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看了王晶导演的微博就准备去看天王的《拆弹专家2》了,怕被剧透,以是谢绝统统的预报片和剧情先容,以保持不雅观影的新鲜感,下午抽空去看了一下电影,难得的好片,准确地说,大概五年之内最好看的港片,没有之一。

相对付《拆弹专家1》6.3的评分,《拆弹专家2》把前作甩得不止一条街,刚才去豆瓣转了一圈,评分已经在8.0了。
一星的评分仅仅只有千分之三,这在苛刻的豆瓣评分也是比较少见的,算给2020年的电影市场上结了一个好尾。

刘德华我不是疯我只是痛 休闲娱乐

爆炸场面足够精彩,音效炸燃到了极致,反转虽然有些生硬,不过对付没有看过太多先容的我而言,还是有一些惊喜。

有时候我会想,电影,或者说娱乐之于我们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一部电影怎么才能算好电影,在我看来,场面炸燃可以是一个标准,画面唯美可以是一个标准,主题深刻也可以是一个标准,让人走出电影院仍旧在思考的,显然更是一个标准,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拆弹专家2 》算是一部好电影,它带给了我画面的震荡,更带来了心灵的震荡。

主角潘乘风,“乘风”,电影前半部,为了安抚一个手拿炸弹的女孩,不惜脱下防爆服,就在刘青云饰演的董卓文质问他为何要脱掉防爆服时,潘乘风给出的答案是小女孩害怕,这份举重若轻完备是他的职业自傲支撑的,此刻的他,宛如彷佛一个乘风的少年,这让我想到了黄药师的弟子,梅超风的师弟--归云庄庄主陆乘风,同是“乘风”,一个没了左腿,一个被挑了脚筋,都无“乘风”的机会和可能了。

在一次补救人质的任务中,潘乘风完美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却在撤离时放出一只囿于微波炉的猫时发生了意外,代价是他的一条左腿。
失落去左腿的他猖獗健身,达到乃至超越了一项项拆弹专家的体能测试,只为了一个目标--重回一线,不过,现实却是他要被派去做文职。
断腿没紧要,不能拆弹却彻底击垮了潘乘风,据理力争没有用,在自己的表彰会上,在媒体面前,用自尽式的“拉横幅”表达自己的诉求也没有用,董卓文不理解,女朋友也不理解,终极潘乘风喊出“是不是我要制造一个炸弹然后拆除才能证明我的能力?"这一段不算是好哭的桥段,我却眼泪哗哗哗。
潘乘风在表彰会上拉起“用完即弃”的条幅,那场面太震荡了,震荡到后来潘乘风的黑化让人是信服的。
导演邱礼涛很故意思,他的电影里彷佛没有那种善恶很分明的人,多的是繁芜的人性,乃至让不雅观众恨不起来那些所谓的反面人物,黑化的潘乘风的愤怒能让不雅观众共情,他错吗?一定是错的,可是却是能被不雅观众理解、同情乃至体谅的。

电影有些桥段生硬的也让工资难,女主倪妮饰演的庞玲所在的CTRU,即反恐特勤队全体在电影里的表现可谓差强人意,在与潘乘风的对手戏中,数十位经由特训的特警追不过只有一条腿的“残障人士”,还有一场戏是刘青云饰演的董卓文在拆除炸弹的现场被“复活会”的一成员当靶子一样打,一堆CTRU要么找不到目标,要么找到目标时武器射程不足,制服之前先要吼一声,恐怕偷袭手不知道似的。
还是这样戏,偷袭手问董卓文是要救市民还是警察同事阿图,一枪枪打在阿图身上,直至去世亡,一群警察就那么看着,乃至董卓文拆除了炸弹,冲到阿图身边才开始叫救护车,本该当很让人动容的片段却没有看到,只觉得特殊不合理。

说回演员,59周岁的刘德华只管多了很多褶子,演技还是很在线的,奔跑中左腿的踉跄、不自然表现得特殊细致,那句“我不是疯,是痛”,作为不雅观众的我瞬间就被代入了,能让不雅观众随着主角的感情起伏,剧本、场景很主要,演员演技的浸染毋庸多言的。
合拍片中,有时候大陆的女演员会特殊出戏,徐静蕾、黄奕、马伊琍无一例外,但这次的倪妮出奇地很和谐,又飒又美,说句题外话,我在不雅观影时,看到倪妮就想到舒淇年轻的时候,以为她们某种角度很神似,末了潘乘风在青马大桥的那一瞬间,倪妮的那句未说完的“下辈子”,难得的煽情场面。
要说遗憾,刘青云是遗憾,不知道是角色的设定还是什么别的问题,彷佛没能看到他有很大的发挥,一贯演得很平,在和潘乘风酒吧里的那场争执,让我想到了《寒战》里的梁家辉和郭富城,同是对峙,刘青云和刘德华的对峙比不上梁郭,乃至不如《铁探》里的惠英红和黄智贤。

总的来说,瑕不掩瑜,《 拆弹专家2》不失落为一篇佳作,尤其在2020这个低迷的电影年,也希望在看完电影时想一想董卓文对庞玲的问题,“用一个人的命,去救一百个人,这样真的是对的吗?”

#拆弹专家2#