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滴水,因旅程非凡而颇不平凡。
我流淌在南水北调中线。从2014年12月12日通水以来,到2020年底,中线的南来之水已润泽北京、天津、河北、河南超过7468万人。在北京,人们打开水龙头,个中70%以上的水,便是一起北上的我和小伙伴。
有人问我,你的旅程有多远?1432公里、15天,这是我从湖北、河南交界的丹江口水库一起奔波到北京、天津,要经由的间隔和韶光。
有人对我的旅程好奇,从水源地一起寻访我的行踪。从丹江口水库出发,沿京广铁路线西侧北上,全程自流到河南、河北、北京、天津。
这是2020年8月25日傍晚在河南南阳市淅川县境内拍摄的丹江口水库库区景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 冯大鹏 摄
我见过的寻衅和“科技范儿”工程可不少:
——膨胀土,号称工程癌症,具有多裂隙、超固结、强涨缩、浸水弱等特点。而全体中线工程,约有渠道总长三分之一渠段为膨胀土路段。通过大量试验研究,确定了水泥改性土保护的紧张方法,902公里明渠造诣神州大地壮美“天河”。
——渡槽,输水的高速公路,中线工程27个渡槽各显神通。沙河渡槽、湍河渡槽有关技能指标及施工难度均居天下前列。
——隧洞。中线工程最难之处,莫过于地下穿越黄河。6年韶光在黄河底部施工,掘进刀具损伤无数,终极打通要道。首创了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水底隧洞长间隔软土施工新记录。
——管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入北京,从惠南庄到大宁调压池选用直径4米、长50余公里的PCCP管道,这种超大口径PCCP管道,生产、安装等多项技能都为海内创始。
科学精神、毫不服从,便是让我畅行的密码。
这是2020年9月15日在河南郑州荥阳市境内拍摄的南水北调穿黄隧洞入口南岸明渠(无人机照片)。新华社 郝源 摄
“水碱少了,茶喷鼻香了。”很多人都这么说。6年多来我和伙伴们携手产生的能量可不小:
北京,通过南水北调生态补水,增加水面面积550公顷,城市河流规复了勃勃活气;2016-2020年,全市平原地区地下水埋深回升3.72米。
天津,南水北调成为生命线,14个区居民饮水全部来自南水。曾经“自来水腌咸菜”,如今饮用水口感、不雅观感显著提升。
河北, 500多万人告别高氟水、苦咸水。为助力雄安新区发展,累计向白洋淀及其上游河道生态补水14.17亿立方米。
河南,受水区13个大中城市、81个县(区)全部通水,滋润津润了广袤农田、助力了经济社会发展。
为了我的顺利出行,有太多的人默默付出。不管白天黑夜,无论汛期寒潮,巡渠路上,巡堤查险的身影风雨无阻;实验室里,每一次水质考验风雅严谨;中控室内,值守职员紧盯屏幕,关注每一个数字的跳跃。
江水北上,水质是关键。Ⅱ类水质,是对我的底线哀求。人们关停一大批污染严重的企业,水源区持续开展水污染防治、水土保持、生态林业培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为了净水永续北送,20余万培植大军艰巨奋战,40万移民告别故土;留守的居民放弃世代相传的致富道路,另谋生计。
“南水北调,服从国家大局嘛。”一名库区网箱“养鱼大王”上岸后,没有一句怨言,但仍习气每天到水库边转转。面对丹江口水库粼粼波光,他说:“希望北方公民珍惜用水吧!
”
南水北调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方地区用水困难问题,但总的来讲,我国在水资源分布上仍旧是北缺南丰。
为此,习近平总布告殷殷叮嘱,要把履行南水北调工程同北方地区节水紧密结合起来,以水定城、以水定业,把稳节约用水,不能一边加大调水、一边随意摧残浪费蹂躏水。
2021年5月13日,习近平在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稽核南水北调工程。新华社 鞠鹏 摄
让我和小伙伴们愉快的是,今年是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扬周活动开展30周年,本次宣扬周活动韶光为5月9日至15日,主题便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培植节水型城市”。
主笔:于文静、黄垚
策划:霍小光
统筹:张晓松、邹伟、张维革、罗辉、王绚
视频:黄垚、于文静
漫画:王威
视觉丨编辑:吴晶晶、杨文荣、朱高祥、曲振东
新华社海内部出品
来源:新华视点微信"大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