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这个“奇迹”的,是河北保定高阳县一对兄弟:33岁的哥哥李宁和20岁的弟弟李康。
2017年,李宁在拼多多开了第一家店,成为当地最早试水电商麻山药的人。
彼时的拼多多,正着力打造产地直发新模式,“山药兄弟”利用产地上风,在优质平台的助力之下,迅速发展为行业佼佼者。
如今,他们的公司带动3000多个栽种户栽种麻山药1.3万余亩,年发卖额达4000余万元。

一壁驰骋线上,一壁反哺家乡,作为新农夫的精良代表,李宁兄弟为带动当地农产品上行蹚出一条新路。
正如拼多多发布的《2021新新农夫发展报告》所言,成长于移动互联网时期、懂经营懂管理、善于整合高下游的“新新农夫”,正成为全面推动村落庄振兴的崭新力量。

边学边实践河北00后电商专业在读生卖山药成头部商家  第1张

哥哥李宁常常直播带货,推销当地的优质麻山药。
沈晓凯 摄

从线下“销冠”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我们的山药是河北省高阳县潴龙河边沙地皮栽种的,产品都是经由专业检测机构检测的,纯天然无公害,口感糯喷鼻香,营养代价非常高……”初冬时令,虽然景象寒冷,分拣包装车间里仍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劳碌景象。
李康面对直播设备,娴熟地向网友先容着自家公司的产品。

作为麻山药行业的头部商家,李宁、李康兄弟俩对付电商的采购、直播、发卖、售后等各个环节早已驾轻就熟。
而在6年前初次“触电”时,他们还是懵懂的新手。

河北是山药大省,李宁的家乡高阳县,以及周边的蠡县、清苑、衡水、邢台等地都有大面积栽种。
大专毕业后,李宁当过纺织工人、运输司机,2012年开始搞山药批发。
他到田间地头收购品质好的山药,自己开车拉到天津的批发市场去卖。
盯质量、装货、拉货、发卖……他一个人干着别人一家子干的活儿,“那时候,我便是那个市场的‘销冠’!
”至今回忆起来,李宁心里仍涌动着创业的激情。

虽然当时的销量很大,但李宁创造,自己并没有定价权和话语权。
遇上货源多的时候,市场上山药的价格被压得很低,乃至会赔钱。
就在那几年,电商迅速发展。
李宁敏锐地觉得到,传统的发卖模式一定会受到冲击,未来的市场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

“那时全体高阳还没有人通过电商卖山药,只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李宁说,经由一番比拟理解,他创造,在几个大的综合电商平台中,拼多多对付农产品的扶持力度是最大的。
平台业务属性方向农产品,还有零佣金等优惠政策,更适宜没有电商履历的他试水。
2017年,李宁在拼多多平台入驻开店,做起了麻山药买卖。

那时,弟弟李康还在上学,耳濡目染之下,也跟随哥哥一起踏足农业,利用课余韶光琢磨电商。

万事开头难。
第一个产品链接,兄弟俩从上午12点一贯研究到越日凌晨1点才上传成功,但“不出意外,一件也没有卖出去”。
翻看其他店铺,他们才明白只上传链接是弗成的,还要详细地先容商品。

为了直不雅观、明了地展现商品,李康开始自学拍照和PS,到田间地头摸索着拍摄商品图,又笨手笨脚地修图、排版。
每一点收成,每一个细节,他都负责地记在条记本上,几年下来,已经厚厚地写满了一整本。

12月初,正值麻山药采收季,新鲜的麻山药将通过新电商平台走进千家万户。
沈晓凯 摄

哥主外弟主内,“山药兄弟”发展为线上王者

在兄弟俩的研究摸索之下,店铺订单量逐步增长。
然而,售后问题随之而来——山药太易碎了。
为了担保快递商品的完全,他们先后考试测验过用麦糠、泡沫网兜、气泡膜等材料进行包装,但效果都不好。
兄弟俩不得不每天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消费者阐明并处理售后赔付。
由于包装导致的售后问题,也使得店铺口碑日益低落。

于是,兄弟俩在网上线下不断探求、取经,终于找到了一种最新的气柱防震薄膜,能最大程度保护山药的完全,渡过了这个难关。
而在这几年中,这样的难关他们不知过了多少个。

近些年,随着网购和农业电商的飞速发展,最多时兄弟俩面临有数千个商家的激烈竞争。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走向成功。
竞争者的数量就像一个抛物线,到达顶峰后又逐渐减少。
大浪淘沙之后,李宁兄弟不仅没有退场,还成为了行业中的佼佼者。

他们创建了河北淮药之家有限公司,哥哥卖力采购、品控等事情,弟弟则承担了线上运营、售后等任务。
公司目前有40名员工、150人的麻山药经纪人军队。
他们还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利用品牌和网络上风对线上运营加大了投资,目前在电商平台上拥有13家农产品店铺。
公司整体业务量稳步上升,年产值达到4000余万元,个中线下业务仅占5%,线上销量占比高达95%,个中又以拼多多销量最大。

不但是高阳县,在周边的蠡县、清苑等地,只要有麻山药的地方,都能见到李宁奔波选品的身影。
10年来,从栽种、采挖到打包发卖,他对与麻山药有关的统统都无比熟习,在品控环节,却丝毫没有放松。

而身为“00后”的弟弟李康,则选择了另一条路径成为哥哥的最强赞助。
高中毕业后,李康跟随哥哥进行了几年电商实践,去年,他又自考了电子商务专业进行深造学习。
“做电商不仅须要激情和韧劲,更须要专业、前沿的知识和前瞻性的眼力。
”李康说,除了专业学习,自己平时也会参加拼多多平台上的各种电商培训课程。
半工半读虽然辛劳,但他相信,这些知识可以带领兄弟俩的山药奇迹走得更远。

传统发卖模式下,山药是产品。
而如今,山药从产地直发到消费者手中,成了商品。
沈晓凯 摄

“在家乡农业电商的荒原里种下一棵树”

通过线上发卖,仅“淮药之家”一家公司就带动了3000多户栽种户,栽种麻山药1.3万余亩。
李宁先容,一亩麻山药的产量是6000斤旁边,个中符合公司选品哀求的货品能占到约2000斤,而公司买卖好时,一天的销量就能达到20万斤。
“比如周边的庞佐乡,栽种户把货源集体供给我们公司,不用四处找销路,省时省力,回本快,利润高。
”李宁说,由于公司可以对栽种户进行兜底收购,庄家的栽种信心也更足了。

传统的发卖模式下,庄家种山药等批发商来收,山药是产品。
而如今,山药从产地直发到消费者手中,成了商品。
消费者能买到性价比高,品质又好的产地山药,源头庄家和商家也能得到更高的收益。
而这也正是拼多多电商助农的基本模式——将产地、庄家和消费者直连,减去中间环节,将上行通道的效率最大化,推动村落农户当发展,带动农人持续增收。

电商的发展不仅让广大栽种户享受到了互联网的红利,也促进了其他干系行业的发展。
几年前在本地找不到纸箱和气柱防震薄膜的生产厂家,兄弟俩只能网购。
如今,公司每年辅料投入大概在200万元,互助的3个纸箱厂和3个气柱厂基本都是本地企业。
麻山药线上销量的增长,把包装、辅料行业整体带动了起来。

不仅如此,“山药兄弟”对未来有着十分清晰的方案:开设工厂,生产山药粉、山药奶、山药粉条等深加工产品,延长山药家当链,把公司品牌做大做强,带动更多乡亲致富。

“我们当时做麻山药电商,是在家乡这片农业电商的荒原里种下一棵树,希望能带动更多人,让这片荒原变得郁郁葱葱。
”对付兄弟俩来说,通过新平台、新技能,脚踏实地把麻山药家当做大做强,为家乡父老做点实事,是创业一起走来的最大动力。

“‘新新农夫’已成为农产品电商新力量,他们更乐意回馈家乡,带动当地就业,推动农产品品牌化和标准化。
”拼多多干系卖力人表示,作为中国最大农产品上行平台,拼多多正成为“新农夫”返乡创业的主要平台。
平台将持续加大农产品电商培训资金、人力的投入,结合新农夫知识构造和群体特性,建立针对性电商运营课程,培养更多“新农夫”和“新新农夫”。

编辑:施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