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集
八尺门海堤(右下)和八尺门大桥(左上)。
一道500米宽、十多米深的海峡,曾隔开了福建第二大岛东山岛和大陆。千百年来,岛上居民只能“靠天过海”,生活困难。
1960年,出于战备和发展经济的考量,在时任县委布告谷文昌同道的力推下,全县军民齐上阵,一道“移山填海”的八尺门海堤工程让天堑变通途,同海堤上兴修的“南方红旗渠”向东渠一道,让东山的经济社会发展驶上了“快车道”。
然而,近年来由于海堤割断自然水体,无序养殖等缘故原由,八尺门海疆水质不断恶化、泥沙淤积。曾经的“致富堤”对生态的负面影响加倍显著。当地群众说“再不打通海堤,东山就将成为半岛”。
2010年,出于保护生态、发展旅游等多方面考量,东山正式提出拆除八尺门海堤,逐步规复海疆生态。历经十余年坎坷,海堤终于基本明确拆除韶光。历经了一甲子,完成肩负的历史义务的八尺门海堤即将“功成身退”。一条海堤的故事,折射的是60年的历史巨变。
从“伤心渡”到“致富堤”
在台湾海峡南翼的“海上明珠”福建东山岛,一湾均匀宽度500米、深十几米的八尺门海峡,扼守东山与大陆交通的咽喉。历朝历代以来,这里水深浪急,渡船成了维系东山与大陆的唯一交通办法。
一块上书“陈平渡”的石碑悄悄地立在过去的八尺门渡口。唐总章二年(669年),陈政、陈元光率五十八姓氏将士开拓闽南、部将陈平进驻东山岛,涉海结草为庐,拓荒孤岛,造福于民。后人感念先祖开基之劳,将此渡口命名为“陈平渡”。
清初,郑成功曾屯兵东山方案收复台湾,为杜绝郑军与外界联系,清廷在渡口筑八尺高的界墙炮台并驻兵把守,此地遂改名“八尺门”。
千百年来,八尺门成了东隐士进出岛的必经之地,位于八尺门旁的杏陈镇后林村落见证了其间的各类“悲欢离合”。78岁的村落民林自田回顾说:“八尺门虽然与陆地的最近间隔不过五六百米,可是这片海疆水深浪高。新中国成立前时时发生翻船事件。1948年,这里曾发生过‘九尸十命’的惨剧,一个腹中的胎儿,还未来得及降临人间,就随母亲被大海吞没。”
“由于进出岛交通不便,也导致了东山长期经济发展滞后。”土生土长的东隐士、福建省谷文昌精神研究会会长黄石麟说,一贯到新中国成立之初,东山不少村落落极度穷苦,群众住的是茅草屋,常常食不果腹,孩童衣不蔽体。不少人乃至一辈子都没有出过岛。
新中国成立后,东山因扼守台湾海峡南缘的计策位置,成为了边防前哨。在朝鲜战役停战协定签署前的1953年7月16日凌晨,一万多人的国民党军队对东山岛发起了突击作战。
“那每天刚蒙蒙亮,国民党军队就在八尺门附近空投了大量伞兵,梦想割断八尺门的交通,阻断声援部队入岛,攻占东山。在八尺门渡口,因解放军靠有限的木船渡海,加上要躲避国民党飞机轰炸扫射,部队进岛速率烦懑。”林自田回顾说。在当地公安部队和民兵浴血奋战几天几夜后,国民党军队终极未能得逞。
林自田回顾,东山保卫战发生时,“东隐士更加迫切地呼吁,尽快修通一座连接大陆与东山的‘通衢’,让东隐士早点过上好日子”。
1959年盛夏的一天,时任东山县委布告谷文昌来到八尺门渡口。跳下吉普车,谷文昌看到岛上的居民排着长长的军队等渡船,摇楫提高的渔船在风浪中颠簸,不禁眉头紧锁。来到一户田舍,年过六旬的老翁见告谷文昌:自己的儿子出海捕鱼遇上台风再没回来。儿媳生下孙子不久后,搭船到对岸去割草打柴,遇上大风,船翻了,人也没了……
听到此,谷文昌动情地拉着老翁的手说:“大爷,我们的事情没做好,让您耐劳了!
”
“回到县委,谷文昌老布告立时给省委写报告,呼吁建筑八尺门海堤,并提出了三个迫不及待的缘故原由:解除群众出行之苦、发展海岛经济、有利战备国防。报告提交后,省委很快批准,并拨款200万元。”黄石麟说。
林自田清楚地记得:“1960年刚过完年,在当地人一阵热闹的鞭炮声中,八尺门海堤动工了。一听说要修堤,全县生产队的男女老少全都报名参加了。每天在八尺门,从早到晚都是整洁划一的口号声,大家干劲十足。”
谷文昌提出:艰巨奋斗,独立重生,村落村落建打石队。石匠出身的谷文昌看到当地的工匠不太在行,便手把手地教。为了不影响工期,还特意从家乡河南林县请来了石匠。钢钎、铁锤、竹杆、麻绳、铁丝、独轮车……“工地上热火朝天,虽然用的全是农耕社会原始的工具,但大家依然干得起劲。”林自田回顾说。
八尺门水深流急。木船太小,便几只钉在一起,载着石块按桩号往海里填,几船石块下海,溅起一圈水花,有如精卫填海!
两道小堤填出来了!
接着抛沙,抛一层,然后用小石头盖一层,再一边填石、一边填土,哀求填得“大一点、厚一点、牢一点”,以确保质量。
一组数据揭示了八尺门海堤兴建背后的不易:海堤建造于最为艰巨的三年困难期间,在谷文昌的带领下,东山公民勒紧裤带,扛石填土,一共投入46.8万工,完成砂、土、石45.8万立方米(个中石14.1万立方米)。建造这一“卧海巨龙”,仅用了一年多韶光,花了173万元,结余27万元。
1961年6月,八尺门海堤胜利竣工,一条底宽110米,堤面宽13米,大堤赶过水面5米,全长569米的海堤有如飞虹,横跨海峡,蔚为壮不雅观。
“那时候,我才不满20岁。海堤贯通的那一天,全县公民跟过年一样全部涌到八尺门,一些一辈子没出过岛的老阿公、老阿婆在儿孙的搀扶下,走上崭新的海堤抹着眼泪说,‘这辈子都想不到可以走到对岸’。”林自田至今难以忘却那天的画面:“祖祖辈辈东隐士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我们真是遇上了一个好时候,从此往后,东山才迎来了大发展!
”
八尺门海堤贯通几年后,一座高21米、长4公里的雄伟引水工程“向东渠”从海堤上跨过,清澈的泉水滚滚流入东山,彻底办理了生产生活缺水的瓶颈。这条海堤,如把利剑斩断了东山的贫穷,也成为东山腾飞的根本。四面八方的大小车辆,在海堤上往来穿梭;职员流动、物资流利、信息交汇。
“近年来,东山5次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海洋经济发达发展、全域旅游红红火火,百姓生活越来越好。东山的巨变,八尺门海堤是‘大元勋’。”东山县委布告洪泰伟说。
在“陈平渡”石碑的不远处,一块“海上飞桥、人间奇迹”的石碑特立着,无言地叙说着“伤心渡”变为“致富堤”的故事。黄石麟说:“海堤修睦后,有人问谷文昌老布告‘你是怎么想到修海堤的?你的胆量可够大啊!
’他淡淡一笑‘党是伟大的,公民是伟大的,我自己能算得上什么’?”
海峡淤积、水质变差,群众期盼“拆堤还海”
一甲子光阴流逝。如今,八尺门海堤两侧因常年水流被阻断而不断淤积,加之从前的无序养殖,水质逐步变差,海堤拆除工程已提上日程。
“建筑海堤的时候,谷文昌老布告曾提出在海堤中心建筑一个涵洞,确保两侧的海水可以贯通。但是,受当时特定历史期间的技能条件和资金所限,终极这一设想没有实现,八尺门海堤为实体堤坝,没有涵洞。从此,八尺门两侧海水的自然交流被阻断了整整60年。”黄石麟说。
八尺门海堤西侧2公里是近年新修的东山特大桥。从这里开始,海峡的水面逐渐缩小。近日,在退潮时来到海边,看到桥下已经显露出厚厚的淤泥,两岸附近的水流险些结束,逐渐露出了滩涂。退潮到最低水位的时候,桥下水面只剩下50米宽,桥外最窄的水面只剩下了十几米的“小沟”,弗成思议60年前这里即便是退潮时,水面也能宽达数百米的景象。
在海堤旁养鱼的72岁后林村落渔民林双喜见告:“小时候家里大人在八尺门用一根十多米的竹竿往下放,竹竿放完了还没碰到海底;现在只剩下了3米。我家渔排下面的水算深的,也不超过5米。”
多位养殖户说,上世纪90年代随着网箱养殖的兴起,八尺门海疆因水深浪小而受到青睐。短短数年间,海面上就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网箱。“那时候便是先到先得,谁围了这块海疆,便是谁家的养殖基地。”后林村落老人会会长林合强说,网箱养殖的饲料常年沉积在海底,一层叠一层,越来越高,水质逐年恶化,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八尺门海疆的水质就不如从前了。
如今,八尺门海堤西侧已经长满了杂草。海堤南部码头的地面上散落着一些饵料和贝壳,高温之下散发出一阵阵腥臭。海堤两侧的水体呈墨绿色,险些静止。并不宽阔的水面上,密密麻麻地分布着几十个渔排,四周散落着白色的泡沫浮球。
尤其让海堤附近养殖户欲哭无泪的是,每到景象变革的时候,水底的污泥就会起变革,养殖的鱼虾很随意马虎缺氧去世亡。村落民曾英顺今年62岁,他的虾池和滩涂养殖地就在桥附近。一个多月前,他投放的50多万只虾苗全部由于缺氧去世光,还去世了一部分螃蟹,亏损了2万多元。
不少养殖户见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附近村落民在这片海疆养殖。一开始水质较好、水也很深,可以养石斑等名贵的鱼种。现在不敢养殖名贵的,只能养一些小杂鱼。碰着好的年景赚点钱,大多数时候都只能保本乃至亏损。
东山县磁窑村落支书曾亚聪见告,海堤修建初期长度为620米,但随后两岸群众一直地围垦海堤附近海疆用于养殖,现在八尺门海堤在海上部分只剩下了420米。原来两岸还是地皮或沙滩,天蓝水清沙美,如今已经是又厚又臭的淤泥:“桥下的淤泥每年都在增加,大概每年增加10公分。水深养鱼、潮水养鱼。现在八尺门这里水又不深,又没有潮水,还能怎么养鱼?”
而2019年中心环保督察组也通报称,诏安湾水质超标严重,已由2016年的二类降至2019年的劣四类。
自然资源部海洋研究三所教授级高等工程师于东成长期研究海洋动力与环境,对八尺门海堤造成的淤积和污染问题也十分关注。他说:“八尺门海堤割断了诏安湾与东山湾的水体交流,导致了‘两湾’海洋动力强度低落,海水交流和自净能力减弱,海洋生态环境压力进一步增大。”
洪泰伟见告,随着时期的发展,八尺门海堤的交通功能日渐弱化。进入21世纪后,东山陆续新建了八尺门跨海大桥和大产大桥,完备知足了东山岛与陆地的往来需求。为规复被截断的东山湾、诏安湾两大海湾的自然属性,更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漳州市决定将八尺门海堤打开,这座为东山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元勋”海堤即将“功成身退”。
老海堤即将“功成身退”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于2014年体例了《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八尺门退堤还海工程的研究结论显示,履行退堤还海有利于从根本上办理八尺门海堤两边海水不能互通和海底淤积等问题,有效改进两湾的海洋生态环境。
于东生曾参与过此前的厦门商场杏、高集等海堤的开口工程。他剖析说,参摄影关的研究数据,八尺门海疆贯通后,预测每天将有3000万立方米的海水由东山湾进入诏安湾,分别约占“两湾”纳潮量的2.28%和4.42%。
“由于诏安湾和东山湾潮水存在落差,一旦海堤开口,新鲜的海水就将源源不断地流入八尺门海疆。这有助于‘两湾’之间的水体交流,极大地改进海湾环境质量。巨大的潮汐量也将把海底沉积多年的淤泥逐步冲走,让八尺门海疆逐渐回到过去的状态。”于东生说。
理解到,漳州市、东山县两级将八尺门海疆贯通工程列为重点项目工程,并于2012年启动前期工程。目前项目一期工程完成施工、监理招投标;项目二三期护岸工程正在加紧推进,已累计投入资金2500多万元。
当地政府和群众期待,随着海疆贯通,海洋环境逐步改进后,也有利于将东山县打造成海峡西岸的国际旅游海岛,促进当地经济和旅游发展。
然而,由于涉及引水工程改造和养殖清退、资金短缺等问题,八尺门海疆贯通工程的主体——海堤拆堤的事情不断延后。目前除了一些前期铺垫事情外,海疆工程仍未进入主体履行阶段。
东山县海洋与渔业局局长何伟湃说,东山岛内供水紧张依赖岛外引水,目前仅能通过一个引水渡槽调引,而个中一节渡槽曾在2014年试水过程中掉落,因此建在八尺门海堤上的向东渠仍是主要的备用引水渡槽。为确保岛内饮程度安,东山县决定在第二水源项目建成后再正式启动海堤拆除事情,因此推迟了拆除海堤的韶光。目前估量第二水源项目将于2021年6月尾落成。届时,海堤就将正式开始拆除。
洪泰伟说,拆除海堤外,海疆贯通还需进行两岸防波堤加固、桥墩防护、虾池拆除、养殖清退、航道清淤等工程,经专家测算还需投入七八亿元。“海疆贯通工程是公益项目,投入巨大但短期内险些没有经济效益。但是,出于东山长期发展的须要,必须‘一任接着一任干’,让这片海疆重归碧海蓝天,鸟飞鱼跃,还百姓以更好的生态。”
“当年培植八尺门海堤,是为了东山发展得更快,如今还堤于海,也是为了更好的碧水蓝天。”黄石麟说。
“我们对八尺门海堤有很深的感情,”林自田见告。陪伴了东隐士60年的海堤即将被拆除的传出后,勾起了不少东隐士的回顾。前来和海堤拍照合影的人相继而来。
后林村落老村落干部林静雄说:“60年前,八尺门海堤带动了东山经济的腾飞。没有海堤,就没有东山的本日。现在,海堤的义务完成了,它的消逝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 陈弘毅 林超 张华迎)
任务编辑: 尹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