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荣华从20多岁开始学习修理钟表,起初只是为了多节制一门谋生的手艺,逐渐地他爱上了这一行,一干便是40年。
“我在崇文街上开店也有22年了,没想过挪地方,客人都知道我在这儿。”戴荣华这样说道。街上人来人往,喧华繁盛热闹繁荣,戴师傅身旁却安静得只有滴答声。
顾客多为转头客,选择来戴荣华这里修理钟表的缘故原由很大略——他技能好、做事佳、收费低。小到换块腕表电池,大到修理挂钟,凡是跟钟表干系的活儿,戴荣华都能游刃有余地办理。
一门老手艺让戴荣华坚持这么多年,除了生存之外,更多的是源于热爱。拧开表盘,手拿镊子,戴上放大镜,小心翼翼地拆卸,戴荣华重复动手里的动作,语气也随着缓慢且小心翼翼:“修腕表是门手艺活,讲究的是‘静’,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才能修睦表。”
钟表的格局和花样越来越多,奢侈品腕表的复苏让修表行业有了一丝缓和,戴荣华也不断学习提升技能。
“价格不低的腕表买回来,假如坏了,大家还是乐意修一修,毕竟网上能买到表,但买不到修表的手艺。”戴荣华自满地说。
多年履历累积,无须客人多言,戴荣华只要把钟表打开,便知道哪里出了问题。“我家里的钟表只要坏了都是来戴师傅这里修,这么多年都认准了他家。”客人拿到修睦的腕表,笑眯眯地扫码付钱离开。
当谈及这门手艺的传承,戴荣华先是摇摇头:“以前一起学手艺的朋友都转业做了别的,只有我还在坚持,现在家里的两个孩子都对这个没兴趣,教不了。”叹口气后,他又笑了起来:“走一步看一步,来什么做什么,只要我还能修,我就会一贯做下去。”
一块小腕表中包含了一方大天下。社会浪潮滚滚向前,仍有人乐意静下心,困于韶光中,藏在热爱里,让凝固的韶光行走。修表这一民间技能或许正与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但终将成为留在光阴里的老手艺。
云南网通讯员 李艺 李岚卿 黄俊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