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是由中心和边缘组成,中心与边缘是辩证统一的。没有边缘的映衬,中心很难彰显光辉。处在中心固然辉煌荣耀,处在边缘也可以释放其光辉。

  没有漫天繁星,月光再皎洁也是孤独无依的。没有边缘,中心再好也不被注意。

边缘作文-边缘话题作文 知识百科

  边缘不仅是为了映衬中心而存在,还为了成为而奋斗。一代喜剧之王——周星驰,成功的背后隐藏着多少血汗?他刚出道时,无人欣赏,仅仅在别人的电影中充当“路人甲”的角色。可是,周星驰不甘心整天为人“跑龙套”,终于在一次试镜中受到导演王晶的赞赏。周星驰作为边缘时,为了映衬中心而存在,成为中心时,更加显现出他的价值,他的经历激励了无数影人为了成为中心而奋斗。

  香港功夫明星成龙,刚出道时给别人在功夫片里当“沙包”,上场五秒就要“被”打倒在地。可他有远大的抱负,凭借自己的功夫和演技,把中国功夫同幽默喜剧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终于在全世界掀起了“功夫热”,并成功进入好莱坞。由“沙包”到国际巨星,成龙成功诠释了“边缘”到“中心”的传奇。

  只要努力,处于边缘的人成为焦点不是没有可能的。生物学家童第周少年时门门功课挂红灯,是班里的“边缘生”。在同学们的冷嘲热讽下,在老师的“恶语中伤”下,童第周暗暗下定决心要成为优等生。他每天晚上都在学校旁的路灯下学习,夜以继日,无论寒冬酷暑,他都坚持了下来。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他最终成为了一名伟大的生物学家。

  爱因斯坦小时后上手工课,老师要求做小板凳,别人都做得好精巧,只有他做的凳子歪歪斜斜,大家都嘲笑他做的板凳是世界上最丑的,可他认真的说:“这个凳子比我先前做的四个好多了。”老师从他的眼里读出了努力,断言他将来必定大有出息。正如老师所料,爱因斯坦凭借自己的努力发现了“相对论”,并多次荣获诺贝尔奖。

  这两个人的成功经历向我们展现了由边缘到中心的传奇。相比之下,我们当今的中学生,只顾着自己当前的安逸生活,不肯用心于学习,对家长和老师的谆谆教诲置之不理。他们现在正处于边缘的位置,倘若他们在这么下去,他们永远只能在边缘的位置上徘徊,只能对中心望而却步。

  只有努力,现在处于边缘的你才能站在将来的中心!

  篇二:城市边缘的家乡_800字

  总是喜欢把自己从小学生活的地方叫做家乡,即使它并不是一座单独的城市抑或乡镇。它不过只是一个矗立在城市边缘的厂区罢了,纵然是这样,我依旧为它冠上一顶自认为美丽的帽子——家乡。

  记忆里的冬天,这里是纯白的。早晨因为亮眼的银装而兴奋地带上铲子和小桶乐呵呵地上学,班主任总是仁慈的,早晨的两节课带着我们从学校后门悄悄溜到篮球场上玩雪。我总哎用手去搓那些雪,它们在指尖轻轻滑动,然后像断线的珍珠那样散落一地,一部分在指尖消融。不知不觉间已是第二节课间,回到学校才发现手早已被冻得紫红了,这时值班室里的奶奶会适时地给每个同学递上一碗红豆汤圆,玫瑰糖在水中溶成暗红色,微香袅袅。吃完三个香甜的红豆汤圆,再把淡淡的玫瑰汤喝下,液体顺着嗓子滑向胃部,寒意早已消失无踪了。继续精神振奋地上课。

  当肚子的“咕噜”声伴随这下课铃适时地响起时,晌午的暖阳已开始化雪了。同龄的孩子和我一样雀跃地奔回家,脑海里满是母亲做好的香气四溢的午餐。

  回家的路上有三条梧桐小径,青石路上长着斑驳的青苔,头顶的枝梢树叶早已落尽,只剩下几只未觅到午餐的麻雀停在那里陪老树做伴。

  这条长街的尽头便是我家。

  走过最后一个转角,浓烟扑面,里面夹杂着肉香和松枝的香气,从前我是极度讨厌着烟味的,而今,它却成为我回忆家乡冬日的一个标志了。

  家里的门虚掩着,隐约可见母亲张罗饭菜的背影!

  现在想来,那时是幸福的,在那里生活的十二年幸福一直停留在身旁。

  而今昔日一去不复返。又是一个冬天,没有了儿时的白雪,没有了枝梢的麻雀,没有了弄堂的浓烟,心里失去了过往的那份童稚,多一分成熟的心态。已经不再如从前那般欢快了,随之而来的,是怀念。

  时常弟弟会对我说,姐,还有一年我就可以不用待在厂里了。我浅笑着拍拍他的肩,曾几何时我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吧?当我离开家乡,来到这个充次着各种欲望的城市里时,我开始怀念那个纯粹的地方了,也正是因为这样,我才喜欢执着地把着童年生活的地方叫做家乡。城市边缘的家乡。

  篇三:生命在边缘徘徊_750字

  “成功过,失败过,却未曾放弃过”。也许这就是生命。

  进入了高三,一切都在改变着,一切显得是那样的突然,总让我措手不及,每天那紧张无序的生活和接续不断的失败,让我有种从未有过的感觉累。我不知道“放弃”这个词语在我的脑中到底闪现过多少次,可我请始终无法用行动去“完美”的阐释它,我不知道我在顾及着什么。时常想:在这样的环境里像我一样的边缘人到底有多少。

  为什么梦有时是那样的真实,有时却又那样的遥不可及,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间我会冒出那么多理不清楚的疑问,问多了,得地的答案总会让自己更加迷茫,面对过多的决择我想我只会这样。

  高三的夜晚,每天都是这样的安静,教室里除了那均匀的呼吸声和笔与纸接触时发出的摩擦声外,再也听不到任何多余的声响,我在为自己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感到庆幸的同时也感到内疚。看着那一双双疲倦的面容,那一个个埋头苦读的背影让我感到惊异也感到恐惧,惊讶于他们的执着和坚定,仅仅是为了那个目标上大学,恐惧于自己的未来,恐惧于他们的执着让我的梦想更接近破灭。

  闲适的心与高三的紧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次又一次的考试,让那颗紧张的心慢慢地变得安然,我惊讶于自己的堕落,但却不愿意去承认,每天早晨早早的做在教室里,让清晨的宁静来洗刷内心的愧疚,书摊开在桌面目不转睛的盯着书面上那密密麻麻的文字,脑海里却飘荡着昔日的嬉笑。心已成了那断线的风筝,在挣脱了七月的束缚后,却慢慢的落回了地面,无法像那美丽的蝴蝶,再次遨游在蔚蓝的天空中。高三的宝贵在于岁月的短暂,短暂的时间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流逝了三个月,三个月了,我依然无法让那颗不安分的心安静下来。总有一种期望:让记忆中的某一段,突然的从脑海里消失。可是内心的世界,始终无法容纳他人的介入,复杂的心情和内心的矛盾,只有在黑夜中才能够剖析清楚,我有一次剖析了自己,却不知如何去弥补,剩下的时间真的很少,想做的却没做总是那样的多。

  篇四:行走天马行空的边缘_450字

  我是个不切实际的孩子,我总是拥有很多不可思意的想法.

  我是个快乐的女生,如果学会快乐是一种学问.我应该学得不错.我的青春也掺杂了淡淡的忧伤.看到了任何东西我都会进行联想.然后,触及了心灵深处的那一份感动,然后,我开始忧伤,再而,哭泣,天知道,我不是个善于哭泣的小孩,很小的时候,我总会看着同龄人为了想得到某些东西而大哭,博取有些人的同情,然后,就会很轻松的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我不是这样的小孩,我的哭泣,不是用来博取任何一切有目的性的.我只是一个孩子,我还拥有喜怒哀乐,然后我很自然地发泄出来,完成我的情绪变化.

  我的性格,很多人都说不清,我只是一个拥有两面的女生,我不想刻意地去装.得到很多人的赞同.

  我只是我,我没有装的天分,我只有简单的地点,人物,和简单的一切,只是这样而已……

  我是快乐的女孩,我可以傻乎乎地笑,仅仅快乐,我也是一个忧伤的女孩,我可以无目的地哭,就只是因为有人吃了我爱吃的苹果.

  我就是我,世界上只有一个,也是独一无二的那一个……

  篇五:人生如边缘征途_900字

  人生一如行走在边缘的漫漫征途。生活中常有两种相反的力量在攻占我们的心,向左向右走,全听从心中的那个得胜的力量。我们走到交叉路口,左路纸醉金迷,右路清贫质朴,此时该如何选择?心中一缕精神血脉会告诉我们:向右走。但这背后又有阴森狡诈的声音告诉你:向左走。那你到底会向哪儿走呢?别那么轻易回答,有可能你还未真正遇到过这种情况。我们背着包袱一直前行,而每过一段路就有一个你要面临的选择,有的选择你也许从未在意,比如:把捡来的钱收入囊中;随手扔掉糖纸;鬼使神差地偷抄别人的试卷……这也就是你边缘征途的一小段路。在交叉口,你选择了左路阴暗。

  我们都是旅行者,匆匆路过这世界,一切就如白驹过隙般那么容易消逝。我们路过别人的人生,而别人也同样路过我们的人生。我们不断徘徊在左路右路之间,有时我们累了,干脆不选择了,但时间还在流逝,你的不选择不也成了一种选择吗?人生有时就是如此无奈。它是一段边缘征途,谁都无法延长它,更无法缩短它。

  也许有人会问:“人生为什么不像一场梦呢?”梦是虚幻的,不真实的,而人路过后留下的痕迹是那么清晰,怎么能说它是一场梦呢?人的汗水渗到土地里,气息弥留在他所走的每一个角落,所以,人生更像旅途,一段漫长的旅途。这世界上的家只是或简陋或豪华的旅社罢了。

  朋友,你蓦然回首会发现你的征途确实面临太多选择了。你左右为难,眼花缭乱,背着行李不知去哪儿,此时你应听从心灵的指引,不要被欲望所蒙蔽。你常游走于光阴的边缘,有时你好想放弃,而又不能放弃。你有时走得快,有时行得慢,那是因为你选择的快慢不同。当你陷于两难间时,你就会发现,人生真的像边缘征途,不断选择,不断行进。

  现在,我们都是边缘中途中的旅行者,要想让旅途无悔于己,无愧于心,就用心聆听那一缕精神血脉的指引吧!

  篇六:活在现实与梦的边缘_550字

  远远的有一种白纱似地雾,朦朦胧胧,遮盖了那些底下汹涌的黑色河流,呈现出一片安宁美好。——题记

  最近一次在半夜醒来,睁眼看着墙壁,闪着淡黄色的光,跳着布帘的影子。哦,车顶直射进我的房间里。

  像梦里的一样,墙壁变成金色,有一种说不出的美感。

  我是一个"夜猫子〃,带有近视的双眼却能适应黑暗里的一切。或许其他人厌恶着午夜的黑暗,甚至害怕它,只是,我却偏爱这时刻。

  站在客厅的窗户前,不开灯。马路被渲染着晕晕的光辉,临街的行道树被风扯得有些力不从心。四面都是寂静,似乎是一座古老的小镇,所有的一切都沉沉睡去。

  我感觉像是在梦里,懵懵懂懂得与梦里面的一些景象交叠着。那里有树,有路,有房子也有灯,只是一切都龙这层淡淡的乳白色灯光,显得静谧安然。

  我知道这就是梦与现实的区别,梦里的一切都镀成了柔和的颜色,而梦外多半是孤寂清冷。

  时针已经指向了午夜十二点半。还有五个小时,太阳又要普渡众生了。而我,如千万个之前的日子里的我一样,继续着学习。按着家人设计的程序,一步步去完成。乏味的单调。

  我的世界有什么呢?各种封面颜色的试卷,飞来飞去,像失控的飞机一般。只是,我不会悲伤。世界上有很多如我一样的被练习册覆盖着的孩子。呵,有那么多人陪我住进白色的房间,怕什么呢?

  再次看向窗外,依旧恬然。是城市在做着美梦吧。

  此刻,夜色如水,一片清朗。

  篇七:花开在梦的边缘

  梦与现实之间仿佛有一堵无形的墙,梦在那一边,我却在这一边。

  成长的蜕变让我们慢慢看清生活的真实面貌,昔日的梦境淡去,我们开始更重视果实而非花朵。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曾做过自己的“黄粱梦”,而每当梦醒来,便是瓷枕冰凉,梦去无痕。

  我不是卢生,无法感悟到人生如梦后,彻底放弃执念。我宁愿相信梦与现实的距离是我穷尽一生也无法碰到。仅仅如此,亦足够。我相信梦的边缘会开满美丽的鲜花,芬芳依旧,既不凋零也不枯萎。

  袁隆平曾做过美好的梦,梦里稻秆像玉米杆一样高,稻粒像花生一样大,人们围坐在稻田里,脸上溢满了笑……这样的梦如同大跃进时期的宣传画一样,美好却不现实。但再不现实的梦,也是梦。就如诗中所说:“梦是起点而不是终点。那是梦,所以启程,那是梦,所以起航。”

  我们明知许多梦无法变为现实,却知其不可而为之。因为还有许多的人要证明,有些执着不是徒劳!

  就是这个含有未知因素的“有些”,让古今中外执着的人前仆后继,才有了供给千万人的超级水稻,才有了照亮黑夜的电灯,才有了自由民主平等……那些执着的人,虽无法把梦幻变为现实,却在梦的边缘见到了鲜花,把芬芳的理想带入了生活。

  梦是多么美好甜软的存在。无论生在何方,无论经历多少沧桑,都请将梦小心地放在心理最容易触碰到的地方。不需太多的浇灌,也用不了多少阳光,梦里的花就会开得明艳动人、芬芳欲滴。

  张爱玲曾经说:一个女人要想永远年轻,一是生活安定,二是心里不安定。所以这个在心放养着野马盛开着野花的女人,从不远去也不曾老去,永远活在梦与现实的边缘。

  当我们学会用双手掂量生活的重量,当我们不再欣赏鲜花而寻找果实,请不要忘记,不要忘记那个遥远的不会实现的梦境。心中有梦,一切的追求才有意义;心中有梦,生存的一方天地才会变为生活。

  对梦的执着不一定是徒劳,也许未来的某天,就能达到梦的边缘,突破无形的阻挡,那便是梦的芬芳。

  篇八:爱与痛的边缘

  看完这幅漫画,我陷入了沉思……

  爱这个社会,因为她养育了中华儿女,创造了和谐的家园,培育了优秀的人才……痛这个社会,因为在五千年辉煌后的今天,她已经被她的儿女们破坏得面目全非,让世人难以生存……

  当今时代的人们,身体越来越胖,心胸越来越窄;胆量越来越大,正气越来越小;职位越来越高,学问越来越少;权势越来越大,威望越来越小;学历越来越高,素质越来越低;这无疑会给我们的社会造成巨大威胁。在激烈的竞争中,人们早已忽视了实际性的东西而只注重外表的虚无,在无意中会给社会造成另一种污染。

  与此相同,现代的青年学生也存在重大问题,如不采取行动来扼制,也会形成对社会的污染。比如:知道艾青的人越来越少,知道爱情的人越来越多;知道井冈山的人越来越少,知道景岗山的人越来越多……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祖国跨出世纪的接班人由于生活富裕,压力小,逐渐形成了素质低,能力弱的特点,必将给社会带来危害。

  有人感叹,中国的素质教育怎么把学生的素质越教越低。漫画中,两人对骂,唾沫四溅,而最终造成了对社会的污染,这是素质低下对环境的污染,是人类无耻的活动对社会的污染,是人与人之间斤斤计较,破坏和谐共处的污染,这种污染不禁叫人心寒。

  我爱孙犁,爱他心中那个和谐的社会,因为和谐才是美,才是未来最清洁的支撑社会发展的能源。

  雅斯贝尔斯曾说:“我是有罪的,因为当罪恶发生时,我在场,并且我活着。”如此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有罪,因为当我们生活的家园在遭到污染时,我们在场,我们活着,可是我们却无动于衷,这是何等的可悲,我的心痛了。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其实,要防止社会遭受污染,要做的不多,只需用我们的爱来维护,来创造。

  雪莱说:“道德中最大的秘密就是爱。”梵高说:“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欣欣向荣。”站在爱与痛的边缘我们要学会用爱去创造和谐,而不是去痛恨社会中的另一种污染……

  篇九:泪与笑的边缘

  我静静地伫立在秋天的黄昏里,满心所感的是一种近乎痛楚的凄凉。秋风灌满了我单薄的衣袖,让我白色的衣角在风中瑟瑟地舞个不停……

  从六月以来,我一直在压抑与痛苦中落魄地走着,我常常无缘无故地乱发脾气,然后独自一人望着寂寞的天空发呆。在很多时候我偏执得几乎无法理喻,我开始喜欢郭敬明的书,并陷入那些浸满忧愁与伤感的文字中不可自拔。

  于是我便开始一篇又一篇地写些艰涩而孤僻的文字,随心所欲地放肆着我的忧伤,甚至有时候我写着写着泪水便盈满了眼眶,然后我把一张张辛辛苦苦写成的文字揉成一团,随手扔在了脚下。

  我常常想我是一个多么不合格的孩子,我犯下的错误看似平常却是如此的不可原谅。晚风一日比一日清凉,直到有一天我趴在桌子上不经意地打了一个寒颤,我才意识到那个漫长而郁闷的夏天不知何时已从我的笔尖下溜走,只留给我微小但疼痛的伤痕。我整天无所事事地想着我曾有过那些不如人意的事情,直到有一天——

  那是一个平常地不能再平常的下午,我正在翻看一本郭敬明的新文集。那些幽默中浸满苦涩的文字组成一个又一个故事,却没有一个有着完美亦或平淡的结局。郭敬明那个爱傻傻地仰望天空的身影弥漫在字里行间,如同大片大片的荒芜。

  我常常想一个经历过这么多痛苦的人该是怎样一副寂寞的面容,但当我的眼帘里映出郭敬明的照片时,我发现我错了!

  那是一张阳光般灿烂的笑脸,充满了青春的活力。那微笑是如此的清澈,如此地富有感染力。或许那笑容背后曾经有过一个又一个辛酸的故事,但他在跌倒的地方又爬了起来,并坚强地一路走了下去。

  我突然发现,其实现在的我不就是处在泪与笑的边缘吗?我的脚始终没有迈进心灵的门槛。

  雄鹰翱翔天空,免不了有损折羽翼之时;骏马驰骋大地,免不了有失足断骨之险。生活在蓝天下,我又有什么理由不面带微笑地面对每一天呢?

  秋风依旧,吹着美丽的黄昏,在天空的边缘绘出了一朵朵如花般的晚霞,我心里想着:那大概就是天空的微笑吧!

  篇十:边缘碎夏

  绵长的风带走时光断裂的痕迹,初夏的燥热与清新摇曳在一千个透明的梦里。

  是谁推着单车,落寞的身影被夕阳拉得老长,背转阳光任影子比星光还孤寂。我们曾经的微笑飘失在融凝无隙的黑暗里,那些无奈小时在清冷的晨光里。是谁开始流泪,黑白相间的冰激凌一点点滑落,抬着头,才发现个,原来一切都会流泪,一点一点被遗忘在流年,我们在暮色中逆光而行。

  都说,回忆是一种笔调沧桑的触摸,终会写老我们的容颜,画旧我们的青衫,流失在青春明媚的伤中,但我却不断怀念着,承认我很念旧。

  夏天是灼热的,却依旧安静。忘记那些什么“有些话埋在心里太久没机会说,等有机会说的时候,却都说不出口了”、“有些爱给了你很多机会却不在意没在乎,想重拾的时候已经没机会爱了”、“说好永远不知怎么就散了”。我不是张爱玲,不是三毛、海子,但我依旧在怀念他们在怀念的。

  仅仅是那些单车,那些绿色,那些阳光,那些笑声夹杂着我们年幼的纯真。想着只要春天播种,整个秋天都是满满的收获,只要世界不毁灭,我们依旧近在咫尺,掌心的温度中能穿越整个夏天。

  一切都过得很快,快的我都无法分辨这到底是梦还是现实,就像我无法想象期末考试这样的,望眼欲穿的暑假竟会让我感到如此堕落;无法释怀那些曾经的人事,躲在回忆的糖中,发现我们早已甜到悲伤,却依旧装着那个无所谓的箱子,盛满我的失望。

  我们似糖,甜到悲伤。

  “七岁的那一年,抓住那只蝉,以为能抓住夏天;十七岁的那年,吻过他的脸,就以为和他能永远。有没有那么一种永远,永远不改变。”

  篇十一:行走在梦的边缘

  终于来到了青海,可算能够踏上我向往已久的青海湖的梦幻之旅了。可出发那天,天公不作美,西宁市区里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湛蓝的天空总比灰蒙蒙云烟要更美丽吧!想到这儿,我不禁有些失落与担忧,与此同时,我心中萌生了一个小小的希望:希望二百四十多公里外的青海湖有个艳阳天!

  车在公路上缓缓地行使着,窗外朦朦胧胧的,小雨与雾交融着,宛如行走在梦的边缘,遨游在蓬莱仙境之中。上了山顶,雾更浓了。乳白色的浓雾在山谷间翻滚着,像轻纱,像烟岚,像云彩一般飘来浮去。一会儿,满世界都白茫茫一片了,偶尔露出山顶。山下的草原变得细腻了,温柔了,别有一番的情趣。远处的牛羊在雾气中若隐若现,更为高原增添了几分神秘。车灯在翻腾缭绕的雾气中扑朔迷离,我仿佛走进了梦中的童话世界。

  快到青海湖了,雾气渐渐隐去,阳光开始普照大地。在青海湖边眺望,苍翠的远山,合围环抱;碧澈的湖水,波光潋滟;葱绿的草滩,绿茵如毯;金黄的油菜,迎风飘香;牧民的帐篷,星罗棋布;成群的牛羊,飘动如云……举目环顾,这碧波连天青海湖,就像是一盏巨大的翡翠玉盘嵌在高山、草原之间。午后,阳光为整个青海湖披上了金衣。那五彩缤纷的野花,把湖畔绿色的绒毯点缀得如锦似缎。此时,那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青海湖,又好似一泓玻璃琼浆在轻轻荡漾……这美丽的神湖,是西海龙王引来的一百零八条江河之水,还是文成公主进藏途中潸然流下的泪?梦一般的传说在梦一般的美景中,这“高原蓝宝石“是多么令人陶醉呀!

  就快离开时,我的耳畔仿佛响起了西部歌王王洛宾的《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她那粉红的笑脸,好像红太阳,她那美丽动人的眼睛,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我愿抛弃了财产,跟她去放羊;每天看着她迷人的眼睛和那美丽金边的衣裳……”

  原来,在那遥远的地方,不仅有位好姑娘,还有那梦幻般的仙境,那梦幻般的湖。行走在那儿,就像行走在梦的边缘……

  篇十二:边缘的禁足

  最后一次的停留,他摆出了最后一个骄傲的姿态,回首,抬头,看了这片令他痛心疾首的焦土。

  三千年前,这是一片焦土,那个傍晚的落幕时分,一片厮杀声,或许真的可以用残阳如血(亦或是血如残阳)来形容,落后的人们拿着落后的武器在拼杀,似乎都报着决一死战的决心,他们不管是否回身首异处,是否回被马革裹尸,只知听将军的话:“誓死要开辟出一条成功的路,就算这条路是用生命筑起,鲜血染红,也不许放弃。”豪言壮语还在回荡,只是怎么分辨也听不到他的声音。

  首领怒了,“你想叛国吗?”苦笑。“叛国”何谈叛国!他只是不想让生命结束的这般毫无意义罢了,他被赶出了队列,士兵们都鄙夷他,邻国的士兵也在嘲讽,他当作充耳不闻,没错愈加治罪何患无词,他在这停滞了,走到边缘却不能走出边缘。久久的停滞了,可谁都不知道他的内心在挣扎,只到耗尽最后一滴血他也未能冲破这枷锁。他在这边缘倒下了,可谁都不知道他是双膝跪地的!

  三千年后:

  这依然如故——焦土,永远的焦土。不同的是这里充满了火药味。没有厮杀声,没有落后的武器,可人却是落后的一成不变的,他们拼杀的是科技,也是自己雄厚的资本;领导号召的话总是有的,可是多了一些的威胁性,似其士兵就是那赶死队的;这号召之语刚柔并济,任谁也不知如何拒绝;可奇迹是在平凡的状况下产生了。

  一个小个子士兵站出来问上校:“请问如果被抓当俘虏了怎么办?”上校不仅不忙的说了一句:“你是一个兵!”小个子安静了,可他的内心却十分躁动,“没错,我是一个兵。一个不喜欢战争,只是一个单纯喜欢当兵的人而已,很矛盾,又很复杂。”他没有逃跑,也未被捕,他们胜了,没错,他们用敌人的身躯筑起的胜利,他们的高科技胜了,死尸不用马革裹了,他们已被炸成块状,深埋地下!

  三千年后的人们也胜了,只是多了一些残忍。

  他脱下了那一身装束,离开了这片焦土!

  他喜欢高科技,但不喜欢高科技被当成残忍的手段,他离开了,却依然离不开现实,他在边缘禁足了,拼命奔到尽头,却不知尽头寸步难行唯有停留?

  三千年的跨越,都是边缘的禁足者,只因他们不符合现实,而又要困在现实,挣扎也无济于事!那就当边缘的禁足者吧!抑或许奇迹会出现,有一天他们不会因为战争而当禁足者!

以上就是关于边缘作文-边缘话题作文的介绍,更多内容请关注美德网高二作文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