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伴们,大家好!
本日是8月11日,农历七月初四,星期三。
你最该当超越的,是昨天的自己。

起床号8月11日晨安歌曲向着伟大妄图  第1张

向着伟大梦想

作词:李 劲

作曲:王路明

演唱:王传越 叶翠

清晨的旗帜在迎风飞扬

像那火炬把朝霞点亮

双手接过这血染荣光

我们出发 我们出发

向着伟大梦想

强军的号角在洪亮吹响

像那潮头在心中激荡

双脚踏上这艰辛道路

我们出发 我们出发

背负家国希望

行动起来才有远方

浴火重生才有希望

把所有的困难踩在脚下

崛起的力量势不可挡

行动起来才有远方

浴火重生才有希望

我们重整行装再出发

我的强国兴军在路上

在路上

百年瞬间丨马可和他创作的抗日救亡歌曲

△河南大学呼啸歌咏队的全体成员(前排左五为马可)

1937年9月初,在河南大学上学的马可带着由他发起成立的“呼啸歌咏队”演出归来,刚进校门就听说他敬慕已久的作曲家冼星海来到了学校,于是迅速加入他们的巡演军队。
随后,开封古城里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街头巷尾,广场学校,到处议论冲动大方,呼声震天。

△1937年,马可在河南大学组织的“呼啸歌咏队”在街头宣扬

1935年冼星海创作《救国军歌》:枪口对外,齐步提高!
不伤老百姓,不打自己人。
我们是铁的军队,我们是铁的心,掩护中华民族,永做自由人!

1935年9月,17岁的马可考入河南大学化学系,他喜好化学,也热爱音乐,但每天想得更多的还是该当如何抗日救亡。

马可的女儿 马海星:拯救老百姓,拯救祖国,他从小是有这样的一个志向。
他算是在音乐上有些特长,又会拉二胡什么的,就在学校组织了一个“呼啸歌咏队”。

△马可条记:在这大时期里,不怨天,不求人……是男人,就该自己创造自己!

此时,日军已经盘踞安阳,豫东、豫北多个县市相继沦陷,逃难的人群不断涌入古城开封。
马可再也无法说服自己,俯身于风雨飘摇的书桌。

马海星:面临着两种选择,一种是随着学校南迁,连续学业;其余一个便是不再学习了,全身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他当时选择的是这条路。

△马可创作手稿

1937年12月,马可和其他进步同学一起组成“河南抗敌后援总会巡回话剧第三队”,走出校园,去前哨宣扬抗战。
在黄河岸边颠沛流离的车辙路上,在豫西南大大小小的村落落,总是能见到马可和他们宣扬队的身影。
两年后,马可辗转来到延安,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鲁艺音乐系。

△马可给鲁艺音乐系学员讲课(1942年)

歌曲《南泥湾》:花篮的花儿喷鼻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
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利益所,好地呀方。

△民族歌剧《白毛女》首演时的乐队合影

在鲁艺,马可开始学习理解各种各样的民间音乐,并深入田间地头,向广大的劳苦大众取经。
随后,马可创作出《南泥湾》《夫妻识字》《白毛女》等一大批随处颂扬的文艺作品,革命的歌声从延安一起传播,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马可与家人合影照

作曲家 乔佩娟:如果我们的作曲家们都像马可同道这样,写出老百姓一听就高兴、一听就冲动、一听就激动、一听就振奋的曲子,那才叫了不起的公民音乐家,而马可便是这样的音乐家。

△著名音乐家马可(1918—1976)

1976年7月,生平创作出无数鼓舞民气歌曲的音乐家马可因病去世。
病重时,他给五个子女写了一封信,信中写到:“我对你们的希望,已经通过我们生平的道路表达出来了。

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