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浮沉随浪,戏中尽揽;目前年光时间共赏,此情依旧。喷鼻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新京报独家策划专访14位喷鼻香港演员,他们中有些人如今依然坚守在电视业一线,有些人则过上了低调平凡的生活。但他们都是喷鼻香港回归的主要幕前见证者。通过他们的动人讲述,我们试图重温喷鼻香港电视剧最宝贵的黄金年代,唤起两地血脉相通的情绪共鸣。
生活中的大多数时候,郭晋安对自己有着清晰明确的认识。他很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什么,知晓如何将一个又一个性情迥异的角色变为现实,更深知自己内心所坚持的目标在哪里。
郭晋安说,演出这件事他会一贯坚持下去。 受访者供图
从1985年入行以来,他已经数不清自己拍了多少个小时的戏,演过多少个角色。但这几年,他创造自己武断的东西一下子多了起来,尤其是对拍戏这件事,他认为该当无限地坚持下去。你问郭晋安会不会退休,他答:“我不会‘退’,但‘休’一定会有的。安歇是随时须要的,是对自己负任务的表现,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接管更多的知识能量,再把它们放在角色上。”
郭晋安说, 此刻的他是自由轻松的,没被什么捆绑和遮挡,能无所顾忌的去追寻自己喜好的奇迹:“我曾试过唱歌,出过唱片,也试过做舞台剧,后来创造专心演戏才是最主要的。试过了、学习过了,就够了。但在电视剧、电影角色上的追求我却永久不会知足,就一贯想着要让自己的演出给不雅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他想了想,笑着感叹自己除了演戏彷佛什么都不会:“可能我太醉心于演出了,就不会去想其他的事,比如怎么去推广营销自己。”
年少“明星梦”
小时候以为有演出天分,但也便是想想
“挺不好演的”,郭晋安向念叨起自己主演的新剧《白色强人2》,这部港剧集结了TVB如今的“顶流”阵容,是一部真材实料的港产职业剧。剧中,他扮演的医院院长杨逸滔要面对无数繁芜困境,为了呈现角色真实丰富的内心状态,郭晋安选择“读透”他:“杨逸滔是个外冷内热的人,表面上很镇静、很沉着,但他也有狐疑重等特点。他一贯在用自己的办法帮助更多病人不受病痛,为他们争取免费接管药物治疗的机会,这是很难得的一件事情。”理解角色,准备角色,再投入角色,拍戏几十年,郭晋安早已习气了在每部剧集中体验、发挥。演戏对他来说是极为主要的一个爱好,以至于这些年他一贯坚持拍戏,持续输出不同类型的作品。
在港剧《白色强人2》中,郭晋安饰演医院院长杨逸滔。
提及往事,给郭晋安留下的感想熏染极其繁芜,这里有很多巧合,也有很多内心的挣扎。他想不明白,自己怎么就糊里糊涂地做了演员,而且这份职业,一干便是一辈子,直到现在,他都保持着激情亲切,在不同剧集之间连轴转。
影象里,他毕业后就在一家公司做文员,兢兢业业本本分分,那时“明星梦”可谓天方夜谭。但一定要在千丝万缕中找到缘分,大概是由于小时候家里那台A4纸大小的黑白电视机,这是他童年期间的最佳娱乐办法。他爱看电视剧,也创造它可以教他很多做人处事的道理。从小他就明白电视剧传达的精神是“年夜大好人有好报,坏人没有好报”。演出对他有一种极大的吸引力,他对着电视模拟、讲台词,溘然以为自己彷佛也有了一种演出天分。
但就算这样“以为”,也只是想想罢了。1985年,他等到了机会,经人挖掘进入娱乐圈。
坎坷发展路
在骂声中得到鼓励,和大咖对戏增信心
1986年,郭晋安进入TVB,在娱乐圈的打拼之路也正式拉开了帷幕。对一个刚刚入行的年轻人来说,这样的机会是天赐的礼物。沙场就在那里,该怎么打,能打成什么样,就全看他的了。
虽然他参演的首部港剧《城市故事》,并没能帮他打开有名度,但他一点都不气馁。他笑着说当时的自己什么都不懂,也没韶光学习该怎么应对,拍打戏的时候全体人就像机器人一样舞刀弄剑,再难听的话他都听过。“那时候做得不好就有人骂,比如他们会说‘就你这样还想当男主角,好多人在你后面排着呢,你还不努力’,那是一种很不给面子的‘勉励’,虽然很难听,但确实鼓励了我。”
港剧《誓不低头》让郭晋安迅速走入不雅观众的视野。
后来,郭晋安遇上由韦家辉担当编剧,郑少秋、曾江主演的港剧《誓不低头》,他在剧中的表现一改之前的颓势,并迅速走入不雅观众的视野。“拍的时候,虽然差错都是大咖,但演出时我的心态比较平和,也不会紧张,以是就顺其自然了。实在,在这之前,从小到大我对自己都持有疑惑态度,不知道很多事情自己能不能做好,也没信心,这个剧一播出我溘然创造自己还不错(笑),全体人的好状态‘呼之欲出’。”
彼时的郭晋安由于《誓不低头》中的出色表现有了信心和勇气,他也由于形状酷似张国荣,被称为“张国荣的接班人”。随后其趁热打铁,在第三部作品,港剧《嬴单传奇》中做上了男主角。
郭晋安在港剧《嬴单传奇》中出演男主角嬴单。
遭遇奇迹低谷
肥猫指示走出低潮,回巢碰着《创世纪》
1994年,郭晋安在经典港剧《笑看风云》中出演了一本正经的潘朗清,赢得“千面小生”的称号。“我很感谢很多内地的网友和剧迷,给我这个称号。我特殊喜好考试测验、寻衅各种类型的角色。在《笑看风云》之前很多人以为郭晋安总是以正面角色亮相,但我也可以演反派。它算是我演艺人生的一个迁移转变点,让我知道自己可以发挥到哪里。”
经典港剧《笑看风云》中,郭晋安饰演一本正经的潘朗清。
但就在同一年,他遭遇了奇迹的低谷期。不仅其出演的剧集《死活讼》受到争议收视惨淡,与经理人公司的合约也涌现了问题,被迫离开喷鼻香港,到内地、台湾寻求发展机会。面对困顿,他再次陷入自我疑惑,途中,他遇上了“肥猫”郑则仕,给他的提点让他受益终生:“他当时找我拍电视剧《孙子兵法》,真的好辛劳,我良久没有试过这么辛劳的角色了。他每天都给我贯注灌注很多正面的想法,教我怎么去面对娱乐圈。他说‘你要回忆自己第一天上班时是什么样的,那时候是若何的心态,对所有事物都好奇、愉快,来重新燃起心中的火花。”
吃了苦,经历了人生历练,郭晋安也认为自己不能就这样放弃。1998年,他回归TVB,几年的历练让他的履历更为丰硕。第二年,他就出演了经典港剧《创世纪》,将剧中虔诚本分的马志强刻画得入木三分,始终贯彻年夜大好人标签,得到了很多不雅观众的喜好。“我和马志强最大的共同点便是心地好,他的胸襟太广阔了。那几年在表面拍戏,我穿个T恤、运动鞋在街上走,是没人认得我的。这部《创世纪》一出,千禧年后我到北京,周围的人都叫我马志强。”
经典港剧《创世纪》中,郭晋安(右)与罗嘉良(左)、陈锦鸿(中)差错出演好兄弟。
演员的信条
面对角色前,演员应先学会年夜胆面对生活
让郭晋安真正苦尽甘来,走进奇迹顶峰的是2002年其出演的港剧《憨夫成龙》,剧中他饰演的阿旺,凭着一颗至心冲动了周围的人,也冲动了不雅观众。该剧在当年创造了“收视神话”,让郭晋安拿下第一座TVB最佳男主角奖杯。TVB趁热打铁,2005年再推当代版阿旺的故事《阿旺新传》。
实在,《憨夫成龙》的成功也给了郭晋安不少的压力,在得到褒奖的同时他也在思考,要如何超越之前的演出。瓶颈涌如今《阿旺新传》拍摄的第一天,他溘然创造不能再演下去了,由于他对自己产生了疑惑,不知道这种演出究竟行弗成:“当时,全体剧组都停下来了,他们等我,等我调度好状态。有时我认为演员是孤独的职业,没人能理解你的生理压力。但当时剧组里的每个人都能理解我的心情,他们带着我回看了最开始拍摄的片段,我创造他们看的时候是真实的在笑,也给了我很多鼓励,那一瞬间我以为自己找对了演出方向。”
为了更好的演好新阿旺,郭晋安做足了案头事情。这次故事的背景到了当代,他须要找到确切的参照物见告他该当如何把这个角色演得更真实可靠。“由于他的智商只有七八岁,一有空我就去学校门口,不雅观察小朋友的动作和讲话办法。回忆自己小时候的事情,投入到阿旺身上。”无疑,《阿旺新传》再次为他拿下最佳男主角。
郭晋安与宣萱再互助出演港剧《阿旺新传》。
2014年,郭晋安又凭借港剧《忠奸人》中出色的表现第三次拿下TVB万千星辉颁奖仪式最佳男主角,和罗嘉良、黎耀祥并列成为TVB的“三料最佳男主角”。在演出上,郭晋安从来不缺努力,任何角色须要付出他都乐意,也从不抱怨自己这样演会不会“花费太大”。
郭晋安凭借港剧《忠奸人》再次拿下TVB万千星辉颁奖仪式最佳男主角。
2016年,他为出演港剧《致命复活》暴瘦30斤,全体造型犹如野人,视觉效果极为逼真,他说这都是演员该当做的:“旧调重弹,电视人的精神便是专业、勤奋,对自己的演出要卖力,这是不须要讲的,每个艺人都明白这个道理。我承认自己是个正能量的艺人,现在我基本不会去想那些负面的东西,我会用韶光去等、去准备,面对每天的寻衅,我的正能量能撤除焦虑。”
“在年夜胆地面对角色之前,一个演员该当先学会年夜胆地面对生活。”这是这么多年来郭晋安所信奉的。若是要问现在的他和以往有什么不同,他会说要把演员的生命与人生阅历相结合,并认为演员是一个“终生职业”,“我创造演员要经历很多事情才能演一些角色。大家以为我拿了很多奖,这对我来说当然是一种鼓励,是对作品切实其实定,但更是我提高的动力。”“演到现在你还有什么急迫想要实现的目标吗?”问,“角色拿奖,是对作品台前幕后切实其实定,没得奖我会给自己提要求,由于我以为自己永久做得还不足好。演出永久有进步空间,无论何时何地你来看郭晋安,他都在不断努力。”
同题问答
新京报:作为喷鼻香港演员,你心中的港剧是什么样的?
郭晋安:节奏明快,起伏很大,会有很多不雅观感刺激的情节,可以让你很快跳到不同的场景里。
新京报:在你看来,哪个角色最能代表港人精神?
郭晋安:最近我拍了一部叫《回归》的剧集,讲述的是回归之前,一家小餐馆里的故事,我以为那很代表港人精神。
新京报:喷鼻香港回归25周年,你个人在生活上和奇迹上最明显的变革是什么?
郭晋安:生活上有了幸福的家庭,一对可爱的小朋友;奇迹上我得到的三届最佳男主角都是在这25年里发生的,这件事让我以为很振奋。
新京报:你以为在内地生活(或往来于喷鼻香港与内地之间),最深刻的体会是?
郭晋安:最深刻的体会是“间隔”越来越近。现在坐飞机一两个小时就能到北京、上海,以前总以为文化上有差异,但现在正变得越来越近。
郭晋安认为,一部好作品就像一本好书,值得反复翻看。 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学说普通话的过程中,有没有印象最深刻的词?
郭晋安:我最怕分不清一些普通话应有的精确发音,比如有些尾音讲不清楚。
新京报:作为很多人的“回顾杀”,最想和当年的剧迷说什么?
郭晋安:实在好的作品就像一本好的书,你随时都可以翻看、回看,每次看不同的书,你都会有不同的灵感。希望大家能多多回看下我的作品,或者看这些作品的时候,回忆一下当时“追剧”的那个你是若何的。
新京报:用一句话形容你现在的生活状态?
郭晋安:自由、舒畅、轻松、愉快。
新京报 周慧晓婉
首席编辑 吴冬妮
校正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