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柴海亮、李紫薇

居晋东南、太行山深处的黎城县,拥有丰富而独特的赤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省黎城县聚焦家当转型,不断发展优化“红”“绿”家当,做强做大特色县域经济,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成色。

走进县城算作长丨山西黎城红绿本钱助力革命老区振兴  第1张

海报制作:李云波

用好“红”资源 描述老区振兴新画卷

作为太行山地区最早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光辉岁月给黎城留下了丰富的赤色资源,如中国公民银行前身冀南银行旧址、上党战役指挥部旧址等。
据统计,全县有赤色遗迹521处,享有“没有围墙的抗战博物馆”之称。

黄崖洞,乃一天然石洞,阵势险要,易守难攻。
抗战期间,八路军在这里创办了一个大型兵工基地。
如今,这里是国家4A级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诲示范基地。

到达黄崖洞时,天空中下着小雨,云雾缥缈,刀劈斧砍般的太行峰壁时隐时现。

当地居民李晓盼带着一些外地朋友来嬉戏,觉得很尽兴。
她说,欣赏风景只是一方面,接管赤色文化教诲更故意义。

海报制作:李云波

这几年,看到黄崖洞景区发展的良好势头,当地农人栗云岗把自家屋子改造成了田舍乐。
“旺季时一个月收入30多万元,现在我也成致强盛人了。
”栗云岗说。

栗云岗只是浩瀚依赖旅游家当致富的黎城农人的缩影。

黎城县文旅局数据显示,近年来,黎城县发展全域旅游,共计储备文旅项目35个,总投资近百亿元。
2022年1到6月份,黎城县接待游客25.6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25.3万元,带动1000余户农人增收致富。

开拓“绿”资源 优化家当构造展现新图景

入秋的太行山,绿色苍莽,峰岭奇峻。

“我们这里的空气都是‘甜’的。
”山西黎城粉末冶金有限任务公司壶山旅游度假区事情职员杨进北说,现在,我就靠这个挣钱呢。

10年来,49岁的杨进北实现铁矿工人到民宿管家的华美转身,折射了黎城由“黑”转“绿”的家当之变。

黎城县的发展曾一度依赖开拓铁矿等资源。
很多地方因长期加工铁矿石,建筑物表面蒙着一层厚厚的玄色粉末,与周边群峰叠翠的太行山扞格难入。

2012年起,原来的黄崖洞纯铁精矿有限公司被山西黎城粉末冶金有限任务公司整合,加快转型发展,在选矿车间100余亩的原址上,投资兴建了壶山旅游度假区。
为做强“绿”家当,2019年7月,山西黎城粉末冶金有限任务公司注册成立黎瑞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在县城北培植黎城蟒山农业生态园项目,发展休闲农业、生态农业。

在壶山旅游度假区,黑乎乎的厂房被拆除,袒露的地皮披上了绿装;生态餐厅、采摘园、民俗窑洞在绿林掩映中已经营了5年。
暑期,游客须要提前两个星期预订 ,才能住上一晚。

党的十八大以来,黎城县的家当构造不断优化,为高质量发展奠定根本。
县统计局数据显示,第二家当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2年的51%减少到2021年的31.6%,第三家当比重由39.9%增加到59%。

海报制作:李云波

此外,黎城县还致力于营造百姓家门口的“绿色”。
黎城县市容环卫做事中央数据显示,经由2年努力,如今新增公共绿地面积20多万平方米,绿地率达到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3平方米增加到15平方米。

仲秋,落日,白岩寺古刹脚下。
元村落、霞庄村落和北社村落的十几名村落民在生态园侍弄完梨树,陆续下工回家。
一位姓张的村落民对说,现在他们不再须要外出打工,人为还一点不少。

“今风古韵”总合适 城乡更新为美好生活增色

优质的“红”“绿”资源,吸引不少企业逐“色”而来。

黎城县西井镇源泉村落因村落内的一眼泉水得名,更有丰富的赤色文化资源:晋冀豫边区青总第一届儿童会议旧址、八路军源泉化学厂旧址、源泉太行造币纸厂旧址等。

长治市喜种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源泉村落投资培植太行丹泉田园小镇项目。
项目方案总监孟德虎先容说,2020年正式开工以来已完成投资1.4亿元。
打造生态旅游项目时,将源泉村落纳入整体方案,既突出“绿”色,也突出“红”色,既吟“今风”,也唱“古韵”,助推村落庄振兴。

海报制作:李云波

在源泉村落看到,全体村落落正在进行更新改造,房屋门面等工程已初具雏形,显现出精细的晋南古民居特色。

黎城县委布告牛晨霞说,黎城县坚持“赤色、绿色、特色”相结合,一二三产相领悟,培植红绿照映、宜游宜业的山水黎城。

2021年,黎城县开始了城市更新行动,投资12.3亿元启动30个城市更新项目。
市民李秀红先容说,前几年,走在县城里,头顶是各种网线形成的“蜘蛛网”,路上是一个又一个的“补丁”。
如今县城内城市道路宽畅,线路管网入地,城市情貌焕然一新,生活幸福感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