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可转债附近或进入回售期时,如果可转债价格较低,上市公司为了回避转债回售,可以通过下调转股价的办法匆匆使转债价格上涨,从而避免触发回售条款造成较大偿债压力。当上市公司股价涌现大幅颠簸、部分上市公司现金流紧张、账面货币资金不敷以支撑公司偿还转债时,为了缓解公司的财务压力,可以通过实行下修条款,一方面,借由下修转股价降落投资者转股本钱;另一方面,则通过下修转股价降落强赎难度,从而使得强赎条件更随意马虎触发。
大股东参与配售时,可以通过下修转股价格合营其抛售减持可转债。一旦转债上市后价格低迷,部分流动性受限的大股东就会陷入两难田地,若减持转债则会亏损,不减持就会面临流动性压力。为了脱困解套,大股东每每更故意愿进行可转债下修,降落转股价格,从而合营其抛售减持。此外,公司为避免回售,可以通过下修转股价来稳定市场感情、坚持市场信心,从而匆匆成转股。
可转债下修的浸染表示在哪些层面?
对公司而言,可提高转股代价,缓解成本压力。实行下修条款后,将匆匆使公司转股代价提高,进一步吸引投资者将可转债转换为股票,在吸引核心资金的同时规避偿还债压力。而转股代价提高会带动可转债价格上涨,从而避免触发回售条款,同样能够减轻公司的资金压力。
对投资者而言,资产代价提高有助于获利,价格低迷期间有助于减少丢失。在实行下修后,可转债的持有者将会由于可转债的价格上升从中获利。而公司的大股东同样可以从转股增加、可转债价格上升中获利,在转债价格低迷时,也可借助实行下修抛售减持,挽回丢失。
本文源自证券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