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画像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期间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
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晚年修订六经,其思想对中国和天下都有深远的影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天下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自律是低廉甜头的最高境界 休闲娱乐

孔子从前生活极

为辛劳,他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凭着超凡的能力和学识,孔子青云直上,从“委吏”“乘田”这样的小官,一贯做到鲁国的代理宰相,且辅政期间,百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可惜好景不长,国君鲁哀公中了齐国的美人计,从此沉溺酒色,孔子酸心不已,被迫结束了政治生涯。
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孔子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漫游列国之路,四处鼓吹自己的思想和学说,其间千辛万苦,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他仍旧乐不雅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空想,乃至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也正得益于他的坚持,他所倡导的“克己复礼”等不雅观念至今影响深远。

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自律是“克己”的最高境界,要克制住自己的行为和内心,尤其要“慎独”,如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那么便能被称为“仁”了。
对付为政者,孔子也是这样哀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只有自身行得端、坐得直,百姓才会信服。
表示到物质层面,便是“义然后取”“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提倡,先义后利,符合道义了,则取之无妨。

孔子的后人很好地传承了孔子这一思想。
在山东省曲阜市的孔府内有一幅“戒梦想”,图中描述了一只名叫“贪”的动物因欲壑难填而葬身大海的场景。
衍圣公(孔子嫡宗子孙的世袭封号)将此图绘在了孔府宅门内壁上,每天外出经由此处时,跟班的差人都会大喊一声“公爷过‘贪’了!
”以此来警觉自己及家人不要贪得无厌。

山东省曲阜市审查院党组布告、审查长张治国说——孔子思想博大精湛,古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他肚量胸襟天下、心系苍生、钻营“大同”,给后人留下了十分宝贵的文化资源,为万世所敬仰。

近年来,依托“贤人故里”这一地缘上风,我们曲阜市审查院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汲取儒家思想精髓,打造兼具地方特色的廉政文化品牌。
培植了“德政苑”廉政教诲基地,通过讲述古代廉政故事,不雅观看预防职务犯罪专题片,设置“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等游戏互动区,增强廉政文化的感召力。
同时,成立政德教诲讲师团,将孔府“戒梦想”作为现场传授教化点,让审查干警身临其境接管廉政文化洗礼,对标圣贤正身、正心、正德,戒贪、戒骄、戒奢,为培植一支思想干净、政治清明的审查铁军供应深厚的文化支撑。

(本报匡雪 通讯员宋秀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通报更多信息之目的。
若有来源标注缺点或陵犯了您的合法权柄,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