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是忠兴镇通兴村落土生土长的屯子娃,1991年应征从军到西藏日喀则当了一名边防兵,四年的军旅生涯,培养了王红吃苦刻苦、永不言弃的精神。
1995年复员后,王红放弃企业按部就班的生活,选择自主创业,但创业路并非一帆风顺,复员后的10多年间,王红打过工,卖过报,办过厂,开过矿,后来又搞建筑装修、休闲娱乐等行业,个中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落败。

2004年,随着中心一个又一个扶持“三农”的政策出台,以规模经营、特色种养、综合开拓为特色的当代农业在巴蜀大地日渐兴起,王红开始思考发展特色农业。
2008年,受一位在三台搞开拓的朋友邀约,王红与农业有了“第一次亲密打仗”,“我们合资流转地皮栽种贡菜、蕨菜、芦荟等经济作物,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后,销往各大火锅店、超市。
由于设备上的毛病,关键的工艺技能一贯不过关,致使产品滞销,上百万投资很快打了水漂,第一个‘农业梦’就此破灭。
”王红说。

退伍老兵王红的创业路 汽车知识

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
2010年,不甘失落败的王红又与几名战友合资,在梓潼再次租地300余亩栽种贡菜,并连续占领贡菜、蕨菜、芦荟的“去皮”难题,过于乐不雅观加急于求成,很快几百万投资再次血本无归,多年积蓄被折腾一空。
两次创业失落败,对王红打击很大,连续提高还是就此打住?彷徨之际,母亲打来电话:“现在发展农业的政策好,我们村落地皮多,环境又好,你还是回家来干吧!

在母亲的鼓励下,王红踏上返乡创业之路。
创业初期困难重重,由于前两次创业失落败,资金是一大难题,于是王红举百口之力,东挪西凑,总算办理了资金问题;流转地皮,起初很多庄家不愿意,王红就挨家挨户做事情、谈租金,终极说服了庄家。
“2011年3月,四川万鸿农业开拓有限公司成立,最初,我们还是栽种加工贡菜,后来开始栽种大棚蔬菜,由于技能问题及市场颠簸,收益不是很空想。
”王红说。

在失落败中磨砺,在挫折中探索。
家乡、亲人的支持,让王红既感到沉甸甸的任务,又拥有前所未有的底气。
在专家的辅导下,王红对农业开拓有了新的认识:多元栽种分散风险,综合开拓提升效益,复合业态打造品牌。
思路厘清,蹄疾步稳,逐渐地,王红在家乡扎下了创业的“根”。

功夫不负有心人。
2014年5月,经由三年潜心准备,总投资8000万元的万鸿生态园及万鸿颐养院惊艳亮相。
万鸿生态园以生态种养为主导、休闲旅游作支撑、养生养老为特色。
园内有200亩美国翠冠梨、五星枇杷等30余种水果采摘区、200亩西兰花、韩国萝卜等13种绿色蔬菜栽种区,100余亩4个水产养殖、10亩土鸡养殖区,100亩蓝莓等20余种名贵苗木育种区……在市、区两级农业部门的支持下,生态园扩建了外围公路、黑化了园区道路、精修了水渠塘堰。
如今的万鸿生态园、万鸿颐养院已成为一家集蔬菜、水果新品种、新技能研发试验、休闲旅游、蔬果采摘、生态垂钓、棋牌娱乐、餐饮品茗为一体的当代农业综合性家当园。

从军人到贩子,再到本日的新农夫,虽然王红的创业路走得不平顺,但却越来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