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的利用体验至11月23日晚上戛然而止。我们近段韶光口罩缘故原由不能自由活动,这天下午,她人在客厅,手机放在寝室充电,至吃完饭时拿出来看,创造平面正中间折叠的地方涌现一条0.5毫米旁边的贯穿横线,上部部分触摸失落灵,逐步扩大到3-4毫米。
于是拨打华为消费者做事热线950800,咨询后寄修至长沙授权做事中央。25号长沙授权做事中央打电话给我说根据检测,平面外不雅观有磕碰,检测到23日下午4点有跌落记录,不在保修范围,须要自己出3000多元维修。我震荡了,23号下午手机一贯在充电,如何会有跌落记录?我要客服把记录拿出来给我看,她又不拿出来,反复的说工程师检测有跌落记录,也不说是23号下午跌落的了,我估计是她们根据手机外不雅观痕迹进行的判断,我手机确实有过磕碰,然后就以有磕碰、有跌落为由谢绝保修。(见终端做事报告)
二、解释
1.关于是否撕膜。客服几次再三讯问是否撕膜,绝对是没有撕膜的。而且屏幕最先是正中间涌现一条很细的黑线,屏幕没有任何磕碰破损,非常平滑,除了有黑线外和好的屏幕没有任何分别,进而中间黑线逐步扩大,逐步的折叠开合导致上部屏幕部分拱起。
2.关于是否有磕碰。确实有过磕碰,但绝不是11月23日下午4点,而是良久以前,详细韶光不记得,可能在1-2个月以前,从一个约80cm旁边高的桌子上掉落,由于买来一贯带壳利用,基本看不出磕痕,手机统统正常,屏幕没有任何损伤,手机没有任何提示,利用没有任何非常。
三、缘故原由
作为消费者,非专业人士,仅仅是把我认为可能的缘故原由跟大家分享,大概说的不对,仅为本人认为可能的缘故原由。
1.屏幕质量本身有问题,其抗弯折能力较差。情由是最初漏液发生的位置是在正中间一条很细的线,没有磕碰,没有任何突出或外力导致破坏的痕迹。
2.翻折设计有问题或者产品不成熟。情由是经网络搜索,我这种情形绝非个例。
3.外力磕碰导致。这也是华为客服给出的情由,其鉴定结论上写着:屏幕中框有磕碰,有跌落,屏幕中间有黑斑。也是其谢绝保内维修的情由。
四、思考1.存在磕碰是否是导致屏幕漏液的一定成分。如上所说,手机当天没有磕碰损伤,其一开始说是23日下午4时有跌落,在我武断否定,哀求其供应正式报告后,其改变说法,只说有磕碰,有跌落,可能是磕碰导致转轴变形,进而影响屏幕导致漏液。如果说2个月前的磕碰导致手机转轴涌现问题,进而2个月后导致屏幕漏液,依据何在,可否供应鉴定结果,大家一起谈论一下?(我哀求其进行鉴定,解释因果关系,并出具鉴定报告,其仅仅解释中框有磕碰,有跌落,并未出具因果关系报告)。
2.如果本机后期经鉴定,确实是磕碰导致转轴变形,进而影响屏幕导致漏液,手机厂家是否尽到提醒任务。作为消费者,是不可能由于一次磕碰,判断出内部零件发生轻微变形,进而可能导致几个月后屏幕损毁,只能查看手机利用是否正常,屏幕是否损伤,手机是否提示有破坏风险等等,如果没有,作为一样平常消费者,会判断手机没问题,可以连续利用。当然如果厂家有提醒转轴可能变形,可能导致屏幕损伤,消费者置之不理,那么任务明显在消费者,在没有尽到提醒责任的条件下,如果由于2个月前的磕碰,要消费者买单,是否公正。当然如果确实有关系,须要我承担相应任务,也责无旁贷,是咱的任务咱也不赖账。
3.目前此类问题鉴定消费者是弱势,存在消费者不合理买单问题。据本次经历和网上理解,基本上涌现屏幕中间无端漏液问题,只要手机存在磕碰,做事中央就会拒保问题。试问谁的手机像祖宗一样供着,无微不至的呵护,不能有任何磕碰。只要有磕碰,做事中央就可以认定你不符合保修条件,而消费者由于自身知识、能力、认知、韶光的局限性,无法鉴定是由于设计不合理或者产品本身质量不过关造成的漏液,厂家做事中央鉴定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威信性无法得到监督,消费者只能忍气吞声,为厂家买单。
4.华为公司售后是否以消费者为本。一家企业,只有处处为消费者着想才能走的长远,最少在本次手机维修过程中我没有体会到。一是是否尽到设备可能破坏提醒责任。如上所述,如果贵重设备有破坏风险,厂家是否建立风险提醒机制,尽到任务。二是拒保缘故原由与保修条款过于笼统。撤除屏幕质量本身问题(我也没有能力质疑),做事中央给出的拒保情由是中框有磕碰,有跌落。而华为公司列明的:“意外成分或人为行为导致产品破坏的”如何进行界定?如果如上所述,创造磕碰、认为跌落,不管屏幕是否无缺,不管是什么时候发生的,直接认定为人为成分而拒保,实在看不出是站在消费者角度考虑。同时在没有明确漏液缘故原由及厂家是否尽到提醒责任的条件下,要消费者包袱高达3000元以上的维修费,是否是站在消费者角度考虑,我以为至少该当反思。记得以前直板手机只要不是摔得时候对屏幕有损伤,屏幕无伤漏液保内基本是可以换屏,折叠屏为什么就弗成?是由于太贵了,还是折叠手机太娇气,碰不得,加入碰不得,你至少要奉告一下,也不要消费者全部买单吧。
五、建议
1.对付像我这样的消费者,能说啥呢。只能是买这个手机的时候你要考虑我的遭遇,姑且说这个手机确实挺俊秀,但你要考虑是否要把它像祖宗一样供着,由于只要你碰到了有印子,万一漏液了,不管有没有因果关系,别人就说漏液是你碰到了造成的,要你出3500大洋维修,它可是娇贵的公主,请各位看官自行考虑。
2.对付华为,我建议:
(1)建立提醒机制。一是如果折叠屏手机本身较为薄弱(我也不懂),应在干系利用解释方面进行特殊提醒。二是建立破坏风险提醒机制。且不说像汽车一样供应故障码和故障报警,能否像手机检测USB口有水一样提醒消费者,有破坏风险,提醒消费者送检也可以。
(2)细化保修政策。对付所谓有磕碰,有跌落因而认定对屏幕漏液不保修,我认为逻辑不通,是霸王条款,应差异对待,并在技能层面细化政策。
(3)负责学习任总“产品是王道,客户关系是第生平产力”,“做事客户是华为存在的唯一情由”等主要论述,真正把消费者利益放在首位。
3.对付政府监管部门,我建议:
通信监管部门加强折半叠屏手机技能普适性的研究,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厂家售后做事的监管,从根本上改变消费者在产品保修上的弱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