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的汽车轮胎及零部件,经妙手改造、组装,变成了气概的变形金刚、萌萌哒的“长江7号”,还有秋千、座椅、花盆……柳市镇环城东路一家轮胎店的老板“眼镜”正有这么一双巧手,他的一件件创意作品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 “眼镜”今年40岁,江西人,是个少言寡语的人,采访中,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我只会补轮胎,补了19年了。”大概正由于与轮胎、汽车零部件等打交道久了,才让他有了特殊的灵感。 “机器人1号”是“眼镜”的第一件作品,完成于2015年。这个两米多高的庞然大物颜色亮丽、气势威猛,俨然轮胎店的大招牌。它的“头部”是一个小型轮毂,两只“眼睛”是千斤顶的小轮子,“嘴巴”是变速箱的小齿轮,“脖子”和“身子”是由八九个大小不一的轮胎装搭而成,千斤顶则成为它的“双足”。 “我原来是想去网上买个变形金刚当店招的,但价格太贵了,就想着自己动手做一个。”“眼镜”说,贰心里有谱后,就立时动手找零部件、装搭、焊接、上色,三四天就完成了。 2016年,“眼镜”又装搭了“变形金刚2”。比较“变形金刚1”,“变形金刚2”减少了轮胎的利用,利用了更多的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如其“头部”“上身”分别用了摩托车头盔、车子前罩,“手部”利用了排气管。这个以红、黄为主色调的机器人,利用了数十个零部件,呈现效果维妙维肖。据理解,个中很多零部件是“眼镜”从废品收购站淘得的,废铜烂铁在他的手中得到了新生。 今年9月12日,小巧可爱的“长江7号”又在“眼镜”手上出身了。这个“长江7号”“头”大“胳膊”细,大部分用的是宝马轿车的零部件,“脚”是避震器,“手”是方向盘的拉杆,“身体”是钢圈,“双足”是刹车盘。 在轮胎店门口的树上,挂着了一架秋千,秋千坐位是用一个漆成大赤色的轮胎做成的,轮胎中空部分用粗绳拉成网状。 树边,搁着一张大赤色的轮胎座椅,两个轮胎高下叠放固定,中空处也用粗绳交叉成网,椅背是用削薄成片的轮胎处理而成。上前一坐,还挺舒畅的。 轮胎店一名员工说,顾客来了,都会很感兴趣地坐坐椅子、荡荡秋千,附近的一些小孩更是愉快,常常过来对机器人又看又摸,或坐在秋千上荡几下。店里的员工也喜好坐在轮胎座椅或秋千上安歇,他们以为老板能够做到废物利用,特殊有创意。 走进轮胎店,洗手台前方还有六个轮胎做的花盆,漆上各种颜色,种吊颈篮、绿萝等植物。前方还挂下来半个轮胎,轮胎内的绿萝垂挂下来……这些绿意,给周遭重金属的天下增长了一份轻松。 “眼镜”的妻子说,“眼镜”平时没什么其他爱好,便是喜好捣鼓机器人一类的装搭活,如果他有了灵感,手工活能做到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