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出品
编者按
“圣地巍峨创学宫,峥嵘岁月育英雄”。本期「校史」栏目,将讲述陕北公学校歌的由来。在那个救亡图存、争取民族解放的年代,由校长成仿吾作词,陕北公学教员、著名音乐家吕骥作曲的《陕北公学校歌》勉励和鼓舞了一大批热血青年,其激越昂扬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节奏彰显了陕公人强烈的任务感与义务感,抒发了一代青年努力奋斗、无畏捐躯的壮志豪情,孕育着时期和民族的希望。
1937 年 10 月 23 日,陕北公学开学仪式的各项准备事情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作为中共中心直接领导创办的革命大学,陕北公学的成立意义重大。应校长成仿吾的要求,毛泽东为陕北公学的成立与开学做了主要题词,他在题词中指出:“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捐躯精神。……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的办理。”
毛泽东的题词从根本上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创办陕北公学的目的,同时也为陕北公学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指明了方向。成仿吾深感题词意义重大,受此鼓舞,他决定连夜创作一首歌词,用于《陕北公学校歌》。在清凉山上一座不起眼的窑洞里,成仿吾文思泉涌,激情澎湃,摇荡的油灯下,他仿佛看到了承载着祖国命运的青年们一批批来到陕北公学接管抗战的革命教诲……
这儿是我们先人发祥之地,
本日我们又在这儿团圆,
民族的命运全担在我们双肩,
抗日救亡要我们更加努力。
忠实、联络、紧张、活泼,
战斗地学习。
努力,努力,争取国防教诲的模范。
努力,努力,磨炼成抗战的骨干。
我们虔诚于民族解放奇迹,
我们献身于新社会的培植,
昂头看那边,胜利就在前面!
完成写作后,成仿吾将歌词提交毛泽东审定。一贯以来,陕北公学的发展和发展都得到了毛泽东的密切关心与大力支持,他对陕公的任务、办学方针等重大问题都给予了及时的辅导,并亲自为陕北公学提出了“忠实、联络、紧张、活泼”的校风,奠定了学校办学的基调。毛泽东看到成仿吾写的歌词后很高兴,也很认可成仿吾的事情,《陕北公学校歌》的歌词由此确定下来。
延安所在的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在中华民族死活存亡的关键时候,延安又成为抗日救国的革命圣地,无数青年学子从天南海北相聚于此,问学报国,共同为着革命胜利而奋斗。在烽火中出身的陕北公学,承担着抗日救国的义务,孕育着民族独立的希望。成仿吾创作的这首词意境深远,既突出了陕北公学“忠实、联络、紧张、活泼”的校风,又表示了对陕公学子的殷切期望。它像颂诗,也像誓言,使学员铭刻在心。在歌词的末了,它又信心百倍地展望美好光明的未来, 呼应全篇,气势雄浑,意蕴悠远深长。这样一首蕴含着无限激情与担当的歌词,必将勉励着学员们为民族解放奇迹联络奋斗。
为了给校歌配上得当的曲谱,成仿吾找到了刚刚到达延安的著名音乐家吕骥。吕骥绝不犹豫地接管了这一光荣的任务,他怀着和所有陕公人一样的激情与信念,完成了校笙歌谱的创作。为了表现出歌词中陕公学子为救亡图存而努力奋斗、为民族解放而甘于捐躯的豪情壮志,吕骥整体上采取了进行曲文体,节奏光鲜、富有力量。为了合营歌词中较长的句式,他又加入了宽广、舒缓的旋律。全曲朗朗上口,极富艺术表现力与号召力,承载了时期精神,引发了广泛的共鸣。
成仿吾作的词配上吕骥谱的曲,整首歌曲歌词立意高远、旋律朴实流畅、节奏铿锵有力。至此,《陕北公学校歌》正式创作完成。这首充满激情与空想的歌曲,彰显出强烈的任务感和义务感,完美地唱出了一代青年抗战救国的壮志豪情。
《陕北公学校歌》作为最受陕公学员喜好的歌曲之一,不论是每天晨跑磨炼,还是列队行军,又或是革命歌曲拉歌比赛时,都是学员们的必唱曲目。每当全校高唱起这首激越昂扬的校歌时,大家都无比热血沸腾。陕公人踏着校歌的节奏,昂首走在时期的前列,豪迈雄壮,无畏奋进。
掷地有声的《陕北公学校歌》,便是抗日救亡的先锋号,鼓舞着陕公学子怀着满腔的革命激情亲切,披荆斩棘、前赴后继地走向了抗日的前哨,他们将校歌和陕公精神带到了全国各地,久久传唱。这首歌曲代表的不仅是陕北公学师生的美好愿景,更是全体时期和全体中华民族的希望。
笔墨:龙世毅
编辑:陈敏 易可欣
设计:雷引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