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不知的20个原形

关于下关你弗成不知的20个原形 汽车知识

1

下关,始于1933年,2013年撤掉,在南京历史长河中足足存在80年。
它曾经是南京第七区,也是南京的中央城区。

2

在很多老南京人的影象中,下关是和码头、铁路、长江等关键词联系在一起的。

3

住在江北须要过江的上班族们,是轮渡的常客。
两块钱一张票的轮渡连接了浦口码头到中山码头的间隔。
而在刚开始,它只要5分钱。

4

轮渡很慢,二十分钟的等待在这个讲究快速的时期里显得漫长无比;它也很任性,遇上大风大雪等恶劣景象,或者水域能见度低于1000米的时候,就得立即停航,何时复航但凭天意。

5

但是奔波两岸的上班族们并不在意,他们每天乘着渡船高下班,十几年下来,很少迟到。
就算要去市区也很方便,34路公交直接投递。

6

至于铁路,在南京西站还没有关闭的时候,很多老下关人便是在这里,开启了第一次坐火车,去上大学、去下海淘金、去追寻诗和远方的经历。

7

这里大多是那种可以开窗的绿皮火车,月台也很简陋,到处都是拎着大包小包挤火车的人,还没有现在的小清新滤镜。

8

两边小路边都是卖水果卖零食的小贩,从码头这边一起排到后面的铁道附近。
小杆子假如谈了个浦口的工具俩人就在窝在火车站的长凳上谈情,天真的可笑。

9

如果说轮渡和火车是南京人的影象,那么对付很多下关人来说,红白相间的大烟囱,才是下关故事的开始。

10

1919年,南京电灯厂不才关建立分厂,定名为江苏省立南京电灯厂下关发电所。
而这根大烟囱也由此开始,记录了下关人半个多世纪的生活轨迹。

11

热河路是老下关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北段原为护城河,南段原为黄泥滩,1930年填河筑路,名字取自当时“热河省”中热河二字。

12

热河路到南京西路,一起上都是好吃的。
双鱼饭店、一枝喷鼻香饭店、一品居...还有中山桥下面的天桥大排档,是下关人的深夜食堂。

13

理发去滨江,摄影去迎江,吃汤包去长江,沐浴去天发池。
是老下关人都心照不宣的事情。

14

宝善街的下关电影院也是个特殊的存在,有人也爱叫它渡江电影院,他是南京解放后第一家国营电影院,一方不大的空间曾经装满了下关人的欢声和笑语。

15

热河舞厅,只管大人们三番五次的告诫那儿不是一个小孩子该当去的地方,可是童年的好奇心便是这么奇妙,还是会偷偷约上闺蜜去那里。

16

至于狮子山、绣球公园,是下关人小时候必去的春游地。
狮子山上头以前有个山顶部队,而绣球公园,现在依旧是大家休憩嬉戏的利益所。

17

2000年,下关电影院关门歇业。
2011年,拆字上了墙。

2012年,南京火车西站终于在这一天完成了它的义务。

2013年,国务院、江苏省政府批复赞许,下关区被撤,成了鼓楼滨江。

2015年,下关电厂的大烟囱轰然倒塌,承载着老下关影象的载体又少了一个...

18

董家巷变成了污水处理厂;下关码头没有了;中山桥没有了;南京西站、粮食仓库、下关电厂,还有船厂、鸡鸭加工厂,西站关闭了门前停满了汽车...

19

热河路现在被2个CBD环抱(大不雅观天地和在建的大拇指广场),老新华书店和薛洋鸭子店也早就没了,秋林龙虾搬到了张家圩。

20

一些东西的消逝,也是一个时期的过去。

只管下关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容貌,但每当老下关人再次走到这里,这些老画面又会浮现在面前,周围的老味道依然没变,32路还是穿过挹江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