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庙乡里说丰年

滑县老庙乡是机玉7号栽种最集中的州里之一。
时至年末,一场冬雨缓解了野外里小麦的旱情。
面对长势不错的小麦,许多专业栽种户不仅计算着麦田的管理,也开始为麦后作物做准备了。

◆机玉7号百里挑7最美佳人选拔赛系列报道之滑县篇机玉7号产粮大年夜县的丰收密码 汽车知识

据老庙乡种子代理商张自文先容,这两年不雅观察比拟了十几个玉米品种,机玉7号产量表现最为突出。
该品种透风透光效果好,穗位整洁,抗倒。
2018在后期干旱高温的情形下,机玉7号亩产普遍在1600斤以上。
今年他推广了1000多亩,亩产大多在1700斤旁边。
这个品各类植密度弹性大,抗倒性特殊好,没有病害发生,管理省事,目前老百姓在积极购种。

老庙乡张户固村落65岁的村落党支部副布告张更太提及机玉7号赞不绝口。
他种机玉7号两年了,去年2.1亩均匀亩产1700多斤,今年5.1亩均匀亩收干籽粒1715斤。
这个品种叶片窄而上冲,透风透光好,抗倒伏、抗病,轴细粒深,行数多,成穗率高,出籽率高,一个穗子籽粒半斤旁边。

老庙乡张户固村落张愿军种植的机玉7号这两年亩产都在1700斤旁边。
今年种了10亩,每亩5000多棵,籽粒深,轴细,不倒伏、不秃尖儿。
在秋收期间邻居看到他家玉米长势好、不生病、活秆成熟,好多人都在问,现在亲戚邻居都在买这个种子。

老庙乡赵户固村落赵门锵种了6亩机玉7号,脱水快,均匀亩产1710斤,收成后在玉米地直接以每斤0.83元出售,卖了8500元。
赵门锵说,机玉7号比其他品种每亩赶过300斤。

上官镇里夸高产

据先容,由于滑县高标准粮地步盘平整,集中连片,举动步伐完善,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当代农业生产和经营办法相适应,以是机玉7号更能发挥其产量上风,普遍高产稳产。

滑县上官镇代理商陶建英经销10多个玉米品种,今年推广机玉7号3000多亩,设置了20多个示范点,开了15场不雅观摩会,在所有品种中机玉7号表现最好,目前开始主推这个品种。
栽种户普遍反响机玉7号长势良好,表现出色,出籽率高,轴细粒深,亩产1700斤以上,不烂籽,不发霉,抗倒伏能力强,耐密植,抗病性好,抗倒性好,后期耐高温。

上官镇东街村落张营典由于种了机玉7号,均匀亩产达到1980斤。
据他先容,机玉7号穗粒数最少20行,一样平常22行,机收不掉籽,管理大略,几家邻居亩产量也都在1800斤旁边。
现在附近的老百姓都在急着买机玉7号种子。

上官镇朱召村落齐建社12亩地种的全是机玉7号,而且表示明年还种机玉7号。

据统计,就全县范围看,机玉7表现整体上基本和老庙乡与上官镇相称,亩产多在1700斤旁边,超过1800斤的也不少,稳产高产,抗倒抗逆。
焦虎镇代理商沈慧丽对接的栽种户亩产大多在1600~1700斤,1800斤以上也有不少;枣村落乡靳庄村落候何珍3亩机玉7号,均匀亩产1800斤旁边。

“机玉”幕后的“机遇”

机玉7号是河南亿佳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育的玉米新品种,2018年通过河南省审定,同时同步完成了山东、河北、安徽、江苏、山西、陕西、湖北7省品种引种备案。
机玉7号夏播生养期96~98天,光合浸染强,秆韧性好,根系发达,抗病抗倒,不生锈病,不生斑。
机玉7号耐高温,雄穗分枝13~15个,花粉量大,授粉期长,对高温抵抗力强,耐旱性好。
机玉7号密植不空棵、稀植棒子大。
2015年河南省玉米区域试验,均匀亩严1432.6斤;2016年续试,均匀亩产1518.4斤;2017年河南省玉米生产试验,均匀亩产1387.6斤;近年在多地示范栽种展示中,具有每亩1900斤以上的增产潜力。

河南亿佳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农作物品种研发、生产加工、营销推广、技能做事于一体的创新型当代化高科技种子企业。
公司与浙江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等高档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计策互助关系。
公司在计策互助单位精良种质资源和雄厚的科研力量根本上,自主建立了新品种研发平台,联合业内龙头种子企业组建了新品种试验平台,造就优秀品种,促进农人增收和农业增效。

据总经理李永铭先容,为了践行公司“五谷丰·佳和行”做事理念,大力推广机玉7号,促进农人增产增收,河南亿佳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0多万元在2019~2020年度启动机玉7号“百里挑7·最美‘佳人’”选拔赛活动。

凡栽种机玉7号2亩及以上的栽种户均可参赛,每个参赛者选取机玉7号玉米果穗7个,现场脱粒,按总粒重依次排序,评比出得胜者,按公司既定标准发放奖品。

“栽种机玉7号不仅能够丰产丰收,而且还有机会得到公司大奖,我们一定要积极参赛,捉住‘机玉’幕后的‘机遇’!”面对的采访,滑县栽种户充满信心地说。

据悉,目前,河南亿佳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全省机玉7号紧张栽种区域轮流开展2019年度庆丰收颁奖暨2020年度“百里挑7·最美‘佳人’”选拔赛团购大会,各地庄家参与激情亲切如火,引发新一轮机玉7号购种热潮。

河南科技报全媒体 郭俊娟 通讯员 古方杰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