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开始,020风口日益兴盛,58同城也扑进了020的浪潮,推出“58到家”品牌。58到家借助58同城和赶集两大生活信息做事平台,能够低本钱获取用户。这家带着光环出生的公司,却在今年58同城公布其未并表子公司58到家的年度财报数据中,让人大失落所望。
财报显示:58到家18年实现营收9.50亿元公民币(1.38亿美元),同比增长96.2%,;毛利为4.98亿元公民币(7262.5千万美元),同比增长62.7%。公司18年净亏损14.23亿元公民币(2.07亿美元),亏损扩大99.8%。
根据财报显示,2018年整年58到家虽然营收和毛利都在增长,但亏损扩大近一倍,58到家的亏损紧张源自于公司弘大的发卖和市场支出,其18年整体发卖用度达到11.26亿公民币。人工本钱也达到了5.11亿公民币。
高本钱的支出,这意味着58到家短期内很难旋转亏损,在财务上会更加捉襟见肘,这也让CEO陈小华动了上市的动机。上市的背后,也更多是出于一种无奈的选择……
一、020风口早已逝去,不受成本追捧
其实在020风口正旺的时候,58到家可谓是风靡一时。
2015年10月,58集团宣告旗下独立子公司58到家融资金额为3亿美元,投资方包括阿里巴巴集团,环球投资巨子KKR和安然创投。这次融资后,58到家的估值迅速超过10亿美元。
但好景不长。很快O2O“风口”被花费殆尽,近几年一贯持续“退潮”。当补贴难以为继,做事类O2O客单价低、需求频率低带来的“伪需求”等问题暴露无遗。
2016年2月,曾获千万融资的O2O嘟嘟美甲被58到家以几百万元收购,估值落差令人唏嘘。
2016年,京东到家融资超过6.5亿美元,约合44.2亿元公民币。在不断投入的过程中,京东到家方面曾对外表示,在很多城市,京东到家已经靠近实现盈利。但进入2017年,只成立一年半的京东到家在2月10日关闭家政、货运、推拿等多项O2O上门做事。在京东到家的首页上,早已找不到保洁、洗衣、美容、汽车养护等做事项目。
因新三板上市备受成本瞩目的家政领域O2O公司e家洁,也曾碰着倒闭风波。e家洁2016年半年报,该公司2016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3997.98万元,同比上年1783.73万元的亏损,亏损扩大124.41%。
另一家在新三板上市的O2O平台爱尚鲜花也在亏损中挣扎,其2016年上半年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878.56万元,比较2015年同期亏损扩大146.42%。
不少O2O公司未能挺过亏损期,在创业路上中道崩殂,例如曾经靠“1分钱洗车”迅速扩展市场的上门洗车O2O公司e洗车,早在2015年下半年就已经传出倒闭。除了e洗车外,云洗车、我爱洗车、功夫洗车以及澎湃洗车都在随后不久纷纭宣告关闭。
不仅如此,新美大也加入退出020市场大部队中的一员,成为又一家“砍掉”上门做事类O2O业务。
面对这些困难,58到家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凭靠借着踏实的线下运营,在上门做事领域试图杀出一条血路。但持续的烧钱大战,让58到家的流动资金逐渐涌现危急,O2O风口也早已被唱衰,如今的O2O项目想要获取成本的认可已经非常难了。
二、一级成本市场如今也缺钱,投资人多数只是外表光鲜
近几年的互联网就像是走马灯一样变革多样,一些热点行业兴起时,很多公司就纷纭转战这个行业,很多企业盲目扩展导致裁员,一些小企业仅仅坚持几年乃至几个月就开始走向崩溃,投入的人力资源以及经济资源都变成了包袱,为理解决这些问题,裁员成为了最常见的办法。
成本的寒冬也愈演愈烈,对付那些习气了成本运作模式的经济体,成本寒冬的来临,对付他们无疑是一剂毒药,由于短缺了成本的支持后,他们的发展举步维艰,不仅在成本风生水起的时期积累起来的上风会荡然无存,在未来的发展中上风也不再。
2015年下半年开始成本融资放缓、估值跳水如一股寒流涌如今成本市场中,在2017年11月17日。中国公民银行联合银监会、保监会、外汇局出台《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辅导见地(搜聚见地稿)》,对金融机构资管业务进行严格监管。2017年底,关于募资难的谈论开始在一些会议上涌现,但在2018年初区块链的投资鼓噪,以及无人驾驶等领域不断传出的巨额融资新闻里,这些声音并没有引起外界太多关注。
直到2018年7月,某机构举办的股权投资家当峰会上,“募资难”三个字涌现了近40次,“寒冬”也被十几次提及。很多企业谈论到底该如何过冬,以及这个冬天将会有多长。
投中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上半年一级市场完成召募基金的规模高达1342亿美元,而刚刚过去的2018年上半年,这一数字仅为341亿美元,同比降幅达74.59%。
清科研究中央供应的数据也显示募资总额不才滑,2018年上半年募资总额约为3800亿元,比较较之下2017年上半年的募资额约8600亿,同比降幅约为56%。
面对一级成本市场的集体“缺钱”,58到家想要获取更大的融资来支撑公司较大的财务支出,是一件相称困难的事情。
三、持续亏损的背后,难以得到成本的持续认可
58同城2016年前三个季度的财报显示,58同城统共为58到家分担了1亿美元的亏损。不仅如此,2018年整年58到家净亏损14.23亿元公民币(2.07亿美元),亏损扩大99.8%。
58到家由于抢占市场导致资金紧张。姚劲波曾称,“至少投入1亿美元来拓展58到家的业务,并且‘没有上限’。”但并没有坚持良久,58集团古迹表现日渐乏力。为了盘踞垂直市场,58集团开始在家政做事、美甲美妆、速运搬家等垂直领域进行并购自营。
财报显示,2014年58同城净利润2264万美元,2015年则亏损2.63亿美元,2016年净亏损1.178亿美元,非美国司帐师准则的净亏损为3040万美元。虽然亏损在收窄,但依然可以看出来,对付连续投资020业务,肯定会让58集团感到非常吃力,自然无力支撑58到家的持续发展。
58同城自身很难撑起58到家的发展,便决定58到家独立融资。对此,姚劲波阐明说,“58到家的业务逻辑和58同城很不一样,通过独立融资能获取更多的外部资源”。
但是持续亏损的58到家,在如今这个成本寒冬期间,要想得到投资人和投资机构的持续认可,其实不是一件易事,于是上市便成为它最好的选择。
对58到家而言,上市既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明智
上市除了可以正常为企业融资外,还可以通过增发、配股等多种渠道融资,这对付企业的经营活动会起到主要的促进浸染。
早期的互联网企业最大的目标便是上市,上市意味着公司的经营能力得到认可。在很多行业、很多地方,企业宣扬的时候,都会拿出“杀手锏”——“上市公司、大品牌”。这样不管是成本还是企业创始人、高管以及初期的创始团队成员都能得到巨大的回报,这也是能支撑他们坚持走下去的主要情由。但天公不作美,如今的金融市场整体低迷,尤其是互联网领域,多家上市巨子股价呈现出了较大的起伏,互联网股市整体走势偏低。
对58到家来说,在一级市场融资难度太大,流动资金的短缺已成燃眉之急。加上早已独立运营并独立融资,58同城又无法持续给它输血,在现实的压力下,58到家对上市动了心,近日陈小华也明确表示,上市对付投资人算有个交代,让成本市场对58到家更有耐心。
为了成功上市,58到家也在积极拓展业务,努力寻求新的盈利点。
58到家在今年6月6日宣告,与深圳彩生活集团达成计策互助。而深圳彩生活是一家集物业做事、楼宇智能、资产运营、社区做事为一体的科技型、综合型物业做事运营集团。并且连续四年荣获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组颁发的“中国精良物业做事品牌企业”及“中国物业做事百强企业”,彩生活集团的物业做事体系更是已形玉成国五大区域布局。和这样一家成熟的企业互助,相信也会让58到家的转变事半功倍。
双方以深圳为试点,58到家为彩生活社区用户供应油烟机深度清洁、空调洗濯、地板打蜡、除螨等专项细分品类保洁业务。同时,它还将与彩生活打通支付终端,供用户利用和付费。
这代表58到家完成了从下沉市场到社区的转变,刚完成一次重大的转变,也让58到家信心大涨。但转入社区的58到家真的可以无忧无虑了吗?
实在未必,在移动互联网时期,精准筛选用户、并与用户发生频繁的互换,成为了当代商业模式的核心,而能为用户供应“末了一公里”做事的社区O2O恰好能知足这个哀求。实际上,各种做事类O2O项目,大部分末了还是须要落脚在“社区”—每个人勾留韶光最长,离衣食住行最近的地方。因此,社区O2O成为了很多创业者们争相打劫的领域。目前,社区板块已经人嘶马鸣,很多公司厉兵秣马,想要攫取社区O2O领域最大的那一份蛋糕。
对付58到家来说,能否在股市得到成本市场的认可,并坚持公司的长期稳定运营,未来要走的路还很远。
文,蛇眼财经/戴忻余"大众号ID:sheyancai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