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务院确定的全国21个地震重点监测防御城市中唯一的省会城市,近年来昆明在应急避难场所培植中走在全省前列。
2011年,昆明在宝海公园和月牙塘小区分别投资50万元,开展了公园和住宅两种模式应急避难场所的试点培植。
眼下,昆明共有258个地震应急疏散园地,面积800多万平方米,但大部分功能举动步伐不完好,真正够格能称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仅有20个。
不过,更多符合标准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正在培植中。
据悉,到今年底,昆明主城区每个区将有1-2个Ⅱ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而各县(市)区则至少有一个Ⅲ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目前的20个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都分布在哪些地方?有哪些应急举动步伐?真要到这些地方避难的话,我们将度过一段若何的光阴?

昆明20个避震所你知道在哪儿吗 汽车知识

先容

大多建在公园绿地和校园

如果你比较细心,或许就会创造,很多学校、公园门口的“应急避难场所”标志牌已经“摘牌”。

由于缺少干系应急举动步伐,这些“应急避难场所”事实上只能作为“应急疏散园地”。
“昆明的258个地震应急疏散园地,很多举动步伐、设备都无法达到国标哀求,如果地震真的来了,作为临时疏散园地确实没有问题,但由于缺少应急供水、应急供电、应急指挥等举动步伐,要容纳一定数量的市民进行避难是很困难的。
”市防震减灾局干系卖力人阐明。

应急停机坪。

“摘牌”是为了更规范、更科学地培植应急避难场所。
昆明正不断提升、规范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干系标准。
上周早些时候,昆明市防震减灾局召开《昆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分类评定标准(搜聚见地稿)》听证会。
这份《评定标准》共包含I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II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III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评定3个标准。
紧张对功能分区图、勾引标志等各种标志、标牌的数量做了明确规定;对应急厕所坑位、应急水龙头、消防灭火器等应急举动步伐的数量及物资储备做了明确规定。
相对付“国标”,这份“地方标准”更具有可操作性。
根据这份《评定标准》,在昆明258个地震应急疏散园地中,真正够格能称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仅有20个(详见图表)。

“缺钱”是培植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一大难题。
市防震减灾局干系卖力人先容,在一个学校里新增干系应急举动步伐、达到Ⅲ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标准,大概须要40万元旁边的投入,一年的掩护用度大概在3-5万元。
而操持建于呈贡春融公园内的Ⅰ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预算投入就达3000万元,经费缺少,是这个操持在去年就落成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至今迟迟未动工的缘故原由之一。

“不仅是昆明,在全国很多城市,都没有专项经费投入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培植。
”市防震减灾局干系卖力人先容,“在昆明,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培植经费都是属地政府投入,但现实情形是,如果投入资金过大,对付属地政府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包袱。

应急棚宿区。

除了经费,在哪里建也是一个主要问题,尤其是在地皮有限的城区。
地震是一个小概率、大后果事宜,即便在地震之后跑出了倒塌的楼房,如果不能及时找到应急避难所,依然会面临二次伤亡的危险。

“我们首批评定的各种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险些都是在公园绿地、学校等根本上进行培植的,这样投资额相对较小。
”市防震减灾局干系卖力人先容。

体验

避震所都有哪些应急举动步伐

毗邻国际会展中央的宝海公园应急避难所建于2006年,避难所面积达4万平方米,可容纳2万人临时避难。
宝海公园平时不改变景不雅观、休闲、娱乐和健身的功能,但在地震、失火、大面积煤气泄露和突发性公共事宜发生时,指挥中央、会议室、接待室、发电机房等可立即发挥应急功能。

公园大门设有各种指示牌和整体平面图,灾时可辅导人群有序地进入避难场所。
公园内设有6个应急棚宿区,均设于面积较大的广场和开阔的树林草坪间,交通则依托公园原有道路做了环路。

此外,公园里还设置有18个应急供水龙头,水管直接地下水,发生紧急情形时可保障2万人的饮用程度安。

应急水管。

而在公园中部的音乐广场,跳广场舞的大妈们可能不清楚,在发生紧急情形时,这里可以“变身”应急直升机停机坪。
公园南北两个进出口,也是应急避难所的两个紧张通道。
灾时在平地上搭建帐篷对伤员进行大略处理,即可通过直升机、交通通道送医院救治。

此外,宝海公园还可供应40个应急厕所坑位,化粪池设于地下,上覆钢筋混凝土的盖板或草坪,应急时只需将草坪铲掉、盖板提起,四周用砖或彩条布围挡就可投入利用。

在应急仓库里也常年存放着救灾帐篷、医疗包、应急发电机等物资。
因药物或食品会过期,以是公园不会存放,需紧急调运。
公园内还有个以公园职工为主体的应急志愿者小分队,紧急情形下卖力帐篷搭建、职员开导、现场掩护以及公园内所有应急举动步伐的启用等。

调查

很多人不清楚避震所位置

地震如果真的来了,该去哪里避震?本周一,在设有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宝海公园、碧鸡广场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

“我家就住在附近,真要地震的话就来广场,这里空旷。
”在碧鸡广场,市民李林正在和老伙伴们下象棋。
他没把稳到,“应急避难场所”指示牌就在头顶上。

应急指示牌。

“昆明很少发生地震啊,搞一个这样的地方有没有必要?”市民赵淑洁表示,她只知道日本的应急避难场所比较多,那是由于日本的地震多。

赵淑洁和李林均表示,如果发生地震,他们会去自家附近的学校和公园、广场。
“一样平常公园、学校都有应急避难场所的指示标志,但是我们也不知道这些场所里有些啥物资,如果真要去避难的话,物资储备够不足。

不少市民也不清楚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到底能给居民供应若何的庇护。
市民孙莉表示,社区、街道、学校该当把各避难场所的详细位置见告居民,并进行防灾演习训练,让市民心里有数。
她建议:“该当大力提高市民的应急避险能力,比如通过一些体验式活动,教市民扎帐篷、大略的伤口包扎等技能。

在学校从事安全教诲的李老师先容,学生常常会在校园里进行紧急疏散演习训练,以增强防灾抗灾的意识和能力。
学校会把附近的应急避难场所的位置、面积等情形,一并见告学生。
学生在网上能搜到北京、厦门等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信息,而昆明这方面的动态信息比较难找到,建议将全市各级应急避难场所的位置制成直不雅观的舆图,既是实用的资讯,也是很好的教诲素材。

干系

16个国家地震安全

示范社区有你家吗

来自云南省地震局的显示,目前,全省共有134个社区(小区、村落)被认定为国家地震安全示范社区,个中,昆明市共有16个社区(小区、村落)被认定为国家地震安全示范社区,数量居全省前列。
今年,昆明又有5个小区通过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初审。

“住在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地震来袭时,如果你恰好在家,大可不必慌慌张张到处跑了,避开家中随意马虎倾倒的物件就好。
”省地震局震害防御处处长李飞先容, 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的核心指标便是建(构)筑物的抗震性能达到抗震设防哀求,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基本哀求。

据悉,中国地震局于2012年正式在全国推动地震安全示范创建事情。
自2012年云南省第一个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通过认定起,截至2017年底,全省共认定了135个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示范社区103个,示范小区20个,示范村落12个),在此根本上有134个社区(小区、村落)通过中国地震局审核,被认定为国家地震安全示范社区。

在今年第一批云南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参审中,昆明市五华区普吉街道办事处保利花开喷鼻香郡小区、石林县巴江俪岛小区、晋宁区益州社区(小区)、滇池度假区海埂街道滇池卫城橡尚小区、宜良县鑫仁园小区通过了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初审。

昆明国家地震安全

示范社区名单

安宁市金方街道阳光社区

寻甸县仁德街道月秀社区

石林县大坝新村落

禄劝县屏山街道秀屏社区

晋宁区昆阳街道中和社区

西山区永昌街道盛高大城社区

五华区红云街道月牙塘社区

石林县阿诗玛旅游小镇

盘龙区世博生态城小区

五华区莲华街道云南财经大学社区

西山区前卫街道同德锦江社区

呈贡区龙城街道众和东苑小区

盘龙区同盟街道翡翠湾小区

西山区前卫街道世纪半岛社区

晋宁区磷都花园小区

五华区龙院社区春城慧谷A1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