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